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錢會花在 AI 芯片上?
- 關鍵字:
AI 芯片
- 7月24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Facebook母公司Meta推出了一款功能強大的新型人工智能模型,該模型被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譽為“前沿級”,旨在與OpenAI及谷歌等業界領先者的類似產品展開競爭。這款名為Llama
3.1的新人工智能模型,Meta歷經數月精心訓練,并斥資數億美元提升計算能力。該公司表示,這是對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Llama
3的重大升級。扎克伯格在采訪中強調:“在人工智能助手領域,智能程度是產品競爭力的核心。我們正在構建的Llam
- 關鍵字:
Meta 開源 AI 模型 扎克伯格
- IT之家 7 月 23 日消息,臺媒《鏡周刊》今日報道稱,英偉達 CEO 黃仁勛今年 6 月率團來臺出席 2024 臺北國際電腦展活動時曾造訪合作伙伴臺積電,尋求加強 CoWoS 產能合作。英偉達 Hopper、Blackwell 等架構的 AI 算力 GPU 需要 2.5D 封裝才能實現同 HBM 內存的集成。目前來看臺積電憑借成熟的 CoWoS 工藝仍是英偉達唯一的 2.5D 封裝量產供應商。英偉達方面提出希望臺積電在廠外為英偉達設立獨家專用的 CoWoS 先進封裝產線。結果臺積電高層當場回
- 關鍵字:
英偉達 GPU 封裝工藝 臺積電
- 7 月 22 日消息,高通幾年前改用了新的芯片命名方式,放棄了驍龍 600、700、800 系列,改用驍龍 6、7、8 系列。雖然簡化了命名,但如今這一命名體系也開始變得讓人困惑,最近曝光的一款新芯片更是加深了這種混亂。爆料人 Yogesh Brar 透露,高通正在準備發布驍龍 7s Gen 3 芯片。根據爆料,這款芯片的大核頻率為 2.5GHz,三個中核頻率為 2.4GHz,四個能效核心頻率為 1.8GHz。奇怪的是,Brar 聲稱這款芯片搭載了 Adreno 810 GPU。雖然高通不再公開披露
- 關鍵字:
高通 中端芯片 驍龍7s Gen 3 Adreno 810 GPU
-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繼上月底的招募活動后,小鵬汽車今日宣布面向全球用戶發起 AI 天璣 XOS 5.2 嘗鮮招募,覆蓋小鵬 G9、P7i、G6 與 X9 車主,各車型 1000 人,共計 4000 人。IT之家注意到,本次報名現已開啟,7 月 23 日 23:59 結束,報名結果將在報名結束后的 2 個工作日后通過 App 站內信通知到入選車主,推送預計在報名結束后 2 個工作日啟動。據介紹,這是國內和海外用戶首度同步體驗 XOS 5.2,該版本功能涵蓋
- 關鍵字:
小鵬 AI 智能駕駛 輔助駕駛
- IT之家 7 月 22 日消息,惠普商業系統和顯示解決方案部門總裁瓜延特?桑馬丁 (Guayente Sanmartin) 在接受外媒 PCWorld 采訪時表示,AI 筆記本電腦不會出現連續的算力飛躍。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將會出現一段時間的 AI TOPS 平臺期,隨后硬件的算力將再次攀升。不過這并不阻礙惠普從軟件、個性化與安全性三個方面帶來 AI PC 的創新。▲ 惠普 OmniBook Ultra 14 筆記本桑馬丁稱: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惠普正在三個領域進行創新,而這三個領域不
- 關鍵字:
PC 惠普 AI
- 7月18日消息,英國新創公司Spectral Compute近日推出了名為"SCALE"的GPGPU編程工具包,成功實現了英偉達CUDA軟件在AMD GPU上的無縫運行,有望打破NVIDIA在GPU計算領域的壟斷地位。CUDA是英偉達于2007年推出的并行計算平臺和編程模型,廣泛應用于高性能計算和深度學習等領域。由于其與英偉達GPU硬件的深度綁定,CUDA生態的豐富性使得其他廠商難以競爭。Spectral Compute的SCALE工具包通過兼容CUDA的工具鏈,使得開發者能夠在AMD
- 關鍵字:
NVIDIA CUDA軟件 AMD GPU
- 2024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期間,村田中國舉辦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媒體群訪活動,深入探討了中國AI市場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并重點介紹了村田在AI領域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作為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領軍企業,村田一直致力于推動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此次媒體群訪活動也再次彰顯了其在AI領域的雄心壯志。近年來,中國AI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大模型數量位居全球領先水平。據村田介紹,中國AI市場發展主要涵蓋三個方面:人工智能的軟件開發、人工智能的系統服務和基礎設備制造。其中,基礎設備制造領域是村田的聚
- 關鍵字:
村田 AI 電容
- 7 月 18 日消息,英偉達公司昨日(7 月 17 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全面轉向開源 GPU 內核模塊,后續版本將提供更強大、功能更全面的 GeForce 和 Workstation Linux 支持,并計劃最終完全取代閉源驅動程序。英偉達于 2022 年 5 月發布公告,宣布自 R515 驅動程序開始,在 GPL / MIT 雙許可證模式下發布開源 GPU 內核模塊。開發人員可以追蹤代碼路徑,了解內核事件調度如何與他們的工作負載交互,以更快地進行根本原因調試。此外,企業軟件開發人員現在可以將驅動程序無縫
- 關鍵字:
閉源驅動 英偉達 開源 GPU 內核模塊 Linux
- 7月22日消息,在第47屆韓國商工會議所濟州論壇上,韓國商工會議所會長、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向與會者發出警示,若企業不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賺錢,英偉達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崩潰”。崔泰源在論壇上表示:“如果AMD、Arm等競爭對手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高品質的芯片,英偉達的商業模式可能會面臨嚴峻挑戰,甚至有崩潰的風險。”他還將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比作19世紀中葉的加州淘金熱,并預測英偉達在未來三年內有望繼續維持其市值巔峰地位,就像淘金熱時期的鐵鎬和牛仔褲制造商一樣繁榮。然而,崔泰源也提醒大家:“淘金熱總有結束的一天,
- 關鍵字:
AI 英偉達
- 這是一張定格歷史的照片,英特爾106名員工在當時的山景城工廠外的合影,攝于1969年。站在最前排的兩位,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諾伊斯直視鏡頭,摩爾眺望遠方。日后帶領英特爾登頂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的安迪·格魯夫在第二排最右邊,雙手插兜。這三位風云人物個性迥異,諾伊斯是魅力十足的精神領袖,摩爾是天賦異稟的技術大師,格魯夫則是雷厲風行的管理奇才。就在一年前的7月18日,曾聯手創辦仙童半導體公司的諾伊斯和摩爾另立門戶,在美國加州山景城創辦了一家芯片公司英特爾(Intel),格魯夫隨后加入他們
- 關鍵字:
英特爾 硅谷 AI
- 受到美國即將出臺的限制華投資法案影響,許多早已在中國高科技領域投資的美國投資公司將面臨退出或分拆的命運,而此項新法規將可能使美國資本失去參與未來半導體、量子計算機或人工智能(AI)等高科技發展的機會。據《芯智訊》報導,今年6月底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實施對外投資行政命令的擬議規則」(NPRM),限制美國人在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系統等領域的投資。該擬議規則目前正在征求意見,預計最終法規將在2024年底前出臺。法令出臺后,一些仍在中國高科技產業投資的美國企業可能要被迫剝離他們在中國高科技
- 關鍵字:
高科技投資 AI 半導體 量子計算機
- ChatGPT和GPT-4等大型語言模型 (LLM) 已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和更好地理解各種主題不可或缺的工具。從教育到軟件開發,再到內容寫作,LLM在眾多領域嶄露頭角,它們在提煉和生成供人類使用的信息方面有著近乎神奇的能力。不過,盡管LLM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們在提供準確答案或執行需要精確知識的特定任務時,卻常常比較吃力。例如,對于復雜的數學問題或者晦澀難懂的題目,往往會給出錯誤或不夠充分的答案。出現這些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LLM通常是使用過時的數據進行訓練,以預測句子中下一個在統計
- 關鍵字:
語言模型 LLM AI
- 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表示,開始對微軟與Inflection AI相關交易展開正式的反壟斷初步調查。上個月有報道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正在對這一交易進行審查,已向微軟和Inflection AI發出傳票,要求提供過去兩年的相關文件。今年3月,微軟同意向AI初創公司Inflection AI支付6.5億美元,用于獲得其AI軟件的授權。此外,微軟宣布聘用Inflection AI的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和Karén Simonyan,其中Mustafa Suley
- 關鍵字:
微軟 Inflection AI 反壟斷 CMA
- 作者:Arm 物聯網事業部業務拓展副總裁 馬健你聽過莫拉維克悖論 (Moravec's paradox) 嗎?它是指,對于人工智能 (AI) 系統而言,高級推理只需非常少的計算能力,而實現我們人類習以為常的感知運動技能卻需要耗費巨大的計算資源。實質上,與人類本能可以完成的基本感官任務相比,復雜的邏輯任務對 AI 而言更加容易。這一悖論凸顯了現階段的 AI 與人類認知能力之間的差異。人生來就是多模態的。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智能終端,我們通常需要去學校上課接受學識熏陶(訓練),但訓練與學習的目的和結果是
- 關鍵字:
Arm AI 機器人
ai g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g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g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g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