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it的LTE-M / NB2模塊ME310G1和ME910G1符合3GPP 第14版規范,可以實現大規模的低成本IoT設備部署,并為將來的5G IoT應用和服務提供基礎。隨著5G面世,許多企業面臨著LTE IoT (eMTC/NB-IoT)是否仍然值得投資的問題。由于LTE將會無縫演進到5G,對于當前LTE IoT解決方案的投資也是對5G IoT (mMTC)解決方案的投資: eMTC(增強型MTC;GPP 第13版)升級成為第14版中的FeMTC(進一步增強型MTC)和第15版中的eFeMTC(更
關鍵字:
OTA MTC
專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庫存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開售?NXP? Semiconductors?的?QN9090 和 QN9030?片上系統 (SoC)。這兩款智能互聯解決方案具有強大的CPU和先進的低功耗模式,能夠支持藍牙5低功耗連接和可選的NFC NTAG功能。貿澤供應的?QN9090 和 QN9030?器件由Arm??Cortex
關鍵字:
SoC OTA NFC SDK IDE 藍牙
高?菲?(羅杰斯公司?市場發展經理) 1 5G對材料的挑戰 5G相對于4G/LTE,具有比4G/LTE高達1 000倍以上的網絡傳輸速率。Massive MIMO技術、更寬頻譜帶寬的需求以及毫米波頻段的使用等都使5G相對于4G/LTE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例如5G技術中Sub-6GHz頻段下的天線系統。雖然其頻段與4G并無太大的不同,但是5G的天線數目、復雜度和集成度都遠遠高于4G的天線。5G天線系統使用更加先進的Massive MIMO技術,使在同一個天線中具有多達64路甚至更高的輸入/輸出,這
關鍵字:
202006 5G 羅杰斯 Massive MIMO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公司最新推出的?適用Wi-Fi 6標準的射頻前端(RFFE)解決方案?被小米Mi 10 5G智能手機采用。高級5G設備推動了市場對性能、集成、尺寸和Wi-Fi 6功能的巨大需求。恩智浦RFFE解決方案高度集成,結構十分緊湊,采用3 mm x 4 mm封裝尺寸。搭配Wi-Fi 6功能,能夠支持高級便攜式計算設備(包括高級5G智能手機),并以優異的性能支持2x2 MIMO功能。恩智浦的緊湊型高性能RFFE解決方案可以幫
關鍵字:
RFFE WLAN MIMO
2020年可能還不會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但會帶來一系列進展和行業變革,使我們更接近無人駕駛的夢想。從車輛對一切(V2X)和車輛對車輛(V2V)技術的進步,到可能的關于自動駕駛汽車(AV)的全新立法,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將是焦點所在。此外,特斯拉(Tesla)已超越比亞迪汽車(BYD Auto)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EV)制造商,電氣化程度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隨著通用汽車宣布將投資22億美元對其底特律-哈姆特拉馬克工廠進行升級改造以用于生產自動駕駛汽車(AV)和電動汽車(EV),這一市場只會進一步
關鍵字:
OTA V2V V2X ADAS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近日宣布與5G移動平臺系統級封裝集成制造商村田制作所(Murata)達成合作,以率先交付針對Wi-Fi 6新標準的射頻(RF)前端模塊。兩家公司將合作交付適用于下一代Wi-Fi 6實施的解決方案,可以減少設計時間、縮短上市時間并節省電路板空間。?恩智浦FEIC?采用緊密型芯片級封裝(CSP),適合模塊集成,支持多種5G智能手機和便攜式計算設備。此外,它還能確保高性能2x2多輸入多輸出(MIMO)功能。村田制作所研發經理Kat
關鍵字:
FEIC CSP MIMO
近日,推動高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宣布新的QCS-AX2芯片組系列已提供樣品,該系列支持基于增強的Wi-Fi 6E標準的6 GHz頻段。新產品系列的設計采用高性能、靈活的架構,以最大化6 GHz頻段的使用,優化用于高吞吐量Wi-Fi應用,如密集環境和偏遠服務不足地區的接入點、網關和網狀網絡方案。QCS-AX2系列基于集成的基帶和射頻(RF)架構,支持關鍵的Wi-Fi 6E特性,如正交頻分多址(OFDMA)、先進的多用戶多輸入多輸出(MU-MIMO),和160 MHz通
關鍵字:
Wi-Fi MIMO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近日宣布推出下一代寬帶毫米波合成器,具備業界高性能,并擁有針對5G與寬帶無線應用進行了優化的獨特功能。旗艦產品8V97003是用于毫米波與波束成形的本地振蕩器(LO),以及高速數據轉換器精確參考時鐘的理想之選,適合多種應用,如測試與測量、光網絡及數據采集等。瑞薩電子物聯網和基礎設施事業部時鐘產品部副總裁Bobby Matinpour 表示:“我們為最新一代高性能毫米波通信設備開發了全新的8V97003,以確保滿足客戶在頻率范圍、相位噪聲和輸出功率等方面最嚴苛的
關鍵字:
MIMO LO
近日,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宣布一系列全新的先進5G技術演示,充分展現公司強大的5G技術路線圖,并進一步強化公司研發和演示突破性技術的傳統。這些演示突顯了Qualcomm Technologies持續研發未來5G技術的決心,其中部分演示在今日上午Qualcomm舉辦的“What’s Next in 5G”新聞發布會上對外公布。此外,這些演示還展現了Qualcomm在賦能全球移動生態系統和新興垂直行業、支持下一代服務和業務模式、助力創造全新用例和全新體驗方面的強勁
關鍵字:
OTA 測試網絡
此次科普的問題是:“Wi-Fi 6(Gig+)為什么能多人使用而不擁擠?”配合了兩張示意圖來講解這個問題:“搭載MU-MIMO技術的它是用于無線通信的一組多輸入和多輸出技術,像右圖一樣不擁擠。而沒有這項技術則會陷入左圖中的混亂。”Wi-Fi 6(原稱:802.11.ax),是Wi-Fi標準的名稱。Wi-Fi 6主要使用了OFDMA、MU-MIMO等技術,MU-MIMO(多用戶多入多出)技術允許路由器同時與多個設備通信,而不是依次進行通信。MU-MIMO允許路由器一次與四個設備通信,Wi-Fi 6將允許與多
關鍵字:
Wi-Fi 6、MU-MIMO
近日,是德科技公司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合作成績斐然,推動了 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 5G 新空口(NR)基站性能測試。IMT-2020(5G) 推進組匯集了全球多家通信運營商、產品供應商、高校及科研機構。是德科技是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致力于幫助企業、服務提供商和政府客戶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通過與 CAICT 密切合作,是德科技協助基站制造商根據 IMT-2020 測試要求精確、可靠地驗證其產品的大規模 MIMO1 的性能。Keysight PROPSIM F64
關鍵字:
CAIT MIMO
新聞要點·? ? ??支持最新的服務型網關(service-oriented gateways),并能實現快速的無線部署(OTA)新功能和先進的邊緣到云端的分析·? ? ? 致力于提供10倍算力與網絡性能,具備ASIL D功能安全,支持自動駕駛應用·? ? ?加速向簡化的基于域控制器的整車架構轉變,為客戶提供參考系統解決方案近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宣布推出全新S3
關鍵字:
OTA 網絡處理器
新聞亮點- 風河參展項目呈現多項關鍵任務邊緣計算應用場景,特別強調汽車技術- 現場將演示與本田、Hyundai Autron、英特爾、Intron、恩智浦、Renesas、賽靈思、Airbiquity和百度等創新企業的合作解決方案- 風河展位:#9029 in North Hall領先的智能邊緣軟件提供商風河公司近日宣布,將在2020年1月7日至10日舉行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大展(CES)上進行一系列新技術展示。其中的演示重點將聚焦于自動駕駛領域的新技術,以及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覆蓋汽車、航空電子、工業、
關鍵字:
自治 SoA OTA 汽車
在4G LTE蜂窩基站后期部署中,普遍采用大規模多路輸入、多路輸出(MIMO)無線電技術,特別是在密集的城市地區,小型蜂窩有效地填補了蜂窩覆蓋的空白,同時提高了數據服務速度。此架構的成功清楚印證了其價值。因為這種架構本身具備所需的頻譜效率和傳輸可靠性,它將成為新興的5G網絡無線電的首選架構。讓5G變成現實的挑戰在于,設計人員必須大幅增加同時在多個頻段運行的收發器通道的數量,同時將所有必要的硬件壓縮整合到與前一代設備同樣大小或更小的空間中。這樣做意味著:u? ? ? ?
關鍵字:
RF前端 5G MIMO
朱 亮 1 ,武敬飛 21.中電科儀器儀表(安徽)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102.電子信息測試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安徽 蚌埠 233010摘?要:介紹了LTE-A增強型MIMO技術的基本要求,并結合可調衰減器、對數檢波器、放大器、功分耦合電路、AD、DA和FPGA設計了一種數字穩幅環路,滿足LTE等標準通信制式40 MHz信號帶寬和μS級響應時間要求,并經過印制板加工及測試,實驗結果滿足設計指標。關鍵詞:MIMO; ALC; 寬帶放大器; 衰減器0 引言LTE-A [1] 是在LTE基礎上的繼續演
關鍵字:
201911 MIMO ALC 寬帶放大器 衰減器
ctia mimo ot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tia mimo ot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tia mimo ot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tia mimo ot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