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5日電,蘋果公司探索進軍智能眼鏡市場,其內部正研究市場上的相關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上周進行代號為Atlas的倡議,涉及收集蘋果員工對于智能眼鏡的反饋意見。相關研究由蘋果產品系統質量(APSQ)團隊牽頭。蘋果繼Meta
Platforms之后,也進入這一越來越流行的市場。 (彭博)
關鍵字:
蘋果 Atlas 智能眼鏡
11 月 5 日消息,蘋果公司最新發布一份文檔,詳細說明為了遵守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后續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援引文檔內容,蘋果公司計劃在 2025 年 4 月推出 iOS 18.4 和 iPadOS 18.4 更新,可以讓歐盟地區的 iPhone 和 iPad 用戶設置默認導航和翻譯應用。更新后,用戶可以在設備的設置應用中,除了 Apple Maps 地圖應用之外,選擇 Google Maps、Waze 等作為默認導航應用。此外翻譯應用方面,用戶也可以選擇 Google Translate、Microsof
關鍵字:
蘋果 歐盟 iPhone/iPad
11 月 3 日消息,分析師郭明錤今日發文稱,就其所知,低價版 Vision Pro 的量產時間被遞延到 2027 年之后已有一段時間。郭明錤稱,也就是說,2025 年蘋果的新款頭戴顯示設備僅會有處理器升級到 M5 的 Vision Pro。郭明錤認為,蘋果推遲低價版 Vision Pro 量產的主要原因是,單純降低價格并不能幫助創造成功的用例,就像 HomePod 銷售不如預期后,即便推出低價版 HomePod mini 也無法讓蘋果智能音箱成為主流產品。據
DigiTimes 和其他行業消息此前聲
關鍵字:
郭明錤 蘋果 Vision Pro
11 月 3 日消息,此前有傳言稱,MacBook Pro 最早將于 2026 年轉向 OLED
顯示技術。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和顯示行業分析師羅斯?楊最近都預測,2025 款 14 英寸和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將繼續采用
Mini LED 顯示屏。此外,今年早些時候,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表示,蘋果正在“努力在未來幾年內使 MacBook Pro 更薄”。他表示,蘋果的目標是創造“應該是整個科技行業中同類產品中最薄、最輕的產品”。在今天的 Power On 時事通訊中,古爾曼重申,M
關鍵字:
古爾曼 蘋果 MacBook Pro OLED
11月1日消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蘋果計劃于2025下半年推出的新品(例如iPhone 17等)將采用自研Wi-Fi
7芯片,基于臺積電N7工藝制造。他還提到,蘋果預計會在三年內將全系產品都轉向自家Wi-Fi芯片,從而降低成本,增強蘋果的生態系統整合優勢。
關鍵字:
蘋果 郭明錤 新品 自研 Wi-Fi 7 芯片
11 月 1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昨日(10 月 31 日)公布最新數據,蘋果最新一代 iPhone 16 系列在美國的前 4周銷量略低于去年 iPhone 15 系列,下降幅度為 1%。該機構高級分析師
Gerrit Schneemann 認為在美國市場,iPhone 16 系列的發售日期(9 月 13 日預購、20 日發售)雖然要比
iPhone 15 系列(9 月 15 日預購、22 日發售)要早 2 天,雖然更早發布帶來一定優勢,但前 4 周綜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16 銷量
11月1日消息,美國時間周四盤后,蘋果公布了截至9月28日的2024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蘋果第四財季營收為949.3億美元,同比增長6.1%,高于分析師預期的945.8億美元;第四財季凈利潤為147.36億美元。不包含當季在歐洲支付的一筆102.46億美元的和解費用,第四財季凈利潤為249.8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29.56億美元增長8.8%;調整后每股收益為1.64美元,分析師預期為1.60美元。盡管蘋果公布的第四財季業績超出投資者預期,但公司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下跌約2%。蘋果股價周四收于
關鍵字:
蘋果 Q4營收
10月30日消息,今年4月至9月,蘋果公司從印度出口的iPhone同比增長三分之一,這表明蘋果正在不斷擴大印度當地的制造業務。匿名知情人士表示,在此期間蘋果出口了近60億美元的印度制造iPhone,價值同比增長三分之一。這意味著2024財年全球蘋果從印度的出口額有望超過100億美元。蘋果利用當地補貼、熟練勞動力和不斷進步的技術能力,正迅速擴大印度當地的制造網絡。印度已成為蘋果業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蘋果三家供應商富士康、和碩以及印度本土的塔塔電子都在印度南部組裝iPhone。富士康位于金奈郊區的印度子公司是
關鍵字:
蘋果 印度 iPhone
10月29日消息,蘋果通過線上更新的方式,正式發布搭載M4和M4 Pro芯片全新Mac mini,同時蘋果也宣布Mac mini成為蘋果的首款碳中和Mac設備。蘋果對新Mac mini進行了重新的設計,機身大小相比前代產品縮小一半,整機三圍4.97cm×12.7cm×12.7cm;采用創新性的散熱架構,能將空氣引入設備內的不同分層,最后全部從底部排出。搭載M4芯片的新款Mac mini相比M1機型,CPU提速最高可達1.8倍,GPU提速最高可達2.2倍;搭載M4 Pro芯片的機型繼承并升級了M4
關鍵字:
蘋果 M4芯片 Mac mini
10月25日消息,蘋果高管Greg Joswiak在社交平臺上預告,蘋果會在下周推出Mac新品。據悉,蘋果不會舉辦新品發布會,而是以新聞稿的形式發布產品,屆時蘋果官網會同步上架。這次蘋果將同時發布iMac、Mac mini和MacBook Pro, 這些新品都將標配M4系列處理器,內存同時升級到16GB,為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提供更好的性能支撐。其中Mac mini標準版配備M4,高配版配備M4 Pro,MacBook Pro標準版配備M4,高配版將升級M4 Pro和M4 M
關鍵字:
蘋果 Mac M4
蘋果CEO蒂姆·庫克最近在中國進行訪問,探訪新浪總部期間被問及Apple Intelligence在國內何時上線時,回應稱:“我們正在努力推進,這背后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監管流程,我們需要走完這個流程,也希望盡快將它帶給中國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北京會見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雙方就蘋果公司在華發展、網絡數據安全管理、云服務等議題交換意見。據悉,這是庫克2024年第二次訪問中國。庫克在今年8月的2024財年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中被問及Apple Intelligence服
關鍵字:
Apple Intelligence AI 蘋果
蘋果CEO庫克到訪中國,還專門探討交流了科技與農業的結合,他會“帶一筐子蘋果走”嗎?10月22日,蘋果CEO庫克發布微博表示:“我們致力于賦能社區、創造機會。非常高興能夠與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同學們見面,了解他們如何利用iPhone和iPad幫助農民推廣更高效、可持續的農業實踐。”此前,有人發現庫克出現在北京順義的一家有機農場里。他在田間地頭參觀農作物,并和農業研究人員進行交流,這或許意味著他對于科技與農業的結合產生了興趣。庫克再度“中國行”10月22日,蘋果CEO庫克來到了北京順義一家農場。據“
關鍵字:
蘋果 庫克
IDC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上漲4%,達到3.161億部,實現連續五個季度出貨量增長。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三星、蘋果、小米、OPPO以及vivo。其中,三星2024年Q3出貨量為5780萬部,市場占比18.3%,同比下降2.8%,也是排名前五品牌中唯一出現下滑的廠商。盡管出貨總量有所下降,三星依然保持市場領導地位,得益于Galaxy AI驅動的機型組合及折疊屏手機在內的細分市場,三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持續增長。iPhone 15系列以及蘋果老機型的持續強勁需求,對其第三季度的
關鍵字:
智能手機 三星 蘋果 iPhone
今年2月底,蘋果宣布取消做了十多年的自動駕駛電動車項目后,而其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也尚未證明面部穿戴設備的廣泛吸引力。同時,在智能家居領域也難以復制iPhone的成功 ——?盡管智能音箱HomePod和電視機頂盒Apple TV有一批忠實用戶,但相比競爭對手仍顯遜色。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蘋果正在用一項“全新且激進”的新策略重新「瞄準」智能家居市場:將蘋果的屏幕、軟件全面融入家庭生活,打造一個無縫的用戶體驗。根據古爾曼的消息,蘋果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家用
關鍵字:
蘋果 智能家居
10 月 14 日消息,彭博社記者馬克?古爾曼 13 日發布了最新一期《Power On》時事通訊,其中提到,盡管多年來蘋果公司一直主導著手機、手表等市場,但在汽車、面部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方面卻難以復制這些成功。古爾曼透露,蘋果正在用一項“全新且激進”的策略力圖攻占智能家居市場:將蘋果的屏幕、軟件全面融入家庭生活,打造一個無縫的用戶體驗。他認為,未來兩年,蘋果的家用硬件產品預計將成為其發展的重中之重。這次蘋果的目標包括研發全新的 homeOS 操作系統和智能顯示屏,還可能推出一款高端桌面機器人設備。新 A
關鍵字:
蘋果 智能家居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