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2 月 26 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道,北京時間今天,中國移動方面在 2024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表示,在 23 年底業務上市以來,已有超過 400 萬的用戶使用了新通話業務。中國移動方面表示,2024 年將推出更多裸眼 3D 終端,并持續豐富 3D 內容、推動 3CC + 大帶寬全國重點城市商用 ,促進 RedCap、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新技術的發展和產業成熟。2024 年是 5G-A 的商用元年,中國移動將從今年開始構建 5G-A 商業模式,完善 5G-A 基礎設施,推廣 5
- 關鍵字:
5G 中國移動
- 對于通信服務提供商( CSP )而言,5G 無線接入網( RAN )領域向開放和虛擬化網絡的發展勢頭持續強勁。其中大有裨益,包括能夠輕松構建、定制和管理網絡,從而滿足不同需求。與傳統 RAN 相比,基于 vRAN 和 OpenRAN 的系統還提供了通向云原生技術的途徑以及供應商靈活性。 因此,包括 AMD 在內的越來越多的行業領先企業正在提供支持當今 5G 開放和虛擬專網的解決方案也就不足為奇了。AMD 持續關注電信產業未來,將于 2 月 26 日至 28 日重返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展示包括“
- 關鍵字:
AMD 電信合作伙伴生態系統 MWC 2024 5G 6G vRAN Open RAN
- 近年來,互聯汽車的使用顯著增長。這些車輛配備了各種傳感器,用來收集性能、位置和其他關鍵參數的數據。這些數據被發送到中央設備進行處理,從而提高車輛的性能和可靠性。傳統的車輛跟蹤和診斷系統在速度、數據容量和連接性方面極具挑戰,難以收集實時數據。因此,它們的效力受到了限制。此外,使用傳統的蜂窩網絡可能會導致通信不可靠。5G通信技術具有很大優勢,它為實時車輛跟蹤和診斷提供更快、更穩定的連接。互聯汽車以下是不同類型的互聯汽車技術:車與基礎設施(V2I):包括車輛和道路基礎設施之間的通信,用以改善交通流量和安全性。車
- 關鍵字:
e絡盟 5G 互聯汽車
- 2024年2月7日,中國上海——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碼:688521.SH)今日宣布與無線通信技術和通信芯片提供商新基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基訊”)共同推出5G RedCap/4G LTE雙模調制解調器(Modem)解決方案。新基訊基于該方案的芯片已完成流片和芯片驗證并投入量產,即將面向全球市場正式上市。5G RedCap是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在5G Release 17版本中,面向中高速物聯網應用場景所定義的蜂窩物聯網技術,與4G LTE共同構建成了完整的蜂窩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芯原與
- 關鍵字:
芯原 新基訊 5G RedCap 4G LTE 雙模調制解調器
- 康普運營商網絡東北亞區無線網絡業務銷售總監&亞太區全球OEM銷售負責人 林海峰近來的全球經濟放緩不可避免地阻礙了5G網絡的投資和鋪設。眾所周知,5G網絡的部署需要大量資金,其運行又需要消耗大量電力。在全球經濟景氣時,這些成本可以通過增加用戶為獲得高性能網絡而額外支付的費用來收回。但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用戶自己也面臨著成本削減壓力。因此,關于移動網絡運營商推遲5G網絡建設以及縮減計劃的報道不斷。盡管如此,我并不想在這里贅述這些不利因素,因為我對5G未來一年的發展充滿信心。5G整體建設可能會
- 關鍵字:
5G 無線連接
- 在各種新興業務不斷涌現的今天,現有的4G LTE網絡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業務需求,因此未來的網絡需要通過網絡切片技術從“one size fits all”向“one size per service”過渡。在《網絡切片“火鍋論”:同一口鍋,不同的夢想》一文中,我們解釋了網絡切片是什么。那么端到端網絡切片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在不同的網絡域,切片到底切的是什么?終端用不用切?這些切片又是如何管理的呢?5G端到端網絡切片是指將網絡資源靈活分配,按需組網,基于5G網絡虛擬出多個具有不同特點且互相隔離的邏輯子網,
-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網絡切片
- 愛立信9日發布「愛立信移動趨勢報告」,原先預估2023年全球5G用戶數凈增5億,結果凈增了6.1億,年增63%,并突破16億大關,占全球行動用戶總數1/5。盡管部分市場面臨經濟挑戰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5G需求強勁成長超乎預期。愛立信并預估,至2029年,全球行動用戶將達92億,其中5G用戶將由16億翻倍達53億規模。而截至2023年第三季的統計,中國5G新增用戶數達1,300萬,成為全球新用戶成長最多的市場,其次為印度、美國,新增用戶分別為1,200萬及300萬,尤其印度的5G用戶數成長呈現強勁動能,自2
- 關鍵字:
5G 愛立信
- 5G技術的興起正在推動制造業走向自主運營的道路。現在,生產線及其流程可以在5G專網下的低接觸/無接觸設施中,無縫地彼此連接并實現互操作。在邊緣計算的推動下,凌華科技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可確保更快地將數據轉化為決策,并為半導體和電子制造創造更具彈性和安全的生產環境。凌華科技解決方案· 利用自主移動機器人優化生產效率在物聯網時代,設備能夠無縫集成和通信對智慧工廠來說至關重要。對于擁有多個自動化系統的工廠來說,其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通過設備自主化實現更高的效率,這就是集群自治的目標。憑借在AMR自主機器人和5G專網方
- 關鍵字:
凌華科技 5G 電子制造
- 簡介本文介紹可供5G網絡使用的各種回程技術,重點討論E頻段無線射頻鏈路及其如何支持全球5G網絡的持續部署。我們將對E頻段技術必需的系統要求進行技術分析。然后,我們將結果映射到物理無線電設計中,同時深入了解毫米波(mmW)信號鏈。5G網絡拓撲隨著4G長期演進(LTE)技術的成功推進,全球開始大規模部署5G網絡。圖1展示了5G網絡的拓撲結構,以幫助我們清晰地理解從接入到回程的無線電網絡。該拓撲結構描繪了四種場景,每種場景都通過單獨的連接回到核心網絡。手機和5G無線互聯網等用戶設備(UE)將通過連接到下一代無線
- 關鍵字:
ADI 5G
- 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的over-the-air (OTA)測試系統R&S TS8991是首個獲得 CTIA 認證的5G A-GNSS天線性能測試系統。該解決方案可測量無線設備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GNSS)接收器的性能,這是項關鍵技術,因為A-GNSS已經用于5G E911緊急呼叫。CTIA 認證的最新無線設備Over-the-Air (OTA) 性能測試計劃版本 4.0.x 在現有A-GPS L1 OTA 規范中添加了5G FR1 EN-DC。之前發布的6.0.x版本添加了5G
- 關鍵字:
羅德與施瓦茨 CTIA認證 5G FR1 A-GNSS OTA測試
- 那些年,各大廠商都“追”過的5G Modem芯片近日,一條大消息幾乎是占據了各大網站的頭條:蘋果公司在多次嘗試完善自研5G調制解調器(Modem)芯片失敗后,決定停止開發該芯片。從去年開始,蘋果曾多次對5G調制解調器(Modem)芯片進行嘗試及研發,但都以失敗告終,因此蘋果公司決定及時止損,正在減少對該項目的投資,并會選擇結束這個持續多年的投資項目。其實外界對于蘋果自研5G調制芯片的態度大多是樂觀的,并認為蘋果最終會取代高通的產品,因為為了自主研發5G Modem芯片,蘋果已招募數千名工程師。2019年蘋
- 關鍵字:
5G 基帶 蘋果 高通
- 據“英特爾資訊”公眾號消息,為持續推動智能制造發展,英特爾助力聯想打造了聯想(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雙方充分運用綠能技術和綠色建造技術,在智能制造、智聯質量、智慧物流等方面優化建設運營方案,為業界打造了一個高度自動化、全面智能化的可復制零碳智造解決方案。據悉,此次基于英特爾軟硬件產品組合打造的聯想(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項目,充分踐行了“零碳之路,綠色之道”的初心,著力打造集生產制造、研發實驗、數字化展示于一體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業界標桿產業園。聯想的5G+制造解決方案,以NFV技術為底座,基于通用
- 關鍵字:
5G 工廠 英特爾
- IT之家 12 月 7 日消息,以“5G 變革 共繪未來”為主題的 2023 世界 5G 大會由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河南省科技廳、鄭州市政府、未來移動通信論壇承辦,于 12 月 6 日至 8 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據“ICT 產業觀察”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主論壇發表了題為《5G 模式創新再出發》的主旨演講。鄔賀銓表示,針對 5G 市場應用出現的問題,在 6G 商用之前有必要提供 5G + 的能力,5G-A(5.5G)呼之欲出。但隨著 5G-A 規模
-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 伴隨著 5G 的不斷演進,各種 5G 創新技術正加速投入應用,其中就包括被稱為“輕量化 5G”的 RedCap。前一段時間,全球多家 OEM 廠商和運營商選擇高通驍龍 X35 5G 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推動 5G RedCap 部署,打造外形更小巧、更具成本效益的 5G 終端,將于 2024 年開始發布。RedCap 是 5G 標準 Rel-17 中的創新技術,高通積極推動了 5G RedCap 技術的發展。為了高效地支持低復雜度 5G 終端,5G NR 寬帶設計可以簡化至 5G NR-Light, 可將
- 關鍵字:
5G 高通 RedCap
5g ran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 ran!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 ran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ran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