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耐能(Kneron)KL520芯片的3D AI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方案。 圖示1-大聯大世平基于耐能Kneron產品的3D AI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方案的展示板圖 在現代化經濟建設和智能管理的驅動下,人工智能門禁系統作為安防基礎核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特別是在疫情這個特殊情境下,各種酒店、賓館、寫字樓、智能大廈、政府機關等單位,對于多功能智能門禁系統的需求更是日益攀高。在此趨勢下,大
關鍵字:
大聯大世平 耐能 Kneron 3D AI 人臉識別門禁
2022年11月14日 – MediaTek發布T800 5G平臺,支持5G Sub-6GHz和毫米波網絡,賦能全球更多5G創新應用。承載上一代T700的優秀特性,T800擁有高速、高能效表現,可驅動工業物聯網、機器對機器(Machine to Machine, M2M)、全互聯PC等5G應用場景。MediaTek副總經理暨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徐敬全博士表示:“如今,5G已賦能各行各業,拓展出豐富的5G新應用。MediaTek T800 5G調制解調器解決方案可提供高速、低延時且穩定的5G連接,兼具低功耗
關鍵字:
MediaTek T800 5G
2022 年 11 月 15 日,中國——為了擴大開發工具的功能,加快嵌入式人工智能 (AI) 和機器學習 (ML) 開發項目,意法半導體發布了NanoEdge AI Studio 和 STM32Cube.AI.的升級版本。這兩個開發工具有助于把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遷移到應用邊緣設備。遷移到網絡邊緣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優勢非常突出,包括原生隱私保護、確定性實時響應、更高可靠性和更低功耗。NanoEdge AI Studio 是一個自動化的機器學習開發工具,適合不需要開發神經網絡的應用項目。該工具需要與S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嵌入式 AI 機器學習
2022 年 11 月 15 日,北京——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年度科技盛宴Keysight World 全球創新云峰會即將拉開帷幕——探索當今技術趨勢,與 5G 、6G、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量子計算和系統、數字孿生及人工智能(AI)等領域的工程創新人士及全球業界專家分享實際可行的專業洞見。 本次云峰會為期四天,將于 2022 年 11 月29日、30日和 12 月1日、2日舉行。是德科技提供先進的設計和驗證解決方案,旨在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 是德科技產品和全球營銷副總裁 Jef
關鍵字:
Keysight World 5G 專網 6G
2022年11月14日 北京——隨著城市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度發展,我國智慧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國家“新基建”之一,是推動城市智能化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伴隨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更多先進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城市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城市管理者、企業和居民提供了更加精準、高效、智能的服務。城市智能計算平臺
關鍵字:
AI.智慧城市
中國上海——2022年11月14日——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XPI)宣布新開發的解決方案可通過S32G GoldBox汽車網絡參考設計將其高壓電池管理系統(HVBMS)連接到云端,以利用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電池數字孿生模型。恩智浦通過Electra Vehicles, Inc的EVE-Ai? 360度自適應控制技術激發云端數字孿生模型的潛在優勢,實現更優物理BMS實時預測和管理,提升電池性能,改善電池健康狀態(提升高達12%),并支持多種全新
關鍵字:
AI 電動汽車 云連接 電池管理系統
11月9日,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在同期舉辦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中,高通憑借“全球首個集成5G AI處理器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70,榮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這也是高通近年來第六次以突破性5G創新再獲這一殊榮。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在大會現場進行了成果發布和展示,她表示:“驍龍X70是高通公司發布的第五代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通過‘利用AI技術提升5G性能’這一創新范例,實現了極致的5G容量和極高的性能,將為多類型終端提供支持全新用例的能
關鍵字:
驍龍X70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5G
一款軟件產品,一個“通用智能視覺開發平臺”,是否值得“大動干戈”為它專門做一個網站?歷經數月的探討及開發上線,我們的答案是:值得。值得是因為,在“1+3+N工業智能體”當中,最核心的就是這個“工業視覺檢測大腦”,即VisionBank AI通用智能視覺開發平臺。這個由維視智造自主研發的計算成像算法平臺,歷經15年的更新迭代與市場檢驗,已成功賦能數千行業客戶,助力數智化升級。 VisionBank AI的200+算法模塊和極簡的系統結構,都是多年來維視服務客戶的結晶,值得為每一個關注維視的人開放展示,從而
關鍵字:
維視智造 VisionBank AI
11月6日消息,據彭博社Mark Gurman報道,蘋果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更新的Siri體驗,不再需要“Hey Siri”觸發語來調用數字語音助手。 Gurman在最新的Power On通訊中說,蘋果正在研究一種方法,讓Siri能夠理解短語和命令,而不需要使用“Hey Siri”觸發短語,可以只說“Siri”。Gurman說,這一變化預計將在2023年某個時候或2024年推出。 “蘋果公司正在進行一項舉措,放棄“Hey觸發短語”,這樣,用戶只需要說“Siri”——連同命令一起。雖然這可能看起來是小變
關鍵字:
蘋果 AI Siri
IT之家11 月 4 日消息,據 5G 推進組發布,近日,在 IMT-2020 (5G) 推進組的指導下,聯發科技聯合愛立信、中興通訊、諾基亞貝爾、中信科移動等多家產業伙伴,順利完成了 URLLC(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和 5G LAN 技術試驗。本次技術驗證的測試終端采用聯發科技 M80 測試平臺,URLLC 測試包含 5G 毫米波頻段和中低頻兩種系統。其中,M80 測試終端與采用毫米波頻段承載 URLLC 功能的 5G 設備配合,成功驗證了端
關鍵字:
聯發科 M80測試平臺 URLLC 5G LAN
11 月 3 日消息,提到 Office 的“大眼夾”Clippy,很多老用戶應該并不陌生。微軟在 Office 97 中內置了這個回形針小助手,以幫助新用戶使用 Office,在 Office 2007 版本中被徹底“砍掉”了。今日,微軟文檔宣布大眼夾即將回歸,此前已出現在 Microsoft Teams 中的表情包。微軟文檔稱,大眼夾將于 11 月 10 日正式回歸,登陸心識宇宙的“萬物總動員”小程序,看起來類似 AI 聊天助手。此外,在不久的將來,全新的大眼夾會成為微軟
關鍵字:
微軟 大眼夾 AI 虛擬形象
IT之家 11 月 3 日消息,據 5G 推進組,近期在 IMT-2020 (5G) 推進組的指導下,諾基亞貝爾順利完成了 5G 增強技術研發試驗毫米波 FR2 only 組網功能測試,取得下行 6.8Gbps 和上行 2.1Gbps 的峰值速率。IT之家獲悉,本次測試中,諾基亞貝爾使用商用級毫米波基站產品,支持最大 800MHz 帶寬,采用搭載高通驍龍 X65 5G 調制解調器的毫米波 CPE 終端,在實驗室驗證了下行 4x200MHz 載波聚合、上行 2x200MHz 載波聚合、不同上下行配
關鍵字:
5G 諾基亞
據界面援引亞洲國際新聞11月3日報道,蘋果公司將于下周在印度推出5G服務的軟件升級。這項服務將跟隨蘋果推送的iOS16Beta版推出。據介紹,本地電信運營商Airtel和Reliance Jio服務的iPhone14、iPhone13、iPhone12和iPhone SE(第三代)機型用戶可以該版本體驗5G服務。
關鍵字:
蘋果 印度 5G
全球供應品類豐富、發貨快速的現貨電子元器件和自動化產品分銷商?Digi-Key Electronics, 日前發布了《未來工廠》視頻系列第 2 季中的第一集,該視頻系列重點關注工廠和制造設施在自動化和控制方面的發展。?Digi Key 與 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 及 Phoenix Contact 共同推出了《未來工廠》視頻系列第 2 季。?該三集視頻系列由?Siemens、Schneider Electric?和?
關鍵字:
Digi-Key 未來工廠 工業 4.0 AI 邊緣計算 連通性
隨著5G網絡建設不斷深入,垂直行業應用向著縱深化方向發展,所有的應用底層都離不開終端的定位,不同的應用對定位精度要求也不同。車聯網已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高精度定位是車聯網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實現車輛安全通行的重要保障。在車聯網應用中,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定位的要求也不同,例如:輔助駕駛對車的定位精度要求在米級,而自動駕駛對車的定位精度要求在厘米級。圖片表1:車企對高精度定位需求舉例【1】自動駕駛作為車聯網的典型應用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封閉或半封閉園區的無人擺渡、無人清掃、無人派送,以及礦區的無人采
關鍵字:
大普通信 5G
5g+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