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位蘋果iPhone用戶上周四起訴蘋果公司,稱蘋果根據液體接觸傳感器的錯誤信息,拒絕為iPod和iPhone承擔質保義務。
蘋果在2007年開始為iPod和iPhone增加液體接觸傳感器,并在2008年開始為MacBook和MacBook Pro添加該部件。該部件可用于判斷產品是否可以享受質保服務。因接觸水或其他液體而受損的蘋果產品將不得享受蘋果的一年有限質保服務或“蘋果關懷保護計劃”(AppleCare Protection Plan)。
原告是來
- 關鍵字:
蘋果 傳感器 iPhone
- 市調機構iSuppli分析師Andrew Rassweiler在接受專訪時指出,蘋果(Apple Inc.)平板計算機“iPad”恐面臨觸控面板供應短缺問題,主因供貨商可能難以量產蘋果需要的面板尺寸。
Rassweiler表示,iPad 9.7英寸的面板是由LG Display Co.、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與精工愛普生(Seiko Epson Corporation)負責制造。他指出,據了解上述面板尺寸較iPhone大上6英寸,而生產
- 關鍵字:
蘋果 iPad 面板
- 4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某元件廠商消息透露,蘋果已經開始了第二代 iPad的開發,所采用的設計理念與iPhone 4G相同,并將采用OLED顯示器面板。蘋果將在2011年發布第二代iPad,但《數碼時代》研究欄目資深分析師認為,采用OLED面板會造成的 iPad的價格過高。
主要的面板廠商正在加大對OLED產品的投資,其中三星電子是目前最大的OLED設備廠商。去年LG收購了伊斯特曼*柯達 (Eastman Kodak)的OLED部門,而AU光電子公司也計劃在2011年重新開始生產OLED
- 關鍵字:
蘋果 OLED iPhone
- 繼蘋果公司推出最新熱銷平板電腦iPad之后,惠普與谷歌等公司也在計劃生產同類產品,讓原本平淡的平板電腦市場逐漸熱鬧起來。
本周,谷歌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透露了谷歌平板電腦研發計劃的相關信息。據他透露,谷歌正在用Android平臺來試驗新產品。與此同時,惠普公司也 已于上周通過發布博客以及網絡視頻的方式對外透露了該公司平板電腦研發的最新進展情況。
此外,計劃進軍平板電腦市場的公司還有:戴爾,諾基亞以及聯想。
盡管各大公司對
- 關鍵字:
蘋果 平板電腦 iPad
- 據傳蘋果公司正與AMD公司秘密會談,會談的內容則是有關在未來型號的蘋果Mac/MacBook機型中配用AMD處理器的事宜。2006年,蘋果公司曾棄用原來的PowerPC處理器,改用Intel公司的酷睿2處理器,如果這次的傳言是真實的,那么看來他們的機型又要再次大換血了。
自從蘋果機裝配Intel處理器之后,各界便有猜測AMD的處理器也有可能分一杯羹,至少增加了配用AMD處理器的機型之后蘋果Mac機的品種會更加多樣化,價格層次也會更豐富。不過目前為止蘋果公司一直奉行的是Intel獨家供貨處理器,只
- 關鍵字:
蘋果 處理器 AMD
- 今年l月底,蘋果公司CEO喬布斯在舊金山揭開了平板電腦(Tab1et)——iPad的面紗,它就是定位于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之間的所謂第三種產品。這也是蘋果公司自三年前推出iPhone以來又一項最重要、具有革新意義的產品,業界同時也給予了極大的期待。
喬布斯與蘋果公司
蘋果(Apple)公司在《財富》雜志2009年發表的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中排名第253位,營業額325億美元,獲利48億美元,看來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不大。
蘋果公司于l976年由喬布斯(St
- 關鍵字:
蘋果 ipad 平板電腦 201004
- 據iSuppli公司的拆機分析結果,蘋果公司的iPad把40%以上的材料成本(BOM)都用在了顯示器、觸摸屏和其它用戶界面部件上面。與傳統產品的電子設計相比,iPad可謂離經叛道。
iSuppli公司對16GB的非3G版iPad進行了拆機分析,發現其中與用戶界面相關的部件合計成本為109.50美元,占總體材料成本的43.7%。
“iPad具有改變計算、無線和消費領域游戲規則的潛力,而且它已經改變了許多電子產品目前及將來的設計規則,”iSuppli公司的總監、首席分析
- 關鍵字:
蘋果 3G iPad 電子設計
- 從4月3日在美國全球首發那刻起,ipad成為喬布斯的又一臺超級賺錢機器。在蘋果公司光鮮的表面背后,隱藏的卻是一條交織著勞動汗水與金錢暴利的利益鏈條。
在這個全球的鏈條上,有三部分與中國緊密相連:一是40萬左右大多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年輕中國工人,拿著以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準計酬的底薪,在嚴格保密的生產線上消耗著他們一生中最為美麗的青春;二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組裝廠,他們的毛利僅在2%到4%之間;三是以蘇州聯建科技為代表的零部件供應商,他們的毛利稍高,也只在8%左右。
事故
4月、深圳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ipad
- iPad離你究竟有多遠?是距離舊金山歐巴布也那藝術中心的15000公里,還是距離全球發布日的192個小時?都不是!“深圳速度”早在兩周前就把iPad樣機擺上展臺,推向海外。人們驚呼山寨神奇之余,也對這款高仿iPad的迷離“身世”產生了些許好 奇。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全國第一家山寨iPad工廠,以素描形式還原生產本貌,以饗讀者。
我們關心的是:山寨iPad出爐經歷了怎樣的磨難?山寨工廠內有怎樣的玄機?先行一步的山寨力量會得到市場的認同嗎?
第
- 關鍵字:
蘋果 iPad 山寨
- 市場研究公司IMS Research近日指出,亞洲移動網絡的持續演進將有助于推動智能手機在該地區的普及,預計到2015年,智能手機在亞洲地區的年出貨量更有望增至4倍以上,占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39%。
IMS分析師Chris Schreck 表示:“亞洲智能手機市場的迅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兩大關鍵因素。首先,中國和印度的手機市場持續發展,特別是3G網絡在中國不斷拓展,而印度也將于不久之后推出3G網絡。對于中國和印度而言,盡管智能手機占手機總出貨量的比例仍相對較小,但他們的人口基數足以推
-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 消息人士透露,蘋果芯片業務高管丹·多波普爾(Dan Dobberpuhl)已經從蘋果離職,加盟一家芯片行業創業公司。
多波普爾是PA Semi創始人及CEO,蘋果于2008年4月以2.7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PA Semi。當時,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表示,被收購后Pa Semi將負責為iPhone(手機上網)和iPod設計嵌入式系統芯片,而多波普爾將成為蘋果芯片設計團隊負責人。
蘋果并未明確說明多波普爾是否已經離職。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多
- 關鍵字:
蘋果 嵌入式 A4
-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金融咨詢公司Trefis周五發布報告稱,蘋果有望于2011年取代RIM,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
當前,RIM擁有全球手機市場3%的份額,而蘋果約為2%。但Trefis指出,RIM的優勢逐漸在喪失,很可能在明年年初被蘋果超越。
Trefis稱:“我們認為,蘋果市場份額將于2011年超越RIM,屆時,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將分別達到11%和8%。”
Trefis認為,與RIM相比,蘋果主要有三方面優勢。首先是蘋果擁有更為完善的消費產品體系,
-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 美國科技博客Ars Technica聯合創始人喬恩·斯圖克斯(Jon Stokes)今天撰文,對蘋果iPad所采用的A4處理器的內核、配置以及所采用的技術進行了分析。他認為,蘋果之所以對A4的細節信息保持沉默,是不想讓外界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款芯片產品上,避免A4喧賓奪主,從而突出iPad的軟件優勢。以下為文章全文:
沉默的蘋果
多數企業在耗費巨資設計復雜芯片時,都會大肆宣揚。Sun或IBM等公司所生產的芯片只被用于其自身的系統,盡管如 此,他們還是在搭配新款處理器的產品面市
- 關鍵字:
蘋果 A4 Cortex A8
- 2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的專利申請總是會引發市場對其產生很大的興趣,而這些專利技術也成為業內關注蘋果的研究和關注蘋果的開發實驗室的一個窗口。有些專利申請往往更能引發市場的震動,就比如目前市場熱議的一項專利技術,在舊式的iMac上搭配一塊新式的觸摸屏技術。
據報道,這項專利申請技術被稱為形狀鑒別輸入設備(Shape Detecting Input Device),于2004年提出了最初的技術版本。該技術提出,觸摸屏不僅是一個指針/輸入設備,而且也是一個以鍵/鎖系統為基礎的形狀識別裝置。
- 關鍵字:
蘋果 觸摸屏 iMac
- 雖然蘋果與芯片代工生產廠家簽有協議,不必在制造設施方面進行投資,但其iPad平板電腦A4芯片的開發成本預計仍將達到10億美元左右。
據悉A4芯片是“為這項產品特別設計的芯片”,“A4芯片的省電效率,足以讓 iPad的電池續電力長達10小時。”
報道指出,蘋果、英偉達和高通目前正在設計自己的ARM手機芯片,這些芯片將由簽約代工廠家負責生產。雖然不需要直接投資建設工廠,但這些公司從頭開始創造一種智能手機芯片的成本可能仍舊高達約10億美元。
- 關鍵字:
蘋果 iPad iPhone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