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根據一份新的調查報告,盡管對中國廠商參與關鍵基礎設施的擔憂日益增加,但德國在 5G 無線接入網絡設備(RAN)方面對華為的依賴甚至超過了其 4G 網絡。據環球時報報道,該調查報告來自總部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電信咨詢公司斯特蘭德咨詢(Strand Consult),此次調查涉及 31 個歐洲國家的 102 家移動網絡運營商,旨在了解其 5G 網絡中中國和非中國供應商的份額,是關于“網絡安全和中國”的系列報告之一。調查結果顯示,31 個國家中有 8 個國家,超過 50
- 關鍵字:
德國 華為 5G
-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在今天召開的“2022 中國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表示,中國聯通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成效顯著。據介紹,中國聯通目前已擁有 117 萬個 5G 基站,占到全球 30% 左右。據稱,中國聯通已攜手中國電信累計開通 5G 共享基站 100 萬站,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 5G 網絡連續覆蓋。除 5G 外,雙方還在 4G 共建共享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累計開通 4G 共享基站 110 萬站,累計為國家節省投資超過 2700 億元,節約運營成本每年超過
- 關鍵字:
中國聯通 通信 5G
- IT之家 12 月 20 日消息,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全國共有 110 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完成總結評估工作,約占所有地級市的三分之一。其中,2021 年度建成 29 個千兆城市,2022 年度建成 81 個千兆城市。從區域分布看,東部地區建成 41 個千兆城市,中部地區建成 29 個千兆城市,西部地區建成 40 個千兆城市。據介紹,目前我國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庭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超過 100%,實現城市家庭千兆光網全覆蓋。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我國千兆城市平均城市家
- 關鍵字:
通信 5G
- 在為您的 5G 設備應用選擇模塊時,需要考慮以下六個關鍵因素,包括預認證。根據 Omdia 和 TeleGeography 的數據,到 2021 年底,全球 5G 連接數和 220 個商業網絡有望超過 5.4 億個。這些數字對于工程師、系統設計師和其他負責將蜂窩連接添加到他們的設備和工作流程的人意味著什么?一個要點是數量驅動的好處。設備和網絡越多,5G 降低成本曲線的速度就越快。這使得 5G 對于物聯網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價格敏感的應用越來越可行。這種趨勢似乎是開始使用 5G 而不是 4G 的明確信號。在很大
- 關鍵字:
5G
- 在工廠自動化和農業等許多領域都應用到視覺感測技術,雖然看似效果顯著,但只有當AI和機器學習被添加到組合中時,該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機器視覺系統在工業流程中使用已有一段時間。例如,它們經常被用來監測在輸送帶上移動的產品。相對簡單的模式識別擴展了這些機器視覺系統的能力,但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導入,正在?明機器視覺進入新的應用。一條工業生產線是相對一致的,這使得機器視覺系統更容易識別任何超出定義范圍的東西。在現實世界中,事情并非如此統一,而這正是AI和機器學習的用武之地。一個結合AI的機器視
- 關鍵字:
機器視覺 AI 物聯網
- 根據IDC研究,2022年全球用于商業實踐、產品和組織的數字轉型的科技支出達到1.8兆美元,比2021年成長17.6%。而研究也指出,數字轉型科技投資支出將在2022~2026年預測期內保持這種成長速度,五年的年復合成長率(CAGR)為16.6%。IDC預期,在疫情略微放緩之后,未來將看到積極的數字轉型科技投資成長。隨著企業加速追求數字優先策略,他們正在將這些投資引向內部營運和外部直接參與。對內部營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提高效率和韌性上,而客戶體驗轉型已經成為許多公司的首要任務。在2022年數字轉型的三大優先
- 關鍵字:
開放數據 AI 數據管理
- 研究機構IDC預估,全球企業的邊緣運算支出將從2022年的1,760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的2,740億美元,屆時,成長率最高的邊緣應用包含大眾基礎設施維護、網絡維護、醫療診斷與AR輔助手術。當科技越來越智慧,智能型載具與聯網裝置網網相連,「云端數據中心」需要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因地制宜,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運算負載量,快速、低延遲地傳輸信息。如果將云端數據中心/云端運算與邊緣運算比喻為大腦與神經系統,邊緣運算的神經弧涵蓋范圍更廣,小至各類智能型載具與終端設備的應用,大至物聯網(IoT)
- 關鍵字:
AI 邊緣運算 智能升級
- 是德科技公司與信曜科技(Synergy Design Technology) 擴大合作伙伴關系以推進5G O-RAN以及虛擬化RAN基礎設施的研發。通過此次合作,信曜科技選用是德科技終端用戶設備仿真(UEE)解決方案來驗證RAN的性能。是德科技提供先進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旨在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是德科技與信曜科技合作推進5G ORAN開發隨著移動網絡生態系統的日益復雜和 RAN 技術的演進,基礎設施供應商需要精準高效的網絡性能測試解決方案,以確保涵蓋所有接口的功能。而終端用戶設備仿真(UE
- 關鍵字:
是德 信曜 5G O-RAN
- 在國內,5G已經商業化許久,很多手機用戶都用上了5G服務,感受高速低延遲的網絡。而在印度,5G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一些運營商目前正努力將5G服務覆蓋到更多地區。據CNMO了解,印度第二大電信運營商Airtel在勒克瑙部分地區推出了5G Plus服務,并計劃很快擴大覆蓋范圍。據媒體報道,繼在12個城市推出5G服務后,Airtel又在北方邦勒克瑙推出了5G Plus服務。但是,該公司并未提高計劃價格,這意味著勒克瑙的用戶可以以4G套餐的價格獲得5G服務。此外,該電信運營商將在第13個城市部署其5G非獨立
- 關鍵字:
5G 印度 智能手機
- 盡管5G在印度尚未普及,但該國的早期使用者已經從5G技術中受益匪淺。據總部位于英國的分析公司Opensignal稱,5G在印度的可用性已經顯著增強了用戶的移動體驗。該報告還強調,10月份印度的5G下載速度比4G快16.5倍。報告稱,在印度,5G用戶的平均移動速度達到了驚人的242.1Mbps,比4G的14.7Mbps快了16.5倍,令人震驚。從4G到5G的峰值下載速度的增長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印度5G最高下載速度為690.6Mbps,是4G峰值下載速度的11.6倍。與4G服務相比,5G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平均
- 關鍵字:
印度 5G
- 12月14日消息,在最近的公司全體員工會議上,谷歌高管警告稱,若在人工智能(AI)聊天技術上進展太快,公司的聲譽可能會受到損害。谷歌員工們看到了圍繞ChatGPT的所有議論,這款AI聊天機器人于11月底向公眾發布,并迅速成為推特上轟動一時的話題。有些員工想知道,谷歌在創造能夠回答用戶問題的復雜聊天機器人的競賽中處于什么位置。畢竟,谷歌的主要業務是網絡搜索,該公司長期以來始終將自己視為AI領域的先驅。在最近的全體會議上,員工們對谷歌在AI領域面臨的競爭表示擔憂,因為ChatGPT突然變得流行起來。在此次會議
- 關鍵字:
谷歌 AI 聊天 ChatGPT
- 智能化時代的計算模式已經發生巨變,其演變環節可以大致歸納為大型機、MAC&PC、服務器、終端+云存儲、云端智能以及時下最為熱門的邊緣智能。如果說云計算出世前的計算模式是智能化時代的地基,那么云計算和邊緣智能則是實現和落地智能化應用的重要橋梁。面對K型經濟環境和物聯網應用碎片化屬性的雙重影響,Edge AI賦能各大產業后,是否能夠挖掘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增長曲線?對此,中國工控網與研華(中國)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總經理許杰弘進行了深度對話,從不同的視角呈現企業在邊緣智能中的技術發展與應用,為推動全球各
- 關鍵字:
研華 Edge AI
- 今天,華為和OPPO共同宣布,雙方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OPPO首席知識產權官馮英表示:“我們很高興與華為達成一攬子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充分體現了雙方對彼此知識產權實力的認可和尊重,是雙贏的結果。我們將一如既往倡導建立長期健康的知識產權生態,主張以友好協商的方式解決知識產權許可,互相尊重專利價值。”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經過20多年的持續創新,華為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視頻等多個高價值專利包。華為很高興與OPPO達成
- 關鍵字:
華為 5G OPPO
- 在文本框內極可能的詳細描述你想象的畫面內容,再加上幾個風格關鍵詞,用鼠標點擊生成,幾秒后一副高度渲染過的精美圖畫便誕生了。從繪畫藝術誕生之初到現在,數字藝術的門檻從未如此之低,哪怕你沒有上過一節繪畫課,也分不清各式各樣的風格。通過AI繪畫,你可以輕易得畫出一幅類似梵高或者莫奈的作品,如果大膽一點還可以畫出賽博朋克的清明上河圖以及克蘇魯風格的十二生肖。但是這種通過AI繪畫得到的作品是否有價值?人類再次輸給AI?2018年10月25日,佳士得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幅由AI生成的名叫《埃德蒙貝拉米肖像》的畫作,以4
-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繪畫
- 通用汽車(GM)正在將人工智能(AI)引入車輛檢測過程。 據悉,該汽車制造商正在對以色列初創公司UVeye進行“戰略投資”,不過該投資并未對外公開。UVeye生產的車輛診斷系統使用傳感器和人工智能快速識別受損部件或維護問題。 對UVeye的投資是由汽車制造商的風險基金GM Ventures進行,該基金還對其他各種以AI為主題的初創公司進行了投資。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GM將向其經銷商網絡出售
- 關鍵字:
通用汽車 人工智能 AI
5g+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