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牌照,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元年。從工信部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我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3.35億戶,5G基站近85萬個,形成了全球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 針對有人認為“5G基站密度更大,輻射值更高”的說法,日前,中國電信通過社交平臺進行了相關科普。官方表示,5G網速的提升,并不是依靠加大基站的發射功率實現的,而是依靠對帶寬擴容、提升抗干擾能力和接收靈敏度實現的。 中國電信強調,根據國家標準,我國基站的輻射值必須符合“小于4
關鍵字:
工信部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廣電 5G
雖然5G已經商用了一段時間,但離完全取代4G還很遠,身邊用4G手機的人還大有人在。所以,不管是在手機端,還是運營商端,5G硬件和技術的發展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今三星就在最近的5G相關發布會上發布了5G硬件新品,還談論了對6G的展望。 5G的速度和耗電是最關鍵的指標。三星的第二代5G基帶SoC將會以以往一半的能耗,提供兩倍的帶寬。這顆SoC會被最新的5G信號發射裝置搭載,為手機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5G網絡。此外,三星還推出了另外兩款同樣被用于運營商設施的
關鍵字:
三星 5G
“邊緣智能 X 嵌入式創新”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隨著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應用的不斷普及,需要更強大的處理器,和更多更快的I/O接口,才可以滿足海量設備連接,大數據傳輸的應用需求。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點亮數字中國的進程中,全球智能系統產業的領導廠商研華科技帶來了哪些創新技術,又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帶著這些疑問,2021年研華嵌入式設計論壇在深圳舉辦之際,OFweek維科網采訪了研華(中國)嵌入式物聯網平臺事業群業務總監肖健萍女士,共同探討了研華科技高性能計算平臺為5G網絡部署帶來的助力。研華(中
關鍵字:
2021研華嵌入式 數字中國 5G 模塊化電腦COM
5G日益成熟,商用基站的5G增強移動寬帶場景技術驗證和外網測試離不開高性能的接收機,常規儀表接收機已很難適應5G NR測試新需求,而5G多通道毫米波下變頻處理單元又是高性能接收機的核心單元。本文主要針對以上難點進行分析,設計出高性能的5G毫米波下變頻處理單元,保證了大帶寬、低延遲的需求,測試結果證實了該下變頻處理單元的實用性和高效性。
關鍵字:
5G 毫米波 多通道 增強移動寬帶 202105
隨著移動通信的高速發展,5G NR通信已經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5G系統對信息傳輸制訂了全新標準,基于5G NR的小區搜索相對于長期演進(LTE)而言,對同步信號進行了重新定義。文章詳細分析了5G NR系統的主輔同步信號(PSS&SSS),對其新增內容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適用于5G NR系統的小區搜索算法,使用MATLAB軟件對該算法的性能進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FPGA上實現開發應用。
關鍵字:
5G NR FPGA 小區搜索 PSS SSS 202105
5G有3個關鍵性能指標:更快的峰值速率、高連接數密度和更低的延遲,這些關鍵指標的實現需要更高的頻率和更大的帶寬。接收機需要更高頻率和更寬帶寬的本地振蕩器才能實現對5G信號的精確分析。介紹一種利用寬帶壓控振蕩器實現滿足3GPP R16版本要求的5G FR1信號接收機的本振合成裝置。
關鍵字:
202106 頻率合成器 5G 接收機 寬帶 202106
1? ?關注的5G技術與應用CEVA 提供面向UE /終端側和蜂窩基礎設施的L1 處理的領先IP,目標客戶是設計和制造L1 調制解調器的SoC 和ASIC 的企業。CEVA 的UE 產品瞄準廣大范圍的應用,從用于智能手機和終端的高端5GEMBB 設備,到用于工業和可穿戴設備等5G 垂直應用的極低功耗設備,其中包括將于日后面世的Release 17 RedCap ( 降低容量5G)。UE 基帶芯片器件市場歷來是高度整合的,然而,新的參與者正在尋求將5G 調制解調器集成到終端設備中,以用于
關鍵字:
202106 5G MIMO
5G 技術的發展在近幾年是肉眼可見的,除了sub6 的飛速發展外,毫米波的進步也是日新月異的,它不再是僅僅停留在研究層面,而是快速進入商業層面并逐漸覆蓋生活周邊。隨著5G 手機的普及,sub6 擁擠的信道環境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于高數據量高速率的需求,因此各大手機廠商也逐漸將目光投向毫米波。可以說,毫米波手機是下一代發展的方向與要求,從而滿足普羅大眾對于流媒體時代越發嚴苛的要求。虹科衛星與無線電通信事業部部長 王菲菲但是,新5G 標準帶來棘手的問題:在中低頻段,工作原理與4G 類似。但是毫米波5G 卻有所不
關鍵字:
202106 5G 手機殼
1? ?中國5G將呈現2個維度的拓展 對射頻元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5G 發展正在從商用化階段過渡到成熟商用化階段。在這個發展過程中,5G 將呈現2 個維度的拓展。①傳統的5G 基礎體驗,涉及的技術包括多模多頻、大帶寬、5G 切片、5G 語音、更低的功耗、上下行CA、256QAM 調制、增強型MIMO 等,涉及的應用主要針對手機等智能終端,例如高速下載、高清視頻、高清語音、云游戲、視頻直播以及V2X 等。這些應用將為用戶帶來極致的用戶體驗。② 5G 和垂直行業的結合。未來5G 將滲透到
關鍵字:
202106 5G 測試
1? ?5G技術的發展趨勢5G 技術日趨成熟,對各類應用的支撐作用日漸顯現,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人工智能、遠程醫療,數字化轉型等,都要以5G技術作為技術保障。在速度更快、延遲更低、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的5G 技術背后提供支持的是一系列全新技術,像毫米波、大規模MIMO和自適應波束成形,所有這些技術都將需要大量更先進的基站和客戶設備。隨著Sub 6G 的普及,未來5G 最實質性的變化將是采用毫米波傳輸以及需要大量天線元件的自適應波束成形。在蜂窩拓撲中使用這些頻率具有挑戰性,而且是一個未
關鍵字:
202106 5G 測試
1? ?5G芯片的挑戰5G 開發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構建融合不同架構、頻譜和演進標準的網絡基礎設施,如何構建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虛擬化系統,以及如何快速靈活的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客戶的網絡部署要求。開放的網絡架構和持續深度的虛擬化,對于網絡安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射頻前端方面,5G 對工作頻段、功耗、效率、集成度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恩智浦半導體 高級客戶經理 樊楓2? ?恩智浦的解決方案從天線到處理器,恩智浦為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提供完整的5
關鍵字:
202106 5G O-RAN mMIMO
5G 連接作為“ 萬物互聯時代”移動物聯網終端的重要連接方式,由于其高傳輸速率和低網絡延遲的優勢,被應用于越來越多重要領域,如智能遠程醫療、智能工廠、機器人、自動駕駛、金融、VR/AR 等。當5G 基站將數以百萬計的終端設備連接入網,設備間的時鐘對齊就成為保證網絡同步的關鍵挑戰。時鐘進行高精度的時間對齊需要處理恒定時間誤差(cTE)和動態時間誤差(dynamic time error,dTE)這兩種時間誤差。精確時間協議(PTP)可通過物理互連信道在節點之間交換時間戳,從而確定和補償諸如通過互連和通過諸如
關鍵字:
202106 5G 時鐘
2021年5月,IDC在京舉辦了“IDC中國ICT市場趨勢論壇”,IDC中國電信與物聯網的高級研究經理崔凱做了“5G市場預測與行業應用”的報告,回顧和預測了我國電信業發展趨勢、5G建設的市場機會、5G的應用趨勢,最后分別向廠商和行業用戶提出了建議。
關鍵字:
202106 5G 市場 應用 建設
缺芯片!芯片荒!這張多米諾骨牌,正在全球產業鏈上傳導。而每一張牌倒下,都引起新的連鎖反應。高盛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有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響,從汽車、鋼鐵產品、混凝土生產到空調制造,甚至包括肥皂生產。“芯片危機”持續 全球百余行業受沖擊一輛車要用幾百甚至上千個芯片,缺一個就會導致整車無法生產。近期,全球汽車行業集體陷入“停產潮”,福特汽車、鈴木汽車、大眾美洲公司、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等眾多知名車企都發布了暫停工廠生產線的計劃。韓國現代集團北美首席執行官 何塞·穆尼奧斯:芯片緊缺問題影
關鍵字:
全球缺芯 5G MCU
全球缺芯,以芯片為支柱產業的韓國,5月出口創下32年來最大增幅;季度,全球10大芯片制造公司的季度總營收飆升至創歷史記錄的227.5億美元。看起來,芯片行業一片大好,似乎只要是做芯片的,都能享受到供應短缺的漲價紅利,但事實并非如此。 //什么樣的芯片會漲價? // 研究公司Natixis 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Alicia Garcia-Herrero 表示,全球缺芯不假,短期內無法解決也是真的;各行各業,包括電子產品、汽車制造、農具生產等等都受到極大影響。但是,盡管缺芯影響是全方位的,但真正漲價“賺大
關鍵字:
全球缺芯 5G MCU
3.5g介紹
在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上了3G網絡,有的也上了3.5G網絡,中國移動已經開通了TD-SCDMA 3G網絡,中國聯通已經開通了WCDMA 3G網絡,中國電信已經開通了CDMA 1X 3G網絡。,很多人認為中國的3.5G網絡其實就是簡單的在3G上升一下級。其實3.5G網絡在帶寬和傳輸等很多具體情況都有很大區別,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3.5G網絡進行初步認識。
3.5G網絡的容量
在我國3.5G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