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訊,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日前表示,美國三大電信巨頭在新一輪5G頻譜拍賣中,獲得價值780億美元的頻譜使用牌照。其中Verizon通信公司出資454億美元,贏得了3511個頻率牌照,老牌電信巨頭AT&T出資234億美元,贏得了1621個牌照。之前收購了軟銀集團旗下Sprint公司的美國第三大電信巨頭T-Mobile,出資93億美元獲得了142個頻率牌照。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表示,這一輪5G頻譜拍賣拍賣一共獲得了812億美元資金(包括上述三巨頭的780億美元)。
- 關鍵字:
5G
- 北京時間2月19日晚間消息,華為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丁耘(Ryan Ding)宣稱,迄今為止全球59個國家或地區的140張商用5G網絡中,華為承建了一半以上,盡管一些國家禁止使用其網絡設備。在2021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的預溝通會上,丁耘表示,“5G的發展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生態系統也日趨成熟”,并補充說,該技術“不再只為早期采用者而準備,它正在改善我們的日常生活”。他說,2020年在中國售出的智能手機中,超過68%都兼容5G。丁耘對今年的行業應用前景持樂觀態度,指出5G的普及已使國內煤礦、煉鋼和制
- 關鍵字:
5G 華為
- 2021年5G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剛剛聯發科發布了第二代5G基帶M80,相比上代的M70正式加入了毫米波技術支持,5G標準終于完整了。M80基帶將支持5G Sub-6G及mmWave毫米波兩種5G頻段,在技術水平上看齊高通的驍龍X60,不過網速更快,上行速率3.67Gbps,下行速率7.67Gbos。作為對比,驍龍X60的上行、下行速度分別是3Gbps、7.5Gbps,三星的Exynos 2100上行、下行分別是3.67Gbps、7.35Gbps,華為的麒麟9000因為不支持毫米波,上行、下行分別是2.5、
- 關鍵字:
聯發科 M80 5G
- 2020年,聯發科的5G芯片天璣系列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2021年剛開年就發布了天璣1200/1100系列5G芯片,本季度內5G將首次超過4G成為聯發科的主力。聯發科今天舉行說法會,CEO蔡力行公布了最新進展。蔡力行表示,2021年5G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5億部以上,相比2020年翻倍增長,其中60%的將來自國內市場,40%來自海外市場。對聯發科來說,去年4G、5G交替的時候,二者的營收貢獻已經相當,今年Q1季度中,5G營收就會超過4G,成為聯發科的營收主力。蔡力行也對未來的5G發展表示樂觀,認為聯發科5G
- 關鍵字:
聯發科 5G
- 2021年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在為中國航天發射帶來2021年開門紅的同時,也標志著我國首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天通一號03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與導航總體部自主研制的第三顆移動通信衛星。它在軌交付后,將與天通一號01星、02星組網運行,為我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發展衛星移動通信是我國必然要求 當
- 關鍵字:
5G 天通一號
- 在英國政府決定逐步在5G電信網絡中移除華為設備后,曾與英國電信(BT)合作、致力于為英格蘭-蘇格蘭邊境偏遠漁村提供基本聯網服務的美國科技公司Airspan,正試圖填補華為留下的空白。 Airspan總部位于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由橡樹投資伙伴公司持有多數股權,過去曾數次進軍英國市場。除了提供幫助農村地區家庭聯網的設備,Airspan還試圖在拍賣中競購更多頻譜。 盡管由于難以與華為競爭,Airspan的規模仍然很小,但其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斯通斯特羅姆(Eric Stonestrom)表示,英國政府決定
- 關鍵字:
5G Airspan
- 2020年,已有超過10億人在使用5G網絡,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翻一番。 根據Bankr的一項分析,4年后,約有41億人將獲得5G覆蓋。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254%。 Bankr利用愛立信無線基站的安裝數據,結合六種人口密度類別中每一種基站的估計覆蓋率統計得到。2020年,約11.7億人使用了5G,約占人口的15%。據Bankr估計,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翻倍,屆時將有25億人可以上網。到2025年,將有44.1億人能夠使用5G服務,占世界人口的53%。 分析人士指出,亞洲、美國和
- 關鍵字:
5G
- 1月5日晚間,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榮耀手機供應鏈公司獨家獲悉,目前該公司已在推進新榮耀采用高通芯片的5G手機研發。
- 關鍵字:
高通芯片 榮耀 5G
- 據彭博社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報道,美國新一輪5G頻譜拍買促使Verizon和AT&T等巨頭電信運營商加速融資,拍賣的總競價已經達到765億美元以上。 image.png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TC)上個月啟動了這場拍賣,共有57家企業參與競標,其中包括第三大無線運營商T-Mobile以及Dish Network、康卡斯特和Charge Communications等付費電視提供商。幾天之內,競標金額就超過了分析師預計的470億美元。 無線數據公司BitPath COO薩沙·賈維德(Sas
- 關鍵字:
美國 5G
- 據深圳發改委12月22日消息,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關于大力促進5G創新應用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5G核心產品產業化發展。加快推進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5G核心產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對5G核心產品產業化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20%給予資助,最高1500萬元。鼓勵5G模組及芯片規模化應用。推動5G模組大規模行業應用,鼓勵搭載5G模組終端產品研發,加速拉動5G行業應用上量和產業規模化。對5G模組行業應用終端企業,根據行業終端的應用規模,按不超過模組、芯片采購成本
- 關鍵字:
5G 深圳
- 5G不但對手機續航是一大考驗,對運營商基站的壓力也不可小覷。在近日舉行的 “2020
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決策支持中心博士、高級研究員高洪達指出,短期內,5G基站引起三大運營商的電費增長并不明顯,但到2026年全部升級為5G后,將會達到2.1%,甚至高于數據中心(約2%)的耗電量水平。屆時,電費成本占三大運營商運營成本的比例將顯著上升,屆時運營商將承擔較大的電費成本。據介紹,2019年我國5G基站耗電量在全社會用電量的占比約為0.05%,到2023年,5G 基
- 關鍵字:
5G 基站
- 12月18日消息,歐洲運營商正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要求他們在未來5G網絡中避免使用華為的設備。三星似乎從中看到了機會,正加入到歐洲5G競賽中,為運營商們提供相關技術設備。然而初步談判表明,三星取代華為的嘗試并不容易。 三星9月份出人意料地與美國無線運營商Verizon達成了60億美元的交易,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和法國Orange也都與這家韓國公司進行了談判。 Verizon正在將三星技術用于其龐大美國網絡的各個部分,該公司首席產品開發官尼古拉·帕爾默(Nicola Palmer)稱:
- 關鍵字:
5G 三星 華為
- 向蘋果供貨的芯片制造商現在應該已經吸取教訓,即永遠不要把這項業務視為永久業務。英特爾就是最新的例子,蘋果最終在其Mac電腦中采用自主研發芯片取代了英特爾處理器。蘋果的芯片夢令其供應商不堪困擾,擔心自己將成為下個被淘汰者。高通可能是下個目標。據報道,蘋果負責硬件技術的高級副總裁約翰尼·斯勞吉(Johny Srouji)最近宣稱,該公司正在自研調制解調器芯片。調制解調器芯片是高通與蘋果之間最大的業務,兩家公司在經歷了多年激烈的法律糾紛后,最近重新建立了關系。這一消息令高通股價周五早盤下跌7%,市值一夜蒸發85
- 關鍵字:
蘋果 高通 5G 調制解調器
- 高通和日本運營商巨頭NTT DOCOMO今天聯合宣布,雙方攜手,在日本實現了全球首個5G Sub-6GHz載波聚合的商用,即日起可為用戶帶來數千兆的移動下載速度。本次商用基于DOCOMO 5G網絡、高通驍龍865+驍龍X55 5G基帶及射頻系統的部分終端,移動網絡下載速度最高達到4.2Gbps,這也是目前日本最快的移動網速。這一服務基于5G Sub-6GHz載波聚合實現,利用了DOCOMO多樣化的頻譜資源,聚合了N78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N79頻段中的100MHz帶寬載波,從而提升5G性能和網絡
- 關鍵字:
5G Sub-6GHz 載波聚合
- 當地時間12月7日,巴西副總統漢密爾頓·莫朗在參加圣保羅商業協會活動時表示,在尊重巴西國家主權、保證數據傳輸安全和保障設備經濟性的前提下,華為公司及其他中國企業均可參與巴西5G建設。 莫朗在活動上說:“目前巴西全國范圍內約40%的3G和4G設備均來自華為公司,若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計劃之外,需將原有設備全部拆除,巴西將為此付出高昂代價。”巴西電信業人士指出,事實上華為公司的設備在該國3G和4G領域的實際占有率超過40%。該國規模最大的7家電信運營商中,有6家超過半數的設備來自華為。最大兩家運營商使用
- 關鍵字:
華為 5G 巴西
3.5g介紹
在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上了3G網絡,有的也上了3.5G網絡,中國移動已經開通了TD-SCDMA 3G網絡,中國聯通已經開通了WCDMA 3G網絡,中國電信已經開通了CDMA 1X 3G網絡。,很多人認為中國的3.5G網絡其實就是簡單的在3G上升一下級。其實3.5G網絡在帶寬和傳輸等很多具體情況都有很大區別,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3.5G網絡進行初步認識。
3.5G網絡的容量
在我國3.5G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