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公司最新推出的Mac Mini臺式電腦再一次證明,蘋果公司知道如何設計出更好、更小和更有吸引力的電腦。但是,據iSuppli公司的拆機分析,這需要付出代價,由于Mac Mini采用了為移動電腦設計的部件,所以它的元件成本較高。
這種新一代Mac Mini的入門級版本的材料成本是376.20美元,如果計入制造成本,則總成本升至387.14美元。這種低端型號的Mac Mini價格是599美元,這表明與蘋果公司的iPod產品等低成本消費產品相比,其個人電腦的材料成本/制造利潤相對較低。
下表
- 關鍵字:
蘋果 電腦 微處理器 顯卡
- 摩根士丹利證券近日發布報告指出,未來觸控商機將無所不在,4年后就將達到7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近期內觸控式手機將扮演關鍵增長角色。
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分析師表示,由蘋果所開啟的多點觸控風潮未來將隨著Windows 7的上市,由手機擴大至計算機的使用上;長線來看,多點觸控將會無所不在,包括手機、All-in-one PC、NB等,徹底進入人類生活。
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預估,今年觸控面板產業營收規模為38億美元,2009-201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18%,也就是4年后就將達到74億美元的市
- 關鍵字:
蘋果 觸控面板 多點觸控 NB
-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芯片設計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日前稱,蘋果公司通過從公開市場購買股份等途徑,將在該公司所持股份提高至9.5%,近乎之前的三倍。
蘋果日前從公開市場以每股1.4725英磅的價格購買了220萬新股,并從其它途徑購得另外1152萬股。此外,全球最大的芯片廠商英特爾持有該公司16%的股份。
市場普通猜測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或將被收購。
路透社的報道稱,英特爾否認將收購該公司。英特爾的發言人暫未置評。
- 關鍵字:
蘋果 IC設計
- 雖然蘋果iPhone有著驚人的利潤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事情,但新款iPhone 3GS的成本究竟是多少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日前,以經常拆卸廣受歡迎的消費電子產品而聞名的iSuppli,通過初步拆解和分析首次向大家披露了iPhone3GS的關鍵部件的供應商及評估產品成本。據悉,第三代蘋果手機iPhone3GS的成本為178.96美元,比iPhone 3G增加了4.63美元。但仍低于第一代iPhone220美元的成本估價。
通常而言,最新一代產品的成本要低于上一代,尤其對于iPh
- 關鍵字:
蘋果 NAND GPS 處理芯片
- 蘋果手機iPhone觸控風潮引領下,顯示器加上觸控功能已經是未來大勢所趨,根據市調單位預估,今年全球觸控面板模塊的出貨量,大約在4.83億片左右,2015年將暴增至14億片的規模,6年內年復合成長率(CAGR)達到16.9%,整個觸控出貨量成長,將是顯示器產業平均值的3.4倍以上。
目前各系統與品牌廠商,都在積極鼓吹觸控的附加功能,包括蘋果、戴爾與惠普等系統大廠,都在積極推廣觸控功能的顯示器,且從小尺寸一直到大尺寸通通都有。某市調單位最新的產業調查中指出,觸控面板模塊的未來成長力道相當驚人,6年
- 關鍵字:
蘋果 觸控面板 iPhone
- 在外界看來,令蘋果產品脫穎而出的是杰出的外觀設計和華麗的OSX操作系統。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一直看到的是個“軟”蘋果,但是從現在開始,蘋果要改變形象了。
一家公司招來“空降兵”充其量叫做消息,蘋果聘用新高管的事情卻可稱作行業重大“新聞”。
當地時間4月29日,數家美國權威媒體報道稱,AMD圖形產品集團(ATI)CTO拉加·科多瑞將前往蘋果赴任。湊巧的是,此前兩天,科多瑞在AMD公司的前任鮑勃·
- 關鍵字:
蘋果 處理器 多媒體處理
- NAND Flash經歷2個月價格狂飆后,近期市場買氣一夕轉淡,記憶體模組廠紛因庫存急增,開始出現驚慌失措。模組廠表示,3、4月NAND Flash漲價時,通路商一度擔心會缺貨,因而囤積不少庫存,然5月NAND Flash市場卻出乎意外地很快冷卻下來,由于消費者需求不振,導致中間通路商手上庫存整個塞住,并造成16Gb產品現貨價跌破4美元心理關卡,合約價漲勢亦熄火,模組廠5月同時面臨NAND Flash和DRAM需求不振,恐將反應在營收表現上。
模組廠表示,2009年第1季NAND Flash市場
- 關鍵字:
蘋果 DRAM NAND
-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手機芯片業者Marvell執行長Sehat Sutardja日前表示,手機制造商的庫存芯片即將用盡,因此估計第2季手機芯片需求將開始復蘇。
Marvell專門生產智能型手機芯片,供應對象包括RIM(Research in Motion)、蘋果(Apple)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知名手機廠牌。2008年全球不景氣沖擊消費市場后,手機制造商為了壓低庫存量,導致Marvell芯片訂單銳減。
2008年第4季,Marvell銷售額下
-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手機
- 蘋果下一代iPhone手機中將起用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的數字羅盤芯片。在iPhone3.0的軟件開發包中,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將為新 iPhone的羅盤功能提供產品支持,具體的芯片型號為AK8973,這是一塊16針腳四平方毫米面積的芯片,厚度只有0.7mm,它將隨一塊時鐘晶振器 一起綁定供貨。
日本旭化成株式會社是一家專注于電子應用領域的化學及材料科學公司,從iPod Touch的早期型號開始它就一直在為這款產品提供芯片,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具體供貨的芯片型號,但我們知道他們是制造浸液指
-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電子羅盤 晶振器
- 北京時間5月9日《商業周刊》文章指出,廉價、輕而薄的上網本電腦的出現,對于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廠商來說可謂喜憂參半。這些售價在1000美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必將侵蝕利潤率相對較高的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廠商們原本就已經低得一塌糊涂的利潤率將面臨更大的下滑壓力。由于上網本電腦利潤率極低,因此廠商們一直處于大賣不大賺的狀態,但是如果它們可以說服上網本電腦用戶進行升級的話,那么這種新奇的筆記本電腦肯定可以提高廠商們的收益。
然而,蘋果卻面臨著另一個不同的挑戰。它可以說還沒有進入低端筆記本電腦
- 關鍵字:
蘋果 上網本
- 華爾街日報上周報道說,蘋果正在招募來自半導體行業的人才,準備設計自家的芯片。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蘋果希望以此為其產品帶來新功能并對外部廠商保持更多的商業機密。
蘋果一位發言人證實,已經聘請了前AMD圖像產品部首席技術官Bob Drebin以及Raja Koduri。
該發言人拒絕透露更多詳情。Drebin的網頁介紹顯示,他已經是蘋果的一名高級主管。
蘋果還雇傭了工程師研發多功能手機芯片。
消息人士指出,蘋果最快明年才有可能推出自家設計的芯片。
去年,蘋果收購P.A.
- 關鍵字:
蘋果 芯片
- 除了業績本身之外,蘋果的2009財年第二季度業績發布會,給中國的蘋果粉絲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因病休假的蘋果CEO喬布斯今年6月就要重返蘋果;壞消息是讓很多人翹首以盼的聯通版iPhone(手機上網)最快也將在明年才能入華,這意味著那些想在今年“5·17”就看到中國版iPhone的人要失望了。
Mac電腦銷售6年來首次下滑
“我認為在一個更好的經濟環境中,我們的銷售會更好,盡管身處這樣的經濟環境,這仍然是沒有假期的季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據國外媒體報道,公司在上的主題演講使得我們了解到了蘋果的一些新的產品和服務——17英寸MacBook、在iTunes中提供更多去除DRM版權保護的音樂以及一系列的新款軟件包。但是,與往年一樣,蘋果的演講所解決的問題要多于遺留的問題,為此美國知名科技博客Silicon Alley Insider羅列了Macworld之后,蘋果的七大遺留問題:
1、Mac Mini的現狀如何?
新款Mac Mini成為Macworld展會上期待度最高的一款產品,但是蘋果并未發布新款的M
- 關鍵字:
蘋果 Macworld
-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技博客網站Louisgray.com近日對2009年IT市場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認為蘋果今年將公布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的接班人,而雅虎、Skype和Digg等將被并購。
1、互聯網新聞時效性至關重要
對于新聞渴求者而言,信息延遲是不能被接受的。RSS新聞聚合方式稍顯過時,而傳統媒體的內容發布方式更是“慢如蝸牛”。相反,Twitter搜索和FriendFeed等工具能夠提供實時的新聞更
- 關鍵字:
蘋果 Android 互聯網
- 1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IT專欄作家約翰·德瑞克(John Dvorak)日前對2009年的IT市場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與其他預測不同的是,德瑞克預測的是“2009年不可能發生的10大IT事件”:
1. 索尼PS3不可能恢復元氣
2. 微軟Windows Vista聲譽不可能改善
3. 中國、印度或俄羅斯不可能推出一款能與英特爾和AMD相抗衡的微處理器
4. 蘋果不可能再推出一款超酷新產品
5. Linux將來
- 關鍵字:
蘋果 消費電子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