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服務型機器人已出現在各個領域。由于高爾夫獨特的運動方式和復雜的場地條件,因而對高爾夫球場的球童機器人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目前,國內外已有一些廠商推出了相應的產品,這些產品大多應用GPS導航遙控或是無線射頻控制技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本作品基于Intel雙核處理器的開發平臺,綜合運用RF無線通信,超聲測距,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等技術,實現了機器人對運動目標的識別與跟蹤。當前,國內外對靜止背景下的目標跟蹤,已經有大量的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對于前景和背景都是運動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英特爾資深院士Gene Meieran博士認為:汽車是20世紀的工業產品代表,集成了大量的以能源密集型的工業技術;而計算機則代表了21世紀工業發展方向的集成,信息密集型技術成為關鍵。
可以說,21世紀工業效率高低依賴于知識和信息的傳播是否高效,其效果特征是計算需求劇增而同時存在大量信息浪費和不合理分布,典型后果是知識爆炸和垃圾信息的困擾。如何揚長避短地來迎接這種挑戰現狀呢?一個重要原則是,要讓知識和信息更高效地傳播,既要提供更強的計算能力來應對信息爆炸,也要讓計算所依賴的能量消耗得到更精細的控制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2008年“英特爾杯”大學生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以下簡稱英特爾杯)已于8月落下帷幕。華南理工大學捧得“英特爾杯”,超過半數的代表隊獲得了前三等獎。為此,本刊采訪了英特爾杯大學生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組委會成員、秘書長兼專家組副組長徐國治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請他介紹了這次競賽的特點。
1,此次競賽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即:參賽人數擴大;國內的競賽有國外隊的參與;很多學生想到了好點子,例如幫助殘疾人(諸如英特爾杯獲得者“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歷時近5個月的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8月初正式落下帷幕,經過選手提交作品、現場答辯和專家的多輪評議,最終結果揭曉,共13支代表隊獲得了一等獎,其中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周貴斌、陳昌能、李佳明的參賽作品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助系統捧得英特爾杯,他們的指導教師為秦華標。一等獎獲獎名單如下:
獲獎?????????????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兩年一屆的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準備期,于7月中旬在上海交大進行了最后的參賽作品展示、評審與答辯環節。經過10多天,20余位業界專家、學者和企業技術精英的嚴格評審,比賽已經接近尾聲,大賽的最終結果將經過一定時間的動議期之后,最終于8月正式公布。在評審委員會工作之余,評審委員會的幾位專家代表與記者暢談了本次大賽的具體情況。
在總結本次大賽的總體情況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認為,本次大賽從最終提交作品和答辯過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激勵大學生們創新熱情的“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還有一個月左右就要鳴金收兵了,為了了解同學們的研發進程,5月28日,大賽組委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與Intel(英特爾)公司大學項目組一行考察了在京的部分高校進展,這些學校是: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聽了同學們的項目介紹后,王越院士幫助同學們分析了項目特點。他指出:競賽的創意一定要反應出創新項目的特點,而不僅僅為了追求難度大、技術高超。同時,對雙核處理器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 英特爾杯大學生嵌入式專題邀請賽的發起于2002年,目的在于組織國內優秀高校的精英學生參賽,通過競賽鍛煉學生對新興技術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意識;通過競賽將更多前沿技術傳播給指導教師,從而促進國內高校的電子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自2002年試點以來,英特爾杯大學生嵌入式專題邀請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邀請范圍逐步由國內擴大到港澳、東南亞、以及美國等地,規模維持在160支參賽隊。今年競賽開賽前,組委會邀請到部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3月15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產業部人事司主辦,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學承辦,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2008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比賽是自2002年發起以來邀請范圍最廣的一屆,來自亞太、美國的高校首次組隊參加比賽,使得此次競賽真正成為一項國際大賽。迄今,已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地區、東南亞、以及美國的68所高校、156支參賽隊、45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了今年的邀請賽。
延續前三屆的開放式的競賽形式,此次競賽,不限定競賽場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競賽
- 英特爾微處理器業務在第三季度保持擴張勢頭
據iSuppli公司,英特爾2008年第三季度在全球微處理器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同比與環比均出現上升,鞏固了其業內的領先地位。
2008年第三季度,英特爾占全球微處理器營業收入的80.4%,比2008年第二季度的80.1%上升了0.3個百分點。該公司的市場份額比2007年第三季度上升1.7個百分點。
其對手AMD的情況略有不同,后者的市場份額低于去年同期。2008年第三季度,AMD占全球微處理器營業額的12.1%,比2007年第三季度時的1
- 關鍵字:
英特爾 微處理器 AMD Bold
- 2008年第三季度,整體市場從天災的陰影下慢慢回復。其中7月-9月暑期,盡管受奧運會的影響,北京地區的銷量稍顯乏力。但從全國市場來看,學生市場的增長強勁,與第二季度相比,中國計算機零配件市場具有明顯回暖跡象。其中CPU銷量達到195.8萬片,環比增長3.5%。
在第三季度,零配件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事件非AMD分拆剝離制造業務莫屬了。在經過了連續8個季度虧損,同時趕上全球經濟危機之時,AMD于北京時間10月7日晚9點正式宣布拆分公司的芯片制造業務。拆分出的公司新名稱暫時命名為The Foundr
- 關鍵字:
AMD 奧運 英特爾 半導體
- 昨天,正在中國訪問的英特爾公司總裁兼CEO歐德寧來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并與學生和媒體進行了對話交流。
談到當前的金融危機,歐德寧說,英特爾握有大把現金,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非常小,英特爾全球的投資計劃保持不變,并且現在是擴大投資的最好時候。
受金融危機影響,英特爾等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一路走低,甚至創出5年來的新低,對此歐德寧認為并不足懼,金融危機對英特爾產生的影響很小。歐德寧列舉了一組數據說明英特爾抵抗金融危機的能力:每年400億美元的收入、70億美元的純利潤、110億美元的現金流以及150
- 關鍵字:
英特爾
- 2008年10月28日,上海——“嵌入夢想 芯動未來——2008年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頒獎典禮”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隆重舉行。來自中國、美國、印度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72所頂尖學府學子報名參加今年的競賽,其中華南理工大學代表隊提交的作品“基于視覺跟蹤技術的殘疾人輔助系統”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最高獎項“英特爾杯”。來自教育部高等教
- 關鍵字:
英特爾 電子設計大賽 嵌入式系統 大學生
- 英特爾全球總裁兼CEO歐德寧也未能“脫俗”,如同全球其他IT巨頭高管一樣,在全球經濟危機蔓延之際,他“及時”來到中國。他不但借助中國市場喊話,提振信心,而且宣布將新增三項針對中國市場的投資項目。
這已是歐德寧出任CEO以來第五次訪華,也是繼董事長貝瑞特選在四川大地震結束之后,該公司最高層今年“非常時期”的中國之旅。
歐德寧將首站落腳地選在了大連,顯示出大連12英寸廠在英特爾全球生產體系中的地位。昨天,他視察了這座投資2
- 關鍵字:
英特爾
- 10月28日晚間消息,英特爾總裁兼CEO歐德寧28日晚間在北京表示,金融危機對英特爾的影響要比其他公司小很多,英特爾全球的各項投資計劃保持不變。
英特爾全球各項投資保持不變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很多公司都下調了收入預期,財報也沒投資者興奮,一些公司甚至開始了裁員等縮減成本的自救計劃,擱淺投資項目更是排在了裁員的前面。歐德寧說,金融危機對英特爾的影響要比其他公司小很多,英特爾全球的各項投資計劃保持不變。這意味著包括英特爾大連25億美元在內的全球投資計劃都將按照原定計劃執行,保持不變。
英
- 關鍵字:
英特爾
- 市場分析機構Mercury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全球x86處理器市場報告顯示,在上網本處理器拉動下,英特爾第三季度在處理器市場繼續占有主導地位。
報告還顯示,盡管爆發了金融危機,x86處理器市場整體情況仍然好于預期。另外,9月份x86處理器市場增速有所放慢。
Mercury Research在10月23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由于上網本處理器發貨量增加,英特爾今年第三季度在上網本市場占有主導地位。
第三季度x86處理器發貨量同比增長了13%,正常情況下這一增幅應當在10%左右。
- 關鍵字:
英特爾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