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從數字芯片設計項目技術總監的角度出發,介紹了如何將芯片的產品定義與設計和驗證規劃進行結合,詳細講述了在FPGA上使用IP核來開發ASIC原型項目時,必須認真考慮的一些問題。文章從介紹使用預先定制功能即IP核的必要性開始,通過闡述開發ASIC原型設計時需要考慮到的IP 核相關因素,用八個重要主題詳細分享了利用ASIC IP來在FPGA上開發原型驗證系統設計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分享了第五到第六主題,介紹了我們如何確保在FPGA上實現所需的性能和在時鐘方面必須加以考量的因素有哪些。本篇
關鍵字:
202409 ASIC IP核 FPGA SmartDV
近期,英特爾子公司Altera推出了一系列FPGA軟、硬件和開發工具,使其可編程解決方案更易應用于廣泛的用例和市場。Altera在年度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了下一代能效與成本優化的Agilex? 3 FPGA情況,并宣布針對Agilex 5 FPGA提供新的開發套件和軟件支持。?“通過與生態系統和分銷合作伙伴保持緊密的合作,Altera將持續提供基于FPGA的解決方案,為創新者提供易于設計和部署的前沿可編程技術。通過此次新品發布,我們將繼續利用可編程技術塑造未來,幫助客戶在數據中心、通信基礎設施、汽車
關鍵字:
Altera FPGA
vivo Arm?聯合實驗室于近日正式揭牌。作為各自領域的前沿企業,Arm?與?vivo?分別在不同層面深耕芯片技術研發,并于?2022?年開啟技術交流,此次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雙方更緊密的合作:基于真實應用場景,深度分析性能和功耗瓶頸,共同探討并優化調校方案,充分發揮平臺優勢,以此實現更佳的性能表現。與此同時,推動生態系統高效合作,由此加速新特性落地。據悉,此次合作的部分關鍵成果將應用在即將于十月發布的?vivo X200?
關鍵字:
vivo Arm vivo Arm聯合實驗室
新聞重點:●? ?在Arm CPU上運行Meta最新Llama 3.2版本,其云端到邊緣側的性能均得到顯著提升,這為未來AI工作負載提供了強大支持●? ?Meta與Arm的合作加快了用例的創新速度,例如個性化的端側推薦以及日常任務自動化等●? ?Arm十年來始終積極投資AI領域,并廣泛開展開源合作,為?1B?至?90B?的?LLM?實現在?Arm?計算平臺上無縫運行人
關鍵字:
Arm Llama 3.2 LLM AI 推理 Meta
Arm 架構在服務器領域發展勢頭看漲。目前已有許多頭部云服務提供商和服務器制造商推出了基于 Arm Neoverse 平臺的服務器產品。Arm 架構的服務器通常具備低功耗的特性,能帶來更優異的能效比。在此前的文章中,針對搭載基于 Armv9 架構的倚天 710 芯片的 ECS 倚天實例,Arm 技術專家已在 深度學習推理任務 、 Redis 性能驗證 等方面進行了測試和比較分析。此次我們將聚焦數據處理領域,通過兩個實際案例,來探討不同云實例上 Apache Flin
關鍵字:
Arm 數據處理
Arm 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M,以下簡稱“Arm”)近期宣布通過將 Arm? Kleidi 技術集成到 PyTorch 和 ExecuTorch,賦能新一代應用在 Arm CPU 上運行大語言模型 (LLM)。Kleidi 匯集了最新的開發者賦能技術和關鍵資源,旨在推動機器學習 (ML) 技術棧中的技術協作和創新。通過這些重要進展,Arm 致力于為任一 ML 技術棧的開發者提供更為順暢的體驗。 Arm 戰略與生態部開發者技術副總裁 Alex Spinelli 表示:“Arm 正與領先的云服
關鍵字:
Arm PyTorch ExecuTorch 人工智能
NMPSM3概述在UCSC擴展學院上了第一門FPGA課后,我對這些設備為普通人提供的功能感到驚訝,我決定更深入地研究它們。我最終意識到我有足夠的邏輯設計知識,可以構建自己的簡單處理器。在了解了KCPSM(nanoblaze)之后,我開始構建自己的處理器,并將其稱為NMPSM(Nick Mikstas可編程狀態機)。我花了三遍迭代才能制作出功能全面的處理器,因此命名為NMPSM3。即使NMPSM3受到nanoblaze IO方案的啟發,其內部結構也完全不同。NMPSM3是具有四個獨立中斷和一個復位的16位處
關鍵字:
NMPSM3 FPGA Verilog
IT之家 9 月 20 日消息,彭博社北京時間昨日報道稱,Arm 架構服務器處理器企業 Ampere Computing 安晟培半導體近來數月一直同一位財務顧問合作,探索將自身出售的潛在可能。Ampere Computing 正在提升外部企業對其的收購興趣,并愿意與更大規模的行業參與者就可能的交易進行談判。Ampere Computing 由前英特爾高管 Renée J. James 于 2017 年創立。這位創始人現任 Ampere Computing 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也是 O
關鍵字:
Arm 服務器 CPU Ampere Computing
FPGA濾波器實施概述本篇部分內容來自網站FPGA濾波器實現的一些項目,源于一位在校學生的學習和設計- 了解并在FPGA上實現幾種類型的數字濾波器器,設計的所有濾波器均為15階濾波器,并使用16位定點數學運算,該學生有一篇PPT可供參考:FPGA濾波器實現研究項目期間創建的Verilog源文件如下。FIR濾波器FIR濾波器是四個濾波器中最簡單、最快的,它利用了預加器的對稱性,而且使用加法器樹來最小化組合路徑延遲。FIR_Filter.v`define FILT_LENGTH 16&nb
關鍵字:
FPGA 濾波器 Verilog
在汽車傳感器和數字座艙中,尺寸更小的芯片器件正越來越盛行。根據咨詢機構 Yole Intelligence 的數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攝像頭市場規模在 2023 年估計為 20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達到 27 億美元。 為了滿足這些市場需求,AMD 推出了 AMD 汽車車規級( XA )系列的最新成員:Artix? UltraScale+? XA AU7P。這款成本優化的 FPGA 符合車規標準,并針對 ADAS 傳感器應用和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IVI )進行了優化。 新款 Art
關鍵字:
AMD ADAS 數字座艙 車規級 FPGA Artix
正如 Arm 首席執行官 Rene Haas 在去年上市當日所言,“IPO 只是一個瞬間”,在基于 Arm 平臺上構建計算的未來充滿了巨大的機遇。自 2023 年 9 月 14 日以來,我們不斷加速踐行這一使命。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在過去一年內,Arm 為從基礎技術到軟件在內的整個技術棧帶來了深遠影響。通過高性能、高效率和靈活性等核心優勢,我們助力行業領先的合作伙伴生態系統解決復雜的計算挑戰。展望未來,基于我們技術的人工智能 (AI) 功能,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增長機會。 變革性技術的根
關鍵字:
Arm 計算
作為人工智能?(AI)?的創新基礎,眾多企業都在使用通用且應用廣泛的?Arm?計算平臺。迄今為止,合作伙伴基于?Arm?架構的芯片出貨量已超過?2,900?億顆。如今,Arm?已為各類技術領域的?AI?應用提供支持,這也是為何?AI?的技術先行者們能夠基于?Arm?平臺快速創新的關鍵原因。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Arm?平臺都是?AI&nbs
關鍵字:
Arm
本文作者是 Kernkonzept 公司的首席技術官 Adam Lackorzynski 博士,他將帶領我們了解基于 Armv8-R 架構的 L4Re Micro?Hypervisor,探討其中的虛擬化功能是如何幫助構建靈活且面向未來的汽車系統,以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SDV)。ECU 整合的必要性隨著各種用戶功能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及實現這些功能的更強大硬件的出現,汽車的電子電氣 (E/E) 架構正在持續演進。過去,經典的汽車 E/E 架構將功能分配到多達 100 個電子控制單元 (ECU) 中。
關鍵字:
Arm 軟件定義 汽車架構
作者: Arm 工程部設計服務總監 Tim Thornton自 2019 年基于 Arm Neoverse N1 核心的 AWS Graviton2 推出以來,Arm 攜手合作伙伴持續提升基于 Arm 架構的設計性能。如今,AWS Graviton 處理器已發展到了第四代,在 AWS Graviton4 全面上市之際,我們也一起來回顧一下過去幾年所取得的進展。在 Arm,芯片設計流程的一個關鍵階段是 RTL 仿真。在此過程中,驗證工程師采用以 Verilog 表達的設計,并使用如西門子的 Que
關鍵字:
Arm AWS Graviton4
作者:Arm 物聯網事業部主任軟件工程師兼技術推廣工程師Sandeep MistryTinyML 是機器學習 (ML) 的一個分支,專注于將 ML 模型部署到低功耗、資源受限的物聯網 (IoT) 設備上。在物聯網設備上部署 ML 模型有諸多好處,包括減少延遲和保護隱私性,因為所有數據都是在端側處理。TinyML 在 2019 年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時,Google 的 TensorFlow 團隊發布了適用于微控制器的 TensorFlow Lite (TFLM) 庫 [1]
關鍵字:
Arm 機器學習 嵌入式 計算機視覺
arm+fpg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fpg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fpg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fpg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