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介紹了在地下空間無線通信領域所存在著的無源中繼器通信技術以及研究其重要意義,分析了地鐵中所使用的漏泄電纜系統損耗中耦合損耗的特性; 重點用試驗數據和圖表介紹,在城市地鐵項目( 或地下隧道、礦井、
- 關鍵字:
通信
- 摘 要:在芯片廠商未推出針對WiMAX 標準5. 8 GHz 頻段射頻芯片的情況下,利用SIGE 公司開發的中頻芯片SE7051L10 及TI 公司開發的射頻芯片TRF2436,通過合理設計,成功地研制出5. 8 GHz 頻段CPE 和點對點射頻收發系
- 關鍵字:
通信 射頻
- 在無刷直流電動機控制系統中,通常用DSP對信號進行采集和處理。但由于DSP的價格昂貴,在一些實時性要求不高的場合,可以用MCS-51單片機來代替DSP控制無刷直流電動機的起停、正反轉和調速。
本文設計并實現了一種
- 關鍵字:
單片機 通信
- 移動通信分為地面移動通信和衛星移動通信,衛星移動通信又可分為星座移動通信和靜止軌道衛星移動通信。人們對地面移動通信系統用戶越區切換時信道分配策略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而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信道分配策略的研
- 關鍵字:
通信
- 頻譜接入也稱頻率接入、無線電信道接入等,是無線電接入技術的基礎。動態頻譜接入是相對于靜態頻譜接入而言的。靜態頻譜接入是指通信系統只能在頻率管理部門預先分配的頻率或頻段上工作,這樣做的優點是管理規范,
- 關鍵字:
通信
- 雙口RAM在DSP與ICCD通信系統中的應用,摘要:提出了利用雙口RAM實現高時間分辨率光譜測量系統中DSP與ICCD并行接口的設計方案。以確保使雙方的高速通信。介紹了雙口RAM器件IDT7007的原理與使用規劃,并針對方案,給出了接口電路和軟件流程。針對二者交換數
- 關鍵字:
DSP,通信
- 0 引言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即控制器局域網絡, 屬于工業現場總線的范疇。與一般的通信總線相比, CAN總線的數據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實時性和靈活性。事實上,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及獨特的設計, C
- 關鍵字:
單片機 CAN 總線 通信
- 近年來,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 無線通訊設備的集成化越來越高。本文介紹了一種選用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處理器STM32F103和射頻收發芯片nRF24L01來設計短距離無線數據傳輸系統的具體方法。 1 系統設計
- 關鍵字:
無線 通信
- 客戶是某公司10G光模塊的研發部門,內容大概說他們在其生產中心已經經過測試合格的模塊拿到另一個城市的研發...
- 關鍵字:
測試 通信
- 一種具備遠程多加載的DSP系統方案設計, 引言 芯片的燒寫與自加載是一個DSP系統能夠順利運行的基本條件。在DSP加載技術方面已經有大量文獻和工作成果,比較好地解決了DSP自加載方面的許多基本問題。而傳統的燒寫/加載方案在調試、更新程序時需要反復外
- 關鍵字:
DSP 控制 通信
- 通信電源系統是整個通信網絡的心臟和源動力,在通信系統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為確保通信電源系統可以安全可靠的運行,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對它的各項性能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測。 原有對通信電源系統的測試方法為手動測試
- 關鍵字:
電池 通信 電源
- 遠程監控系統是信息網絡與工業控制網絡結合的產物,它通過現場控制網絡、企業內部網和Internet,把分布于各地的智能儀表系統互聯起來,實現控制設備間的遠程信息交互,完成遠程監視與控制任務。將Web技術應用到遠
- 關鍵字:
通信 電源
- 最近這一兩年PC領域相關的新總線、新協議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PCI-E進入二代(5Gbps),正在向三代(8Gbps)...
- 關鍵字:
測試 通信
- 現階段中小城市居民樓單元入口大多數是敞開著的,這方便了居民的進出,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和不...
- 關鍵字:
無線可視 對講 門禁 圖像 通信
- 嵌入式環境下串行幀通信的設計與實現,摘要:在嵌入式環境下,因設備間通信距離較遠,多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但許多串行通信協議只適用于協議設計時的應用系統環境,不具有通用性,且有些協議存在通信失敗的風險。通過分析設備間的通信需求,設計了一種分層
- 關鍵字:
嵌入式 通信
通信介紹
通信發展簡史?
人類自存在以來,就總是要進行思想交流和消息傳遞的
遠古時代的人類用表情和動作進行信息交流,這是最原始的通信方式
后來,人類在漫長的生活中創造了語言和文字
人類還創造了許多信息傳遞方式,如古代的烽火臺、金鼓、錦旗,航行用的信號燈等,這些都是解決遠距離信息傳遞的方式
進入19世紀后,人們開始試圖用電信號進行通信
表1-1中列出一些與通信相關的歷史事件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