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AI應用將在今年推動AI PC及AI服務器產業動能的大勢已定,研調機構預期,隨著微軟Copilot進入商轉,三大芯片廠Qualcomm(高通)及Intel(英特爾)、AMD(超威)競逐AI PC將白熱化,下半年各品牌廠的新品陸續出貨后,要到2025年才可望見證更快速的增長。另一方面,全球含括訓練型以及推論型(AI Training及AI Inference)的AI服務器,今年度也將以年增40%的力道、成長至達160萬臺以上,后續隨著CSP(云端服務供貨商)的更加積極投入,亦將持續推動AI服務器的
關鍵字:
PC TrendForce AI PC
AI話題熱議,2024年將拓展至更多邊緣AI應用,或延續AI server基礎,推至AI
PC等終端裝置。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期,2024年全球AI服務器(包含AI Training及AI
Inference)將超過160萬臺,年成長率達40%,而后續預期CSP也將會更積極投入。由于嚴謹的Edge AI應用,將回歸至終端的AI
PC,借以落實分散AI服務器的工作量能,并且擴大AI使用規模的可能性。據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定義AI
PC需達Microsoft要求的40
關鍵字:
Copilot AI Server AI PC TrendForce
如何用單片機控制220V交流電的通斷首先來說,220V交流電的負載是多大,是感性負載負載還是阻性負載,正常輸出功率是多大等這些都要考慮進去。1、對于阻性負載比如普通的燈泡,一般是30到40W左右,如果用220V交流電來控制通斷,簡單點的就用一個雙向可控硅直接控制,BT137電流達到7A,耐壓值600V,驅動燈泡足夠了也可以加一個光耦2、對于感性負載比如電動機,因為它的內部有線圈,100W的電動機在啟動的時候可能達到1000W,因此這類電器電路就要加多一個阻容吸收電路,必要時候同時加一個壓敏電阻,可以使10
關鍵字:
MCU 電源管理
券商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大陸MCU代表企業兆易創新的32位MCU(微控制器)現貨價格,在元月初呈現小幅反彈,市場期待MCU市況露出曙光。惟中國臺灣MCU業者認為,短期能見度仍低,第一季宜謹慎以待。券商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兆易創新32位MCU現貨價格上漲10%至人民幣7.7元,而意法半導體元月32位MCU價格則繼續下跌,下跌16%至人民幣10.5元,兩者走勢不同。大摩指出,兆易創新32位MCU反彈,據調查,主要是由于通路庫存壓力減輕,經銷商不再大幅給予折扣銷售產品。大摩也指出,目前通路庫存為1.5個月,
關鍵字:
MCU 兆易創新
在2023年中國社交媒體的在線討論中,有許多事件都值得注意,但也許最顯著的是ChatGPT的崛起,這可能會被證明是最重要的。盡管這個由美國OpenAI公司制作的聊天機器人在2022年底正式推出,但直到2023年,它的空前增長才在中國引起關注,在那里政府設定了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導者的目標。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社會和數字文化對人工智能的關注逐漸增加。自從Covid-19爆發以來,在學校、辦公樓和工廠中實施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已經快速推出。中國不僅在公共安全領域使用人工智能面部識別,還在支付技術中使用
關鍵字:
AI
當地時間1月9日至12日,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4)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過去兩年的CES,汽車產業都是絕對的主角,而今年AI產業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CES 2024前瞻:PC邁入AI時代英特爾 1月9日,英特爾在CES-2024上宣布將推出基于AI PC技術的汽車芯片,并與高通和英偉達開展競爭,首批芯片將于今年年底推出。中國汽車制造商極氪將成為第一家使用英特爾芯片人工智能系統的廠商。除此之外,英特爾同時發布面向發燒友和主流用戶的移動、臺式機和邊緣處理器——英特爾?酷睿?第14
關鍵字:
CES 2024 AI 汽車電子
在今年的中國人工智能城市評估排行榜中,北京位居首位,杭州和深圳分別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中,北京在大模型領域表現突出,聚集了大批大模型企業,推出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模型及應用產品,為中國大模型研發和應用提供強勁動力。此外,位居TOP10 的城市還有上海,蘇州,廣州,濟南,合肥、重慶和成都。從全球來看,AI 硬件市場( 服務器) 規模將從2022年的195 億美元增長到2026 年的347 億美元,五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7.3%。AI 大模型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廠商對智能算力投入大幅增加,支持存儲和訓練的高端AI
關鍵字:
202401 AI+ 人工智能
機器人系統可自動執行重復性任務,承擔復雜而費力的作業,并在對人類有危險或有害的環境中工作。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強的微控制器 (MCU) 可實現更高的功率效率、更平穩安全的運動以及更高的精度,從而提高生產力和自動化水平。例如,更高的精度(有時在 0.1mm 以內)對于處理激光焊接、精密涂層或噴墨或 3D 打印的應用非常重要。機械臂的軸數以及所需的控制架構類型(集中式或分布式)決定了適合該系統的 MCU 或電機控制集成電路 
關鍵字:
TI MCU 機器人 電機控制
AI PC成為CES 2024展場上的熱門焦點,兩大CPU芯片廠Intel(英特爾)、AMD(超威)搶先與PC品牌合作,推出一系列內建AI加速引擎新品,希望搶下第一波AI PC升級換機商機。在此同時,全球PC市場也在去年最后一季終結了連七個季度的年衰退,回到年正成長走勢,對于2024年的全球PC市況,研調機構及產業界皆釋出回溫看法。研調機構TrendForce認為,因缺乏AI殺手級應用,今年AI PC滲透率成長相對有限,相關的軟件創新應用,才是驅動AI PC在未來兩、三年帶動全球筆電出貨成長的關鍵。至于C
關鍵字:
PC TrendForce AI PC
北京時間1月9日凌晨,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在CES 2024開幕前于線上發布三款面向消費者的全新顯卡,包括RTX 4080 SUPER、RTX 4070 Ti SUPER和4070 SUPER GPU(圖形處理器)芯片產品。英偉達表示,這是該公司為AI PC設備專門推出的新的GPU芯片,該顯卡是驅動新型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的最佳引擎,AI 性能(圖像生成速度)提升170%以上,將讓游戲玩家、設計師和其他用戶在更好使用AI PC(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技術。RTX 40 Super系列新的消費級顯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AI
在 CES 2024 上,英偉達正式推出 NVIDIA ACE(Avatar Cloud Engine)微服務技術,可提供 AI 模型和微服務。據了解,這項技術可讓游戲、工具和中間件開發者將先進的生成式 AI 模型,融入到游戲、應用的虛擬數字人物中。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虛擬數字人的技術平臺,支持這云端或本地 PC 上運行。在該技術的加持下,普通的 NPC 角色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能夠發起對話或引導玩家找到新任務的動態交互式角色。除了游戲領域,NVIDIA ACE 也能用于虛擬客服等通過虛
關鍵字:
英偉達 AI
機器人系統可自動執行重復性任務,承擔復雜而費力的作業,并在對人類有危險或有害的環境中工作。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強的微控制器 (MCU) 可實現更高的功率效率、更平穩安全的運動以及更高的精度,從而提高生產力和自動化水平。例如,更高的精度(有時在 0.1mm 以內)對于處理激光焊接、精密涂層或噴墨或 3D 打印的應用非常重要。 機械臂的軸數以及所需的控制架構類型(集中式或分布式)決定了適合該系統的 MCU 或電機控制集成電路 (IC)。現代工廠組合使用具有不同軸數和運動自由度(在 x、y 或 z 平面
關鍵字:
MCU 機器人 電機控制
利用傳感數據進行預測性維護和自動化,如今已成為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的最新趨勢。隨著這種市場趨勢的發展,輸出傳感數據的傳感器設備也在不斷演變,以提供精確的測量結果,并通過小型化、智能化和分布式處理為系統增值。過去13年里,瑞薩電子RX系列產品的出貨量已超過13億顆。其中,RX-E MCU系列配備了針對工業傳感設備優化的24位ΔΣA/D轉換器。首款RX23E-A MCU的性能相當于或優于分立式ΔΣA/D轉換器的性能,因此RX23E-A在溫度控制器、計重秤、壓力表等測量模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A/D轉換器的選擇因應用
關鍵字:
傳感器 轉換器 RX23E-B MCU
1月8日消息,據報道,日本熊本放送消息,臺積電日本熊本新廠建筑工程在上個月末已完成,預定年內投產,目前處于設備移入進機階段。另外,該廠開幕式預計在2月24日舉行。公開資料顯示,臺積電日本子公司主要股東包括持股71%的臺積電、持股近20%的索尼,以及持股約10%的日本電裝(DENSO),熊本第一工廠計劃生產12/16nm和22/28nm這類成熟制程的半導體,初期多數產能為索尼代工 CMOS 圖像傳感器中采用的數字圖像處理器(ISP),其余則為電裝代工車用電子微控制器 MCU,電裝可取得約每月1萬片產能。臺積
關鍵字:
臺積電 索尼 日本電裝 CMOS ISP MCU
1 月 8 日消息,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透露:蘋果計劃在 6 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一系列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古爾曼表示,這些新工具將作為 iOS 18 的一部分出現在大家眼前,包括一個改進版的 Siri。新版 Siri 據稱將具備更自然的對話能力,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據稱,該公司自 2023 年初以來一直在測試其“Ajax”大語言模型,并考慮為其核心應用及其生產力套件(包括 Pages 和 Keynote)添加“自動完成”和
關鍵字:
Mark Gurman 蘋果 WWDC 2024 AI
ai mc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mc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mc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mc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