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技術的成熟,新型的先進應用將來自5G、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的融合,這種融合將創造出一個智能互聯的全新未來,對所有個人、行業、社會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Arm預計到2035年將有1萬億的物聯網設備,在這些設備上實現本地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必然趨勢。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進一步降低人工智能的算力成本。 為此,Arm中國自主研發了“周易”平臺這樣一個適配性強、開放通用的人工智能平臺,其主要包括軟件框架Tengine和全新的硬件處理器——人工智能處理單元(AIPU),其中Tengine
關鍵字:
Arm AI
有人預言,RISC-V或將是繼Intel和Arm之后的第三大主流處理器體系。實際上,三年前RISC-V基金會剛剛成立,如今已有200家會員,會員遍布27個國家,代表了全球人工的52%,正在走向國際化。 尤其近一年來,在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受到中國政府、高校和企業的歡迎,覆蓋超過25個組織機構與大學。為此,近日RISC-V基金會(RISC-V Foundation)在中國組建了RISC-V基金會中國顧問委員會。 那么,RISC-V為何在短時間內如此受歡迎? RISC-V三大特點 相比于Arm,
關鍵字:
RISC-V Arm
無論是作為協處理器、獨立的處理單元亦或是簡單的橋接,只要客戶尋求的價值定位是創新、快速上市、低延遲、靈活的IO以及可編程性,FPGA就有其獨特的優勢。靈活IO可以在不同的應用場景支持不同類別的傳感器甚至處理多個傳感器交互和融合。AI目前還在初步階段,我們預計神經網絡引擎需要可編程性持續演進和優化。通用的MCU功耗和延遲一般會較高,加入固化的加速器雖然可以改善當下的性能,在未來幾年內不能持續優化的缺陷會是個很大的限制。在新一版的CNN加速器IP, 我們針對了神經網絡的需求來優化了DRAM存儲器帶寬使得E
關鍵字:
萊迪思,FPGA
今天,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Arm中國全新人工智能平臺“周易”首次公開亮相,并榮膺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戶“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之榮譽。周易平臺由Arm中國自主研發并得到全球生態支持,是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平臺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合作伙伴更快更便捷地在各種應用上部署人工智能,賦能整個產業共同創造萬億計的價值。 “周易”平臺主要包含由Arm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人工智能處理器AIPU以及AIPU SDK,以及同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Tengine人工智能軟件框架,適配Arm CPU、Mali
關鍵字:
Arm 人工智能
今天,在烏鎮舉辦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Arm中國全新人工智能平臺“周易”首次公開亮相,并榮膺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戶“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之榮譽。周易平臺由Arm中國自主研發并得到全球生態支持,是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平臺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合作伙伴更快更便捷地在各種應用上部署人工智能,賦能整個產業共同創造萬億計的價值。 “周易”平臺主要包含由Arm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人工智能處理器AIPU以及AIPU SDK,以及同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的Tengine人工智能軟件框架,適配Arm CPU、Mali
關鍵字:
Arm 人工智能
為了減少重復開發工作,實現統一、安全、多樣化的智能家電系統平臺。Arm宣布與美的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以美的利用Arm Mbed OS作為內核打造的自有物聯網操作系統SmartOS為開發基礎,通過一系列生態系統、標準化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合作。 目前,物聯網市場尚無統一的生態系統,碎片化較為嚴重。此次Arm與美的的合作將推動智能家電應用的標準化,通過統一應用Mbed技術,并以SmartOS為基礎,整合相關芯片與設備,從而實現更為高效的應用與平臺開發工作,構建一個統一化、標準化的智能家電系統平臺。 A
關鍵字:
Arm Mbed
FPGA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產品,具有開發時間短、成本效益高以及靈活的現場重配置與升級等諸多優點。很多新型FPGA利用先進的技術實現低功耗和高性能。他們通過新的制造工藝降低了內核電壓,從而擴大電源電壓范圍并提高電流量。很多FPGA對每個電源軌的供電需求不盡相同,而這些不同的電源有不同的電壓輸出和時序要求以及不同的噪聲靈敏度要求。電源模塊是滿足這些供電需求的理想選擇。 一個電源模塊包括控制器、FET、電感器和大部分無源器件,而這些器件都在一個封裝內,僅需外部配備輸入和輸出電容器即可完成系統設計。數字電源模
關鍵字:
FPGA 電源模塊
“arm中國已成為了一家獨立自主的公司。” “而深圳,將成為arm中國的總部。” “我們不光是從全球公司變成了中國公司,而且變成了一家深圳公司。”10月26日,深圳星河麗思卡爾頓酒店,arm中國總裁吳雄昂在arm年度技術論壇上表示,希望通過arm的全球合作,把中國核心技術和核心標準推廣到全球。 下個十年再取170倍成長 “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在使用兩到三個基于arm的芯片。”吳雄昂透露,arm成立至今,全球使用arm技術出貨的芯片已達到1250億顆。 據吳雄昂的預計,arm將在2021年之
關鍵字:
arm 芯片
為了實現從設備到數據全面保護物聯網安全,Arm宣布針對平臺安全架構(Platform Security Architecture,PSA)推出全新API以及其兼容性測試套件,包含PSA 開發者API、PSA 固件框架API、TBSA-M架構測試套件,并與Cybereason合作將Cybereason AI獵捕引擎整合至Pelion物聯網平臺,。 Arm安全宣言2.0版本正式發布,除了闡述物聯網設備面臨的各種風險,也表明了企業基礎設施即使只遭遇小規模的破壞,其中的數據完整性也會立即受到波及,對于企業的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Arm宣布針對平臺安全架構(Platform Security Architecture,PSA)推出全新API以及其兼容性測試套件,包含PSA 開發者API、PSA 固件框架API、TBSA-M架構測試套件,并與Cybereason合作將Cybereason AI獵捕引擎整合至Pelion物聯網平臺,從設備到數據全面保護物聯網安全。 Arm安全宣言2.0版本正式發布,除了闡述物聯網設備面臨的各種風險,也表明了企業基礎設施即使只遭遇小規模的破壞,其中的數據完整性也會立即受到波及,對于企業的信任以及消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Marvell ?在需求嚴苛的各種網絡邊緣計算領域,一直居于領先地位。這得益于公司 ARMADA? 和 OCTEON TX? 兩條多核處理器產品所帶來的聯發優勢。 網絡邊緣計算應用涵蓋小型企業、工業領域和企業級用戶等在內的眾多市場,它們對高效的數據包處理、機器學習和云連接等技術具有比較高的需求。在剛剛過去的,在美國圣何塞會議中心舉行的2018年Arm TechCon上, Marvell 與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合作,以一種很新穎的形式,為與會者展示了邊緣計算應用的各
關鍵字:
Marvell Arm
物聯網正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部署過渡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據行業分析師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部署1萬億臺物聯網設備。這一充滿雄心壯志的預測主要源于數字驅動的物聯網計劃(如邊緣計算、人工智能、預防性維修和自制系統)能夠帶來難以置信的商業收益。收集到的數據越多,數據的價值就會越高。然而,除非業界能夠合作開發出更加開放和可擴展的方法,將設備及其數據安全地配置到云端,否則這一設想可能無法實現。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英特爾正在與Arm公司*合作,提供能夠將英特爾和Arm公司的物聯網設備安全接入任何應用程序或云框架的
關鍵字:
英特爾 ARM 物聯網
一直在與自己賽跑的FPGA獨行俠——賽靈思(Xilinx),在其2018開發者大會(XDF)上重磅發布了業界7nm自適應計算加速平臺 (ACAP)首款產品——Versal。賽靈思總裁及CEO Victor Peng在解釋Versal名稱意義時說,Versal寓意Versatile (多樣化的)+ Universal(通用的), 代表集多樣性和通用性一體,是一款可面向所有應用、面向所有開發者的平臺級產品。而Versal的面世表明賽靈思已不再是單純的FPGA公司,而轉變成平臺公司。這也意味著賽靈思將不再囿
關鍵字:
FPGA 英特爾 英偉達
作為計算和互聯革命的核心,Arm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生活和企業運行的方式,并且近些年來一直致力于在服務器領域有所創新突破。2018年10月19日 ,Arm宣布正式推出基于Arm架構的服務器合規認證計劃——Arm ServerReady,目的在于幫助用戶安全、合規地部署Arm服務器系統。目前,已有多家芯片供應商獲得Arm ServerReady 1.0版本的認證。 在服務器領域,服務器合作伙伴往往希望能夠實現新系統的“即開箱,即部署”,并直接集成所選擇的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 為實現這一目標,Arm服務器生
關鍵字:
Arm 服務器
作為計算和互聯革命的核心,Arm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生活和企業運行的方式。長期以來,Arm公司專注于基礎架構的全新產品路線圖,采用領先的制程節點,實現每年30%的系統性能提升。并且Arm公司擁有廣泛的生態系統支持,可通過從微架構設計到硬件、軟件、工具和服務的創新實現多樣化的解決方案。Arm Neoverse代表了基于Arm技術的全新統一品牌標識和愿景,驅動未來覆蓋核心數據中心到邊緣的基礎設施發展。 2018年10月18日, Arm公布專為5G網絡和下一代云端到邊緣基礎設施創立的全新基礎設施級IP及開發路
關鍵字:
Arm Neoverse
arm+fpg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fpg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fpg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fpg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