中國北京(2023年5月11日) —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 603986)今日宣布,正式推出中國首款基于Arm? Cortex?-M7內核的GD32H737/757/759系列超高性能微控制器。 GD32H7系列MCU具備卓越的處理能效、豐富連接特性及多重安全機制,以先進工藝制程和優化的成本控制,全面釋放高級應用的創新潛力。全新產品組合包括3個系列共27個型號,提供176腳和100腳BGA封裝,176腳、144腳和100腳LQFP封裝等五種選擇,將于5
關鍵字:
兆易創新 Cortex-M7 MCU
中國上海——2023年4月27日——萊迪思半導體公司(NASDAQ:LSCC),低功耗可編程器件的領先供應商,今日宣布萊迪思CrossLink-NX? FPGA將為南京耀宇視芯科技有限公司(Metasolution)最新的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參考設計提供支持。耀宇視芯是一家領先的同步定位和地圖構建(SLAM)算法和芯片的供應商,專注于AR/VR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為AR/VR頭顯應用提供一整套六自由度(6DoF)模型。 耀宇視芯總監姜愛鵬先生表示:“隨著AR/VR的新應用不斷涌現,
關鍵字:
耀宇視芯 萊迪思 FPGA AR/VR
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瑞薩電子今日宣布推出基于 22nm 制程的首顆微控制器(MCU)。通過采用先進工藝技術,提供卓越性能,并通過降低內核電壓來有效降低功耗。先進的工藝技術還提供更豐富的集成度(比如 RF 等),能夠在更小的裸片面積上實現相同的功能,從而實現了外設和存儲的更高集成度。此次采用全新 22nm 工藝生產的首顆 MCU(IT之家注:全稱 Microcontroller Unit,又稱單片機),擴展了瑞薩基于 32 位 Arm Cortex-M 內核的 RA 產品家族。該新型無線 MCU
關鍵字:
瑞薩電子 微控制器 MCU
記得2007年意法半導體整合原有的MCU資源并正式推出STM32系列產品時,就定下要超越通用MCU各大競爭對手的目標,在經過15年的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生態培育之后,意法半導體終于在2021年成為32位MCU的市場占有率第一。如今,站上通用MCU之巔的STM32系列又再次開啟了全方位的戰略布局,致力于鞏固并擴大在通用32位MCU的市場份額。 面對STM32十幾年了的飛速成長,意法半導體微控制器和數字 IC 產品部 MDG 亞太區、物聯網/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及數字營銷副總裁朱利安(Arnaud JU
關鍵字:
STM32 MCU STM32C0
中國上海–2023年4月18日–全球知名的電子元器件授權代理商富昌電子,近日上新來自英飛凌的工業級微控制器(MCU)產品組合XMC7000。該系列產品通過提供更高的計算性能、更豐富的外設、更寬泛的工作溫度范圍等性能優勢,可滿足先進工業應用對高性能、高擴展性以及嚴苛工作環境的需求。 傳承英飛凌XMC系列MCU在工業控制領域的出色表現,內核擁有高達350-MHz 主頻的32位Arm? Cortex?-M7處理器,主頻100-MHz 的32位Arm? Cortex?-M0+ 處理器,搭配容
關鍵字:
富昌 英飛凌 XMC7000 MCU 復雜電機控制
中國上海,2023年4月17日 – 安富利旗下全球電子元器件產品與解決方案分銷商e絡盟通過其在線社區與AMD聯合開展第三期“可編程之路”免費培訓項目。所有入圍學員都將獲贈一套FPGA SoC開發套件,可用于完成設計項目開發任務,并有機會贏取價值4000美元的獎品。 “可編程之路”是由e絡盟社區推出的FPGA片上系統(SoC)系列培訓項目。首期“可編程之路”活動于2018年舉行,重點關注可編程邏輯器件(PLD),活動圍繞基于AMD Zynq-7000 SoC的AVNET MiniZed開發板應用展
關鍵字:
e絡盟社區 可編程之路 AMD FPGA FPGA SoC
2023年4月,中國上海——全球領先的嵌入式開發軟件方案和服務供應商IAR與知名芯片設計公司中微半導體(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80,以下簡稱“中微半導”)共同宣布,IAR最新發布的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Arm 9.32版本已全面支持中微半導車規級BAT32A系列MCU,將共同助力國產汽車芯片創新研發。中微半導基于其在MCU領域22年技術儲備和平臺化的資源優勢,形成了豐富且完善的汽車芯片產品陣列,可提供多系列高性能、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標準控制芯片。其中車規級BA
關鍵字:
IAR 中微半導體 車規級 MCU
隨著技術的進步,低功耗物聯網(IoT)和邊緣/云計算需要更精確的數據傳輸。圖1展示的無線監測系統是一個帶有24位模數轉換器(ADC)的高精度數據采集系統。在此我們通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微控制單元(MCU)能否為數據轉換器提供高速的串行接口。本文描述了設計MCU和ADC之間的高速串行外設接口(SPI)關于數據事務處理驅動程序的流程,并簡要介紹了優化SPI驅動程序的不同方法及其ADC與MCU配置。本文還詳細介紹了SPI和直接存儲器訪問(DMA)關于數據事務處理的示例代碼。最后,本文演示了在不同MCU(AD
關鍵字:
ADI MCU SPI
電機對能耗的貢獻率在美國接近50%,因此降低電機能耗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而采用先進的微控制器(MCU)技術來實現電機控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紹了的電機控制MCU技術發展及其應用。電機對能耗的貢獻率在美國接近50%,因此降低電機能耗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率,而采用先進的微控制器(MCU)技術來實現電機控制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紹了的電機控制MCU技術發展及其應用。降低能耗的一個主要對象是電機,它消耗了美國總能耗的大約50%。家庭里隨便都可以找到超過50個電機,一般會有70到80個,在工業領域,工廠自
關鍵字:
無刷直流電機 MCU
本篇測評由優秀測評者“qinyunti”提供。01 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簡單介紹MYD-JX8MMA7的這款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 擁有2個GPU核,一個用來做3D數據處理,另一個用來做2D和 3D加速。3D GPU核支持:●? ?OpenGL ES 1.1,2.0●? ?Open VG 1.1●? ?2D GPU核支持●? ?多圖層混合基于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MYD-JX8MMA7,具備非常強的
關鍵字:
NXP Xilinx i.MX 8M Mini Artix-7 ARM+FPGA 圖像處理 異構處理器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技術行業中,成敗的關鍵可能就在于能否率先上市。然而,快速上市也帶來了挑戰,尤其是系統和應用設計方面的挑戰。隨著人工智能、網絡邊緣計算和自動化的日益發展以及網絡安全威脅的激增,設計師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在整個開發周期中自由更改和微調他們的設計。系統架構師為其設計選擇的組件在開發和推出最終產品的速度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選擇不同類型的處理器時。以前產品的上市周期較長,設計人員經常使用ASIC組件。然而,這類處理器成本高,功能固定,難以跟上當今快速變化的技術格局。相比之下,F
關鍵字:
FPGA 中端FPGA 萊迪思
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中,德州儀器依然選擇堅持扎根中國,持續深耕嵌入式產品及服務,并提出2023年實現全球450億美金的業績目標,這為擔心環境變化影響企業發展的大眾打了一劑強心針。12英寸是TI未來投資方向日前,在德州儀器媒體溝通會上,德州儀器副總裁及中國區總裁姜寒表示:“2022年德州儀器全球的業務達到200.3億美金。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嵌入式處理器和模擬產品的占比在持續提高,到2030年TI全球的業績目標是450億美金。”?????? 據了解,
關鍵字:
德州儀器 TI MCU AI
嵌入式系統中的微控制器 (MCU) 像是繁忙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MCU 可以感知所在的工作環境,根據感知結果采取相應操作,并與相關系統進行通信。MCU 可以管理和控制從數字溫度計到煙霧探測器,再到暖通空調電機等幾乎各種電子設備中的信號。為了確保系統的經濟性和使用壽命,嵌入式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更大的靈活性。如果采用目前市面上的 MCU 產品系列,設計人員在當前和未來設計中可以重復使用的硬件和代碼數量將很有限,并且計算、集成模擬和封裝選項也很有限。這種有限的靈活性通常意味著設計人員必須向多家制造商采
關鍵字:
Cortex-M0+ MCU
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在自主性日益增強的系統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這將提高各行各業對更智能的安全系統的要求。關注重點已經從節約成本轉向給用戶帶來便利性和安全性。這需要一個完整的功能安全(FuSa)層,其中包括安全協處理器與可信的輸入/輸出控制器,兩者協同工作來保護系統。單片機(MCU)為實現這些安全協處理器提供了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是當今新一代自主系統的核心。自主安全功能和規范安全協處理器可以執行部署的ML模型,這種模型用于接收視頻、音頻、環境和操作員數據等外部數據流,而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同
關鍵字:
MCU 自主系統 自主安全性
fpga+mpu+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fpga+mpu+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fpga+mpu+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fpga+mpu+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