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3 月 8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IDC 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包括軟件、硬件、以 AI 為中心的系統服務在內,AI 相關產業規模支出在 2023 年將達到 1540 億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1.07 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6.9%。報告中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融合 AI 服務,到 2026 年 AI 相關產業規模支出將超過 3000 億美元,2022-2026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將達到 27%。圖源 WikiMediaIT之家從報道中獲悉,IDC 強調了 36
- 關鍵字:
AI 市場
- 近期,全球物聯網方案提供廠商研華科技隆重發布了一款支持雙NVIDIA RTX GPU的全新高性能AI系統—AIR-500D。該解決方案預裝Intel Xeon D-1700處理器和2個支持雙高性能GPU卡的PCIe x16插槽,提供服務器級別的極致性能。AIR-500D在應用于AI推理和訓練應用時,能夠處理大型數據集和計算密集型工作負載。此外,它還支持寬溫工作溫度(-10 ~ 50 °C),并具有適合工業環境的1200W電源。AIR-500D利用板載BMC和研華的DeviceOn軟件來實現廣泛的邊緣AI解
- 關鍵字:
研華 雙NVIDIA GPU 邊緣AI系統 AIR-500D
- IT之家 3 月 7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TrendForce 集邦咨詢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如果以英偉達 A100 顯卡的處理能力計算,運行 ChatGPT 將需要使用到 30000 塊英偉達 GPU。調查機構 TrendForce 在報告中指出,預估 ChatGPT 需要 20000 塊顯卡來處理訓練數據。隨著 OpenAI 繼續在商業上部署 ChatGPT 和該公司的生成式 GPT 模型,可能需要超過 30000 塊顯卡。目前英偉達 A100 顯卡的售價在 10000-15000 美元之間
- 關鍵字:
英偉達 ChatGPT GPU
- 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5日消息,據悉,華為已放棄在英國劍橋建設一座10億英鎊(約合12億美元)研究園區的計劃。報道稱,華為原本計劃在這塊500英畝的土地上建造尖端設施,用于開發寬帶技術、微芯片和人工智能軟件,但在疫情以來一直將開發計劃置于“評估”狀態。華為在2018年以3700萬英鎊購買這塊用地,并于2020年獲得規劃許可,原計劃在2021年完成園區第一階段建設。報道指出,華為必須在8月之前破土動工,否則可能會失去許可。華為一位發言人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公司還在評估劍橋園區項目,“我們知道規劃申請的
- 關鍵字:
華為 劍橋 園區 微芯片 AI
- 在通膨壓力與經濟低迷的影響下,全球有超過半數的企業正面臨嚴重的人力與技術缺口。在此同時,企業也面臨營運成本增加的壓力,IDC預測,AI的自動化發展將成為企業解決壓力的重要投資。企業自動化應用目前仍面臨AI應用擴展及協同串接的難題,并且在目前單模態的AI應用,已不足以滿足企業在實時決策、預測能力的需求。放眼未來,能夠同步處理文本、視覺影像、音頻等應用的多模態AI,將有機會幫助企業解決面對的難題,提供更精準的自動化性能,跨越企業內部各種業務流程的決策串流障礙。多模態AI的自動化應用,已逐漸在智能能源與芯片開發
- 關鍵字:
AI 行動裝置
- AI微控制器(MCU)市場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美商Analog Devices, Inc.(ADI)日前重申他們在智能邊緣應用上的布局,將會以搭載神經網絡處理核心的新一代MCU產品「MAX78000x」為主軸,積極拓展在工業、汽車等領域的邊緣運算市場。臺灣區業務總監徐士杰表示,就MCU市場而言,ADI雖是屬于后進者的角色,但也將充分發揮后進者的優勢,在效能方面帶來更佳的表現,滿足新一代的智慧邊緣運算應用需求。尤其是在并購Maxim之后,其產品線將會使ADI的方案更加完備。徐士杰認為,ADI在智慧邊緣應用將
- 關鍵字:
ADI 智慧邊緣 AI MCU 工業應用
- 3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微軟發布了Windows 11的重大更新,將該公司新的AI搜索引擎必應添加到任務欄中。新版Windows 11更新將提供在PC上快速訪問新版必應聊天功能以及其他一系列新功能。此外,Windows 11還改進了小組件系統、提供更好的觸摸模式、錄屏以及記事本內的標簽功能等。圖片來源:微軟官網在Windows 11更新中,新版必應的圖標出現在任務欄的搜索框中,微軟將在搜索框中突出顯示新的聊天回復體驗。雖然這些聊天內容不會直接出現在搜索窗口中,但Windows 11用戶可
- 關鍵字:
微軟 Windows11 AI 搜索引擎 必應
- 2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一社交媒體Snapchat宣布向付費用戶提供采用OpenAI技術的聊天機器人My AI,成為最新一家在旗下平臺發布AI聊天功能的公司。Snap周一表示,訂閱Snapchat+的高級用戶都可以使用這款名為My AI的聊天機器人。Snapchat+是每月3.99美元的付費訂閱服務。My AI聊天機器人能幫助回答用戶的問題,并在應用程序的聊天選項卡上生成提示。OpenAI去年年底發布的ChatGPT已成為科技界最熱門的元素之一。OpenAI投資者之一微軟已將ChatGPT背后技術整合到
- 關鍵字:
Snapchat 聊天機器人 My AI OpenAI
- ChatGPT之父、OpenAI公司CEO奧特曼(Sam Altman)周日在一條Twitter上寫道:“新版摩爾定律很快就要來了,宇宙中的智能數量每18個月就會翻一倍。”摩爾定律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摩爾對半導體行業的預測,指芯片中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同時價格降一半。幾年前,芯片巨頭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就曾表示:“摩爾定律已死。”奧特曼的最新言論很快在社交媒體上發酵,但他沒有具體解釋所謂的“智能”(intelligence)到底是指什么,這也引發了業內的熱烈討論。宇宙智能數量18個月翻番指什么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AI 摩爾定律 ChatGPT
- 思爾芯(S2C)近日宣布,公司全芯片原型驗證解決方案成功協助中微電(全稱“深圳中微電科技有限公司”)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桌面電腦GPU芯片——“南風一號”流片成功。GPU 就是圖形處理器,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游戲機和一些平板電腦上做圖像和圖形相關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如果按功能劃分,GPU主要分為側重圖形圖像的渲染GPU和側重通用計算的GPGPU。GPU是一個高門檻且重積累的領域。雖然GPU發展迅速,但我國在高端GPU領域缺席多年,尤其是在高性能自主安全GPU芯片這一細分領域。與巨大缺口相對應的是
- 關鍵字:
GPU 思爾芯 中微電
- 半導體制造業的迫切需求,對于那些有能力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效率的晶圓廠來說,意味著巨大的機會。然而,現有的工具和方法限制了生產效率或KPI的提升水平。SmartFactory AI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借助該系統,晶圓廠可以通過端到端AI/ML模型的開發和部署,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進而使用新一代先進智能算法應對來自生產力和供應鏈的挑戰。SmartFactory AI可解決影響晶圓廠生產效率和良率的兩項關鍵挑戰:首先是與預測模型相關的挑戰,比如批次生產周期、動態瓶頸和良率預測;其次是尋找最佳邏輯或參數值,以更優的
- 關鍵字:
SmartFactory AI 應用材料公司
- 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應用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各大科技公司幾乎都要正視ChatGPT帶來的變化與沖擊,布局類ChatGPT技術的更是比比皆是,Intel公司也不例外,而且還要跟中國客戶研究如何布局。Intel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王銳今天在采訪中表示, ChatGPT對英特爾中國也是好事情,下一步跟中國客戶去共同研究如何去布局。王銳表示,“我們跟百度、阿里都有非常深的合作,下一步算力如何幫助我們建立新的模式都是值得期待的。”在此之前,科技部也談到了ChatGPT的應對,高新技術司
- 關鍵字:
英特爾 ChatGPT AI 百度 阿里
- IT之家 2 月 27 日消息,華為今日在 MWC 2023 巴塞羅那展上發布了”Green 1-2-3”解決方案。華為 ICT 戰略與 Marketing 總裁彭松指出,新一輪 AI 大爆發正在發生,AI 的繁榮發展給運營商帶來新收益,也對 ICT 基礎設施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時,更大的帶寬、更強的算力也不可避免地帶來網絡能耗的快速增長。“當前可以通過在能效、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用戶體驗三個維度上做到兼顧,逐步實現 ICT 綠色與發展的兼顧。”彭松在綠色 ICT 發展峰會上演
- 關鍵字:
MWC 2023 華為 AI
- IT之家 2 月 24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2 月 24 日上午,東數西算一體化算力服務平臺在寧夏銀川發布,正式上線運營。報道稱,隨著“東數西算”戰略加速落地,寧夏瞄準目前最稀缺、剛需迫切的 ChatGPT 運算能力,已在寧夏中衛開工建設 GPU 大算力基地,建成后,將會接入東數西算一體化交易平臺,以支撐國內人工智能運算平臺急需的大算力服務。IT之家備注:“東數西算”工程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工程之一,于 2022 年 2 月正式啟動,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
- 關鍵字:
東數西算 GPU ChatGPT
ai g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g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g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g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