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上海,2019年3月13日—Arm、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NASDAQ: CDNS)
和Xilinx, Inc. (NASDAQ: XLNX)今日宣布,聯合推出基于全新Armò Neoverse?
N1的系統開發平臺,該平臺將面向下一代云到邊緣基礎設施,并已在TSMC(TWSE: 2330, NYSE: TSM)
7納米FinFET工藝上得到全面硅驗證。Neoverse N1
系統開發平臺(SDP)同時也是業內第一個7納米基礎設施開發平臺,可利
- 關鍵字:
Arm Cadence Xilinx
- 如果你在采用FPGA的電路板設計方面的經驗很有限或根本沒有,那么在新的項目中使用FPGA的前景就十分堪憂——特別是如果FPGA是一個有1000個引腳的大塊頭。繼續閱讀本文將有助于你的FPGA選型和設計過程,并且有助于你規避許多難題。 選取一家供應商 你面臨的第一個問題當然是供應商和器件的選擇。通常供應商決策傾向于你以前接觸最多的那家——如果你是一位FPGA初學者當然另當別論了。或許這個決策早已由設計內部邏輯的工程師(也許就是你)依據熟悉的供應商或第三方IP及其成本完成了。 供應商的軟件工具也會影
- 關鍵字:
FPGA
- 作為在智能終端領域呼風喚雨的角色,ARM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構筑起了今日終端市場的繁榮。 由于采用授權、版稅和軟件平臺服務為主的盈利模式,ARM能夠盡量避免在制造和工廠方面分心,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芯片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相關軟件平臺的開發上,從而推進產品快速進步。 而這也正是華為海思、高通、蘋果等企業能夠在芯片業務上一年一旗艦的快速推出產品的核心原因。 當然,既然已經在智能終端領域只手遮天,下一步就必然是利潤更豐富、前景更好的數據中心領域了。 在2011至2013年,以高通、Calxeda、Sea
- 關鍵字:
ARM 數據中心
- 相對于四千億美金的IC市場,FPGA占比相當渺小,小到FPGA廠商絞盡腦汁開拓盡可能多的應用提高營收,終于在物聯網的成長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當全球的物聯網設備源源不斷地將數據拋到互聯網上,數據中心慌了,顯然只憑借CPU進行數據處理是一個無法完成任務,好在聰明的工程師們想到了為數據中心加速。FPGA就是其中一個可供選擇的方案,另外一個是專用ASIC。對比而言,FPGA具有低延遲性、可編程性、低功耗的優點,正好滿足數據中心的剛需,這樣FPGA在大數據時代實現了一次飛躍。 繼數據中心之后,FPGA還能怎樣擴
- 關鍵字:
5G FPGA
- FPGA可編程加速卡(PAC)的一個重要應用場合是減輕CPU的負擔,把一些原來要在CPU上運行的工作量轉移到FPGA的加速卡上,可以用于從邊緣/智能設備到云的產品中。 如今5G箭在弦上,“接入和邊緣網絡”與“核心網絡”之間面臨海量數據任務,同時服務提供商又希望從4G過渡到5G時不增加更多的成本,此時,FPGA可編程加速卡再次顯神威。 在不久前的“2019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期間,英特爾推出了英特爾? FPGA可編程加速卡N3000(即:英特爾? FPGA PAC
N3000)。其采
- 關鍵字:
英特爾 FPGA N3000
- 為了確保系統能夠捕獲和顯示信息及高分辨率圖像,當今的視頻和圖像處理需要開發復雜的計算機算法。由于設計人員需要高性能計算、存儲及連接資源來實現細節豐富、生動的高分辨率圖像,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可執行數千個任務,同時確保數據吞吐量最大化,成為實現上述目標的最佳平臺。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推出的全新PolarFire?
FPGA圖像和視頻解決方案支持高達4K的分辨率,其體積小巧,功耗極低,可廣泛用于各種圖像和視頻應用,相比業界其他技術有著顯著的
- 關鍵字:
Microchip FPGA
- Arm宣布與Vodafone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能夠幫助企業大幅簡化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部署,并降低部署成本。基于之前在iSIM技術
(integrated SIM)
上的合作,此次合作將Vodafone與Arm的物聯網軟件以及網絡服務相結合,為企業提供可編程的網絡系統單芯片設計,從而無需使用傳統SIM卡。幫助客戶以較低的成本與復雜性,安全部署、遠程配置(remotely
provision)以及管理全球市場中大量的物聯網設備。 Arm IoT服務事業群總裁Dipesh
Patel表
- 關鍵字:
Arm Vodafone 物聯網
- 北京 – 2019年2月27日 –
Arm宣布與中國聯通旗下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物聯網公司”)正式簽署長期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物聯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打造全新物聯網平臺,引入Arm
Pelion設備管理平臺與Mbed OS操作系統,攜手共創更靈活、高效、安全的物聯網聯合生態。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蓬勃發展,物聯網設備呈幾何數倍增長。IHS Markit IoT首席分析師Sam
Lucero指出中國物聯網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中國的蜂窩物聯網連接從2018年的5.6億將增長到2022
-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 Arm今日宣布與Brightsight、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Riscure和UL等獨立安全測試實驗室,以及咨詢機構Prove&Run聯合推出PSA認證項目(PSA
Certified?),以支持基于平臺安全架構(PSA)框架的安全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大規模部署。通過獨立安全測試,PSA認證項目可幫助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商和設備制造商對來自種類繁多的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建立安全性和真實性。 Arm副總裁兼新興業務事業部總經理Paul
Williamson表示:“PSA為行業提供了
-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 車牌識別主要包括車牌定位檢測、字符分割和字符識別三個部分,現有的車牌識別系統都依托于類似OpenCV這樣的軟件平臺,實際安裝操作非常麻煩,沒有一個專用的處理器來實現車牌識別功能,針對這一現狀,我們設計了基于紫光PGT180H芯片的車牌識別系統,利用FPGA的靈活性和高速并行的特點,實現了車牌識別的功能,并在紫光同創開發板上搭建了車牌識別系統。
- 關鍵字:
圖像處理 神經網絡 FPGA 實時處理 201903
- 根據外媒《Axios》的報導,盡管蘋果公司尚未公開表態,但開發人員和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高管已經私下表示,他們預計蘋果最早2020年就會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采用自己的ARM架構處理器。而這項報導也呼應了《彭博社》日前的一份報導,其報導指出,首款搭載ARM架構處理器的Mac計算機可能會在2020年問世。
- 關鍵字:
蘋果 英特爾 ARM
- 最新消息: 值此 2019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MWC) 隆重舉辦之日,英特爾推出了英特爾? FPGA 可編程加速卡 N3000(英特爾? FPGA PAC
N3000)。此產品專為服務提供商而設計,可幫助他們為 5G 下一代核心和虛擬化無線接入網絡解決方案提供鼎力支持。英特爾? FPGA PAC N3000
可加速多種虛擬化工作負載,包括 5G 無線接入網絡和 5G 核心網絡應用。 “隨著移動和電信行業應對互聯網協議流量和 5G 部署的激增,我們推出了英特爾? FPGA PAC
N
- 關鍵字:
英特爾 5G FPGA
- 北京 – 2019年2月22日 – Arm宣布推出兩款全新Arm Neoverse平臺,即Neoverse
N1平臺和E1平臺,以高度的可擴展性、高吞吐量和性能,推動5G和未來物聯網的發展,推動下一波基礎設施平臺轉型。 去年10月,Arm推出Arm
Neoverse,為創建萬億聯網設備的世界而打造云端到邊緣的基礎設施。此后,整個Arm生態系統見證了一些重要的產品發布,包括華為、HPE(全球首臺基于Arm架構的Top500超級電腦)以及AWS
Graviton,面對5G和IoT所帶來的機遇
- 關鍵字:
Arm Neoverse
- NOR閃存已作為FPGA(現場可編程門列陣)的配置器件被廣泛部署。其為FPGA帶來的低延遲和高數據吞吐量特性使得FPGA在工業、通信和汽車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等應用中得到廣泛采用。汽車場景中攝像頭系統的快速啟動時間要求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車輛啟動后后視圖像在儀表板顯示屏上的顯示速度是最為突出的設計挑戰。 上電后,FPGA立即加載存儲于NOR器件中的配置比特流。傳輸完成后,FPGA轉換為活動(已配置)狀態。FPGA包括許多配置接口選項,通常包括并行NOR總線和串行外設接口(SPI)總線。支持
- 關鍵字:
FPGA NOR
- Arm宣布針對其下一代Armv8.1-M架構推出基于M-Profile Vector Extension (MVE)矢量擴充方案的Arm
Helium技術。這一全新技術能夠幫助開發者簡化軟件開發流程,并顯著提升未來Cortex-M系列處理器的機器學習能力與信號處理性能。 業界正在加速推動創建一個擁有萬億互聯設備的世界,而要實現這一愿景,我們必須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擴展網絡邊緣眾多受限設備的計算能力。通過提升這些設備的計算能力,開發人員能夠直接為設備編寫機器學習(ML)應用程序,并在設備本地實現自
- 關鍵字:
Arm Armv8.1-M
arm+fpg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rm+fpg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rm+fpg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rm+fpg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