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 文章 最新資訊
高效的串口通信設計:基于 STM32 的環形緩沖區收發機制
- 在嵌入式系統開發中,串口(UART)是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無論是用于調試信息的打印、與外設通信,還是與主控模塊的數據交互,一個穩定可靠、結構清晰的串口通信模塊都是不可或缺的。介紹一個基于 STM32F4 系列微控制器實現的串口通信模塊,該模塊采用環形緩沖區結構,并結合中斷機制,實現了非阻塞、緩存式的數據收發。整體設計思路清晰、邏輯模塊化,適合在嵌入式項目中直接復用。模塊結構概覽本模塊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串口驅動模塊(tty.c)負責 UART 的初始化、收發控制與中斷服務處理。環形緩沖區模塊(
- 關鍵字: 串口通信
串口、COM口、UART口, TTL、RS-232、RS-485有啥區別
- 調試時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接口,各種各樣的轉換板,似懂非懂的感覺很不爽!首先,串口、UART口、COM口、USB口是指的物理接口形式(硬件)。而TTL、RS-232、RS-485是指的電平標準(電信號)。串口:串口是一個泛稱,UART,TTL,RS232,RS485都遵循類似的通信時序協議,因此都被通稱為串口。UART接口:通用異步收發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是串口收發的邏輯電路,這部分可以獨立成芯片,也可以作為模塊嵌入到其他芯
- 關鍵字: 串口通信 UART/USART
基于UART/USART的串口通信協議設計與實現
- 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統中廣泛使用,而設計合適的通信協議對于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如何基于UART/USART實現一種簡單而有效的串口通信協議,包括數據幀結構、校驗方法、通信流程等,旨在幫助開發者設計高效穩定的串口通信系統。一、背景介紹串口通信是嵌入式系統中常用的一種通信方式,而UART(通用異步收發器)和USART(通用同步和異步收發器)是其中常見的串口通信接口。設計一種有效的串口通信協議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確保數據的準確傳輸。二、串口通信協議設計1. **數據幀結構設計:**數據
- 關鍵字: 串口通信 MCU UART/USART
基于STEP FPGA的UART串口通信模塊驅動
- 硬件說明通用異步收發傳輸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常稱作UART,是一種通用串行數據總線,用于異步通信。該總線雙向通信,可以實現全雙工傳輸和接收。異步通信以一個字符為傳輸單位,通信中兩個字符間的時間間隔多少是不固定的,然而在同一個字符中的兩個相鄰位間的時間間隔是固定的。兩個相鄰位間的時間間隔與UART通信的波特率有關,波特率用來表征UART通信中數據傳輸的速率,即每秒鐘傳送的二進制位數。例如數據傳送速率為120字符/秒,而每一個字符為1
- 關鍵字: STEP-Baseboard 小腳丫核心板 STEP-MXO2 STEP-MAX10 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原理和控制程序

- 以USART1為例的串口初始化 本程序調用了STM32自帶的固件庫,工程中具體的文件見下圖: 一.GPIO及USART1初始化結構體變量定義 GPIO_InitTypeDefGPIO_InitStructure;USART_InitTypeDefUSART_InitStructure;12 二.串口時鐘及GPIO端口時鐘使能 USART1是掛在APB2總線上的外設。 TX,RX分別是PA9,PA10端口的復用。 要使用到端口復用,就要使能端口的時鐘,并使能相應外設的時鐘。這里可使用|同時
- 關鍵字: STM32,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介紹
串口通信
串行接口是一種可以將接受來自CPU的并行數據字符轉換為連續的串行數據流發送出去,同時可將接受的串行數據流轉換為并行的數據字符供給CPU的器件。一般完成這種功能的電路,我們稱為串行接口電路。
目錄
1原理
2結構
1原理
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簡單,串口按位(bit)發送和接收字節。盡管比按字節(byte)的 [ 查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