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臺灣媒體報道,上游供應鏈消息稱,英特爾已經決定把觸摸屏功能作為第三代超極本的標準配置。第三代超極本預計將在英特爾 Haswell處理器6月初發布后不久上市。不過消息稱,盡管英特爾希望其品牌合作伙伴以市場最佳價格銷售超極本,但觸摸屏的配備將使得整體成本上漲至少70美元至80美元。
消息人士擔憂,雖然英特爾會給予營銷補貼,但觸摸屏戰略將極大侵蝕ODM廠商的利潤空間。
觸摸面板的強勢需求近期已經導致了20%的市場缺口,價格也居高不下。自從DRAM內存價格上漲,英特爾提升Haswell處理器價格
- 關鍵字:
英特爾 超極本
- 為退休CEO歐德寧尋找繼任者的不確定性正開始打壓全球最大半導體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英特爾對尋找歐德寧繼任者幾乎一直沉默不語,缺少CEO繼任計劃導致投資者不得不大幅暫停可能的投資。PC銷售疲軟已導致分析師調降了英特爾第一季度業績預期。
2013年,PC市場環境預計將極具挑戰性,單機銷量料將下降1.5個百分點。英特爾計劃于4月16日公布第一季度財務業績。
歐德寧于11月19日宣布,他計劃于今年5月退休。英特爾公司曾表示,正考慮的候選人范圍包括了內部和外部人士。
PC增速低迷,面對許多計
- 關鍵字:
英特爾 半導體
- 據《韓國時報》報道,英特爾已與思科達成芯片代工協議。英特爾正在發展芯片代工業務,彌補PC銷量下降、傳統芯片銷量停滯不前造成的利潤損失。
《韓國時報》稱,英特爾韓國公司業務經理LeeHee-sung表示,英特爾已經和思科達成代工生產網絡芯片的協議。對英特爾而言,為思科生產芯片意義重大,借此可以加速發展芯片代工業務。
目前,芯片代工僅為英特爾的一項規模很小的業務。英特爾此前曾為Netronome、Achronix、Tabula以及Achronix半導體等公司代工芯片,最近也為Altera公司代
- 關鍵字:
英特爾 網絡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PC淪為“夕陽產業”的背景下,英特爾新一代Haswell架構芯片因為其電耗性能的大幅提升,被視為PC救世主。美國科技新聞網站CNET 5日引述知情人士稱,英特爾已經向電腦大廠交付該芯片。
消息人士稱,英特爾已經開始交付該芯片,基于該處理器的電腦,最快將在二季度上市銷售。
目前還不清楚有哪些電腦廠商成為這款芯片的嘗鮮者。
媒體預測,在下周在中國北京舉行的英特爾開發大會上,英特爾有可能對外披露Haswell芯片性能和交付情況的動態。
Has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據三位知情人士稱,英特爾正在計劃收購以色列手勢識別和跟蹤技術公司OmekInteractive。競爭對手高通和三星也在考慮提出一個收購要約,盡管一位知情人士稱,收購Omek的競價大戰不可能發生。
對于這些公司來說,手勢控制技術是誘人的,因為這種技術提供一種簡化日益復雜的設備的途徑,吸引消費者使用這種很酷的科幻片式的設備,消耗這些廠商未來的芯片能夠產生的許多計算能力。
以色列風險投資公司CedarFund的合作人MottiVaknin說,我知道高通和三星將應用自然用戶界面和生
- 關鍵字:
英特爾 手勢跟蹤
- 2012是英特爾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邀請賽舉辦的第十個年頭,隨著賽事從中國發起進而走向國際化,這背后無不體現著英特爾公司對中國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在競賽開幕式和閉幕式上,記者對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負責“企業社會責任、教育項目及公司事業發展”的執行董事戈峻先生進行了專訪,且看他如何詮釋 “教育成就創新”。
- 關鍵字:
英特爾 嵌入式
- 就在不久前Xilinx和Altera兩大戰車競相宣布要推出20nm FPGA時,2月底,已聲稱要做22nm FPGA兩年的Achronix公司,正式宣布推出22納米3D Tri-Gate晶體管的FPGA樣片,其Speedster 22i系列HD1000型號的樣片已發運給客戶,總裁兼CEO Robert Blake稱,預計今年2季度底或3季度初將量產,并自己估計在工藝方面領先競爭對手兩年。
- 關鍵字:
Achronix 英特爾 FPGA 201303
- 英特爾日本公司于2013年3月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該公司IT部門2012財年的成果。該公司在發布會上宣布,其推行的BYOD(BringYourOwnDevice,自帶辦公設備)計劃覆蓋的自帶設備已經達到2.35萬臺,共為全公司節約工作時間約500萬小時。
該公司于2010年啟動BYOD計劃,利用該計劃的員工及適用該計劃的設備數量逐年遞增。從2011年的1.7萬臺增加到2012年的2.35萬臺,增加了38%。
對參加BYOD計劃的員工實施調查發現,通過自帶設備,平均每天可節約工作時間
- 關鍵字:
英特爾 智能手機
- 英特爾至強系列處理器目前包括E3、E5和E7等三個子系列產品,分別用于單核、雙核和多核處理器系統。目前這一代至強E3和E5處理器是在2012年3 月至5月的三個月期間發布的。未來的至強E3和E5處理器將逐步推出,其中E3處理器在2013年5月或者6月推出,E5處理器的推出時間將延遲到 2014年第一季度。基于Ivy Bridge架構的E7處理器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總之,在未來的四個季度,所有三個系列的至強處理器都將采用更 新的微架構。
?
至強E3-1200處理器將
- 關鍵字:
英特爾 處理器
- 它的名字說明了一切。去年年底,英特爾悄然推出NUC:一個迷你的、功能齊全的采取了代表現代傳統的米色盒子的臺式電腦。 NUC的形狀是一個只有兩英寸高,4英寸大的方形底盤。它的零售價僅僅是低廉的300美元。不要讓小尺寸或價格欺騙你。酷睿i3系統能夠快速、穩定的處理每天的日常計算任務。對,這是一個高速的怪物,我們追求的只不過幾年前的,而且也是不起眼的東西。
不過,你別高興得太早,讓我們緩和一下我們的狂熱。NUC它作為裸露的骨骼工具包,你需要安裝自己的內存,存儲,無線網絡組件和操作系統。換句話說,除非你
- 關鍵字:
英特爾 NUC
- 剛剛過去的 3 月 22 日也許對很多朋友來說只是個普通的周末,但對于半導體巨頭英特爾 來說卻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就在 20 年前的這一天,一個劃時代的處理器——“奔騰”(Pentium)誕生了!20 年來,奔騰系列處理器的型號一直 在變,但名字卻保留了下來。
時至今日,“奔騰”系列已成為低端處理器的代名詞,英特爾使用“酷睿”命名高性能的處理器。讓我們回憶一下“奔騰”家族的歷
- 關鍵字:
英特爾 奔騰處理器
- 英特爾CEO歐德寧(Paul Otellini)將會在今年五月退休,而目前為止英特爾還沒有任命繼任者。不過,前AMD首席執行官Hector Ruiz表示,無論誰成為英特爾的繼任者,他都建議將英特爾的分為三個公司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商業周刊》博客刊發了前AMD CEO Hector Ruiz的觀點,英特爾主導的PC市場,而在手機市場領域需要獲得成功必須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產品線路。Ruiz給出了類似的成功范例,如同波音公司公司一樣,其飛機制造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其在旅游市場的地位則通過巴西航
- 關鍵字:
英特爾 PC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日前發布研究報告表示,由于公司遲遲無法進一步縮小候選人范圍,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廠商英特爾尋找新任CEO一事已被推遲。
Piper Jaffray分析師格斯-理查德(Gus Richard)在今天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相信,英特爾已經將新任CEO的候選人縮小到了兩名公司內部人士以及一名外部人士之間,但該公司遲遲無法作出最后的決定。”
理查德認為,公司遲遲無法決定未來CEO人選一事將對英特爾造成傷害,因為該
-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代工
- 奔馳全新一代S級將于5月15日在德國漢堡首發,預計有望在今年9月上市。之前曾有海外媒體拍到全新S級的無偽裝諜照,現在奔馳官方又主動放出內飾定妝照。據Tech radar報道,新一代S級包括兩塊巨大的屏幕,改進版的COMMAND(奔馳研發的獨立影音控制系統),采用谷歌地圖技術,電子香水系統等。
近年來,車載的LCD屏幕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比如,Tesla汽車就為其 S級跑車裝配了17英寸(合43cm)的屏幕。但作為業界大佬,奔馳對這些事反而顯得更保守一些。所以,新一代S級里面配備的長寬比8:3、12
- 關鍵字:
英特爾 凌動處理器
- 3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旗下媒體集團近期一直在大肆招募人才,因為它準備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款互聯網電視服務。從這種情況來看,英特爾對于這項新業務是非常重視的。
英特爾媒體集團發言人約恩卡維爾(Jon Carvill)表示,公司現有員工300多人,現在打算再招聘60人。他預計該部門的員工數量將在未來6個月內增加到400人。相比之下,該部門在一年前員工人數還不到100人。
為了在核心PC芯片制造業務之外拓展新業務,英特爾打算面向消費者推出一款支持直播電視和點播內容的電視機機頂盒產
- 關鍵字:
英特爾 互聯網電視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