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n Technology 已開始在新加坡建設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高帶寬內存 (HBM) 封裝設施。該公司將向該工廠投資 70 億美元,因為預計在 AI 熱潮中,未來幾年對 HBM3E、HBM4 和 HBM4E 內存的需求將猛增。該設施將于 2026 年開始運營。美光的高帶寬內存 (HBM) 封裝設施位于美光在新加坡現有的生產 3D NAND 和 DRAM 的晶圓廠旁邊。新的 HBM 裝配廠將于 2026 年投產,并計劃在 2027 年大幅提高產能。該設施將使用先進的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來
關鍵字:
AI Micron HBM 裝配廠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指出,2025年半導體產業將有18座新晶圓廠啟建,包括三座8吋和15座12吋晶圓廠,其中大部分廠房可望于2026年至2027年間開始量產。SEMI全球營銷長暨中國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生成式AI與高效能運算(HPC),正推動先進邏輯與內存領域進步,而主流制程則繼續支撐汽車、物聯網和功率電子類別等關鍵應用。曹世綸表示,半導體產業正處于關鍵時刻,擴產投資正在推進先進與主流技術發展,以滿足全球產業需求。2025年即將啟建的18座新晶圓廠,再次展現半導體產業
關鍵字:
AI 晶圓廠
隨著AI、物聯網、5G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智能終端設備的廣泛部署,我們迎來了數據量爆炸式增長的全新時代。在此背景下,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推動各行各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作為工業物聯網領域的嵌入式解決方案服務商,研華科技始終緊跟技術革新的市場需求,以Edge Computing & Edge AI為核心,推動著工業AI的發展潮流。在過去的一年里,工業AI行業涌現出了許多熱點問題和新概念。其中,Edge AI作為新興的技術趨勢,正以其獨特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實時響應優勢
關鍵字:
研華 Edge Computing Edge AI 工業AI
財聯社1月7日訊(編輯 牛占林)當地時間周一,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ES)上,高通宣布推出新的人工智能(AI)芯片Snapdragon X,旨在為個人電腦(PC)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使其能夠運行最新的AI軟件,讓更多用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享受到AI賦能的PC體驗。據介紹,Snapdragon X采用4納米制程工藝制造,配備高通的Oryon CPU,擁有8個核心,最高主頻可達3GHz,為下一代PC提供了強大的計算性能。高通表示,Snapdragon X將支持微軟Copilot+軟件。Copilot+
關鍵字:
高通 新款AI芯片 PC
前言人工智能(AI)的迅猛發展推動了數據中心處理能力的顯著增長。如圖1所示,英飛凌預測單臺GPU的功耗將呈指數級上升,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約2000W?[1]?,而AI服務器機架的峰值功耗將突破驚人的300kW。這一趨勢促使數據中心機架的AC和DC配電系統進行架構升級,重在減少從電網到核心設備的電力轉換和配送過程中的功率損耗。圖2(右)展示了開放計算項目(OCP)機架供電架構的示例。每個電源架由三相輸入供電,可容納多臺PSU;每臺PSU由單相輸入供電。機架將直流電壓(例如,50V)輸
關鍵字:
英飛凌 AI CoolSiC CoolGaN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新屏幕顯示技術AI Home擴大應用到生活家電,推出搭載AI Home屏幕的冰箱、洗烘衣機、烤箱等家電新品,將搶先在7日揭幕的2025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5)亮相。一年一度的全球消費性電子盛會CES,7日到10日在美國拉斯韋加斯登場。堪稱CES常客的三星,今年主打導入AI Home技術的智能家電產品線,強調透過先進AI和互聯功能將家電無縫串聯整合,主要靠三星的智能家庭整合平臺SmartThings管理。AI Home的概念是讓用戶經由家電裝置的
關鍵字:
三星 AI Home 智慧家電 CES
蘋果原本計劃在今年推出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兩款機型上搭載臺積電2nm處理器芯片,現如今可能會將時間推遲12個月至2026年。因此,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布的iPhone 17系列中或將采用3nm的臺積電N3P工藝,而非2nm制程。用不起的臺積電2nm工藝目前,臺積電已在新竹寶山工廠開始了2nm工藝的試產工作(每月5000片晶圓的小規模生產),初期良率是60%,這意味著有將近40%的晶圓無法使用,每片晶圓的代工報價可能高達3萬美元。第一座工廠計劃位于新竹縣寶山附近,毗鄰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三星 AI 英特爾 蘋果 高通
1 月 3 日消息,SK 海力士今日宣布將參加于當地時間 1 月 7 日至 10 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5)”,屆時展示面向 AI 的存儲器技術實力。據了解,SK 海力士將在 CES2025 展出 HBM、企業級固態硬盤等面向 AI 的代表性存儲器產品,也將展示專為端側 AI 優化的解決方案和下一代面向 AI 的存儲器產品。目前,該公司已率先實現量產并向客戶供應 12 層第五代 HBM(HBM3E),在此展會將展出公司去年 11 月宣布開發完成的 16 層第五代
關鍵字:
SK海力士 CES 2025 122TB 企業級固態硬盤 AI
1月3日消息,除了手機業務外,華為在PC上的發力也是越來越猛。現在,有博主曝光了2025年華為PC產品陣容,看上去非常的多,且還有"One more Thing",比如萬元折疊平板。按照曝光的內容看,筆記本電腦方面,華為計劃在2025年發布華為MateBook D14、華為MateBook D16、華為MateBook 14、華為MateBook X Pro的迭代產品。這些產品均為輕薄辦公本平板方面,華為計劃發布一款8英寸左右的小尺寸平板,其似乎還正在籌備一款萬元級別的折疊屏平板,該平
關鍵字:
中國前三 聯想 華為 PC 折疊平板
AI的背后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那么,生成式AI到底有多耗電?當下訓練AI大模型使用的主流算力芯片英偉達H100芯片,一張最大功耗為700瓦,這意味著運行一小時就要耗電0.7度。以GPT-3為例,據估計其訓練過程使用了大約1287兆瓦時(也就是128.7萬度)電力。在數據中心領域,傳統數據中心的耗能依舊是最大的,但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爆全球,大模型數量激增加上ChatGPT使用率飆升,AI電力消耗大幅增加,推動了數據中心耗電量快速抬升。據《紐約客》雜志披露,OpenAI旗下聊天機器人ChatGPT日耗
關鍵字:
大模型 核電 AI
剛克服監管阻力被英偉達收購,以色列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Run:ai就要將旗下軟件開源了。美東時間12月30日周一,Run:ai在自家官網公布,目前僅在基于英偉達系統運行的Run:ai軟件將開源。這意味著,AMD和英特爾等英偉達的對手將能獲取Run:ai的代碼,調整它用于采用英偉達競品硬件的計算機。Run:ai 表示:“我們渴望在迄今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擴大我們優秀的團隊,擴大我們的產品和市場覆蓋范圍。開源軟件將讓它(軟件)能夠擴展到整個 AI 生態系統。”Run:ai的軟件幫助管理和優化AI硬
關鍵字:
英偉達 AI 軟件開源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探索 AI 技術的應用,以便實現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AI 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產品創新和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AI 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產品的功能水平,還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操作以及使用體驗。在家電領域,AI 技術也為產品提供了許多想象空間。恩智浦深耕家電領域,在家電產品中有許多 MCU 的成功案例,應用在家電的控制板、馬達驅動、屏幕顯示、觸摸按鍵等功能。在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恩智浦也沒有落下,跟上時代的步伐,推出了帶有 NPU
關鍵字:
恩智浦 MCX N947 NPU AI 咖啡膠囊識別
在中美科技對壘情況加劇下,美系PC近一年多來正快速淡出中國市場,過往由D、H、L(Dell戴爾、HP惠普及Lenovo聯想)霸榜前三大的市占排行,今年已不復見,由中系品牌取而代之,臺品牌廠華碩(2357)則尚能守穩第四大。多家研調雖多預期2025年的中國PC市況將進一步回溫成長,不過美系品牌屆時在該市場的出貨量,在美中對陣氛圍未降溫下,將再明顯下滑。在此同時,美系PC廠的主要ODM廠伙伴包括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及和碩等,近年加速于越南及泰國建置的產能也將逐步到位,以因應客戶需求。依據Canalys研調
關鍵字:
PC
12 月 27 日消息,“深度求索”官方公眾號昨日(12 月 26 日)發布博文,宣布上線并同步開源 DeepSeek-V3 模型,用戶可以登錄官網 chat.deepseek.com,與最新版 V3 模型對話。援引博文介紹,DeepSeek-V3 是一個 6710 億參數的專家混合(MoE,使用多個專家網絡將問題空間劃分為同質區域)模型,激活參數 370 億,在 14.8 萬億 token 上進行了預訓練。多項評測成績超越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開源模型,
關鍵字:
DeepSeek-V3 AI 大語言模型 人工智能
ai p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p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p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p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