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看好PC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重申聯發科年年有挑戰也有機會;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則有過年需求支撐。
蔡明介在出席陳文茜制作的紀錄片記者會時,對于明年科技業展望,他表示看好PC(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
聯發科今年11月營收重返新臺幣百億元,優于預期。蔡明介表示,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有過年需求支撐,12月出貨目前來看仍正常;但未松口修正第4季合并營收季減13%至19%的預估值。
對于明年聯發科表現和3G晶片貢獻度,蔡明介則保守地說,明年還是有挑
- 關鍵字:
聯發科 消費電子 3G
- 12月17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今天表示,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3G的用戶近千萬戶,中國移動TD-SCDMA用戶達400多萬戶。3G網絡建設不斷升級,現在已經能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TD芯片和終端的成熟性,2009年5月17日,中國移動啟動了TD—SCDMA終端專項激勵資金聯合項目,與9家終端企業、3家芯片企業簽署了聯合研發的合作協議,開創了我國運營企業支持終端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使得中國移動和產業
- 關鍵字:
3G TD-SCDMA 移動通信
- 無線通信網絡設施正在由3G向4G轉型,隨著對多載波、高速、多任務支持需求的增加,基站與核心網設備對多核處理器的需求越來越強。根據In-Stat的調查結果顯示,到2013年,將近88%的移動處理器出貨量是屬于多核產品的,其市場規模將達到775萬臺,并將保持22.3%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業內人士表示,3G基站受益于多核技術之后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而隨著DSP(數字信號處理)由單核向多核轉型,DSP市場的格局也將被打破。
多核成未來趨勢
由于通過芯片主頻來提升性能已經接近物理極限,采用多核架構來提
- 關鍵字:
無線通信 3G 4G LTE
- 未來的寬帶無線網絡會是什么樣子?或許現在還無法得知。但可以預見的是,網絡的寬帶化和IP化、終端的智能化、通信含義擴大化、業務豐富化等都是發展的趨勢。這其中,LTE、移動互聯網、數據業務、3G等都是重要的關鍵詞。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舉辦了“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發展論壇”,這一論壇是此前其舉辦的“3G在中國”論壇的一個延伸。只是在3G已經正式在中國啟動的今年,整個論壇將目光投向了未來。此次論壇將移動信息化與寬帶無線應用、移動互聯網與業務
- 關鍵字:
移動通信 3G 數據業務
- 美國車廠Chevrolet今天宣布將在全美汽車產品中加裝3G to Wi-Fi路由器,這意味著您的汽車可以隨時成為一個3G熱點提供移動數據給150英尺內的所有人。
加裝路由器的車型包括Avalanche, Equinox, Express, Silverado, Suburban, Tahoe和Traverse,帶寬1.5Mbps,每月29美元,兩年合約則為199美元,明年漲價到399.
- 關鍵字:
Chevrolet 3G
- 2009年前十個月我國3G發展總體進展順利。3G用戶不斷增加。截至10月底,我國3G用戶總數為977萬,其中中國移動TD用戶達到394萬。3G投 資穩步落實。三家電信企業共完成投資102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1435億元的72.3%。網絡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網絡覆蓋逐步擴大,網絡質量穩步提高。
中國電信已經完成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共建設基站11.7萬個,網絡覆蓋342 個地級市、2055個縣及縣級市、6000多個發達鄉鎮。中國移動TD網絡二期工程全面完工,38個城市4.6萬個基站已經投入商業運營,網
- 關鍵字:
3G TD
- 中國3G牌照的發放,為全球所有移動通信領域的公司帶來了更好的機會。12月4日,高通公司聯合華為、中興等16家中國企業召開了“合作伙伴大會”,高通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宣布,這一年來,隨著與合作伙伴的業務不斷加深,高通公司全球100多億美元營收中已有23%來自中國。
隨著中國三大運營商繼續在3G市場發力,中國很可能將成為高通最重要的市場。
中國合作伙伴翻番
iSuppli公司日前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3G用戶數量將超過1億,其中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未來三
- 關鍵字:
高通 3G CDMA
- 中國3G牌照的發放,為全球所有移動通信領域的公司帶來了更好的機會。12月4日,高通公司聯合華為、中興等16家中國企業召開了“合作伙伴大會”,高通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孟宣布,這一年來,隨著與合作伙伴的業務不斷加深,高通公司全球100多億美元營收中已有23%來自中國。隨著中國三大運營商繼續在3G市場發力,中國很可能將成為高通最重要的市場。
中國合作伙伴翻番
iSuppli公司日前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3G用戶數量將超過1億,其中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未來三年內3
- 關鍵字:
高通 3G 移動通信
- 昨日,上海浦東新區政府與中國自主3G標準核心專利擁有者大唐電信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書。這標志著大唐電信正式入駐浦東新區,中國自主3G標準的相關產業鏈即將在此布局。
根據協議,大唐電信集團將把上海浦東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基地,在此加速推動中國自主3G標準(TD-SCDMA)產業發展,力爭實現TD-SCDMA的國際化,并增強在4G國際標準競爭方面的影響力。雙方將在集成電路資源的整合,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以及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等方面展開合作。
此外,“大唐上海產業園”將在浦東
- 關鍵字:
大唐電信 3G TD-SCDMA
- 12月9日消息,對于備受關注的TD-LTE,中國普天近日表示,隨著TD-LTE推進的加速,與FDD-LTE之間的差距從年初評估的六個月正在逐步縮短。
TD-LTE是國產3G標準TD-SCDMA的演進方向。作為國產TD四強之一的中國普天表示,經過多年研發,普天TD-LTE進展順利,在業界領先,已經能夠提供全套的LTE產品解決方案。產品特色主要包括:體積小、功能強、功耗低、噪聲低、安裝簡便、平滑升級、規格標準、擴容方便。
FDD LTE則是WCDMA和CDMA2000的下一步演進方向,LTE的
- 關鍵字:
TD-LTE 3G TD-SCDMA
-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Verizon表示,該公司期待中的LTE(長期演進)網速為每用戶平均下行速率5至12Mbps,上行速率2至5Mbps。
Verizon表示,LTE的網絡時延將為現有3G技術的1/4。Verizon將LTE稱作4G技術,并稱該技術提供的網絡速率比3G快10倍。Verizon期待中的LTE網速高于目前許多有線寬帶的網速。而作為LTE的競爭對手,WiMAX的下行速率最高為10Mbps,平均下行速率為3至6Mbps。
Verizon尚未公布其4G服務的價格,不過
- 關鍵字:
LTE 3G Verizon
- 當前,日本的3G市場正在步入成熟期,絕大部分2G用戶已經轉網到3G。截止到今年8月份,日本的3G用戶數占到用戶總數的94.8%,NTTdocomo北京事務所所長佐野在“2009問鼎第三屆通信產業高峰論壇”上也表示,NTTdocomo將于2012年3月關閉2G網絡。同樣是在亞洲,另一個國家韓國的3G用戶數也高達44%,3G市場日趨成熟。毋庸置疑,日本和韓國成為了亞洲3G最為領先的國家。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韓3G的發展從正式商用到現在,已經
- 關鍵字:
3G TD-SCDMA
- 3G視頻監控已成為當前視頻監控市場的主流趨勢。而進入2010年,高清化、智能化、標準化和集成化成為3G視頻監控的下一站目標。
近幾年,中國安防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視頻監控的年復合增長率則超過了25%。
針對視頻監控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近幾年正在呈現出什么樣的趨勢,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趨勢一 網絡化:不再是趨勢,已經到來
從最初的懷疑,到后來的一致認可,關于網絡化是趨勢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將近5年的時間?,F在,應該是修正這種說法的時候了:網絡化已經不
- 關鍵字:
視頻監控 HDMI 3G
- 高通CDMA技術集團高級副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Amon)近日表示,作為對中國市場增長的合理印證,高通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有超過45家合作伙伴,而且從3G牌照發放以來,活躍的合作伙伴數量幾乎增加了一倍。
高通公司12月4日在京聯合華為、中興等16家中國廠商召開中國合作伙伴大會暨創新無線終端聯合展示,這也是高通公司首次在中國召開合作伙伴會議。本次大會以“攜手中國創新力量共繪無線美好未來”為主題,旨在充分展示高通公司創新技術支持的全球前沿產品,以及中國合作伙伴在創新無
- 關鍵字:
高通 CDMA 3G
- 近日,根據韓國電信運營商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的WCDMA用戶數在去年出現了189.5%的年增長率,WCDMA用戶數達已經突破1600萬,首度超越CDMA用戶數,并且CDMA用戶數還出現了12%的負成長。
據了解,韓國有全球最穩定的移動通訊市場,三大電信運營商SKT、KTF與LGT的占有率在整個2008年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SKT一直擁有約5成的市場占有率,韓國整體市場用戶數約在4500萬戶,幾乎沒有成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身為全球最重要的CDMA市場之一,CDMA的3G版本cdma1
- 關鍵字:
3G WCDMA CDMA
3g介紹
簡介 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要能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游,并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