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訊為「英特爾嵌入式與通訊聯盟」(Intel Embedded and Communications Alliance,簡稱 ECA) 主要成員之一,提供網絡通訊和嵌入式運算應用平臺的最佳解決方案。全新推出最高規格的 Mini ITX 主板 SBC86860,搭載最先進的 Intel 酷睿2四核/酷睿2 雙核處理器,支持 800/1066/1333 MHz 外頻(FSB),采用高密度的 Intel™ 45 奈米 (nm) 制程技術。僅 17 x 17 公分的輕巧板型設計,卻擁有
- 關鍵字:
艾訊 英特爾 嵌入式 網絡通訊
- AMD官員在英特爾開發商論壇會議召開的前夕指出,AMD代號為“上海”的45納米處理器將在今年第四季度上市。AMD的這種處理器旨在與英特爾的Nehalem處理器進行競爭,特別是在雙插座的桌邊服務器市場。
AMD已經明確表示,其即將推出的“上海”45納米服務器處理器將與英特爾基于即將推出的Nehalem微架構的新的處理器展開競爭。
在英特爾開發商論壇會議召開的前夕,AMD高級副總裁Randy Allen在8月1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些45納
-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45納米 處理器
- 上周,戴爾、英特爾及其合作伙伴宣布了將移動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的消息。這些公司都披露了一個驚天秘密:將微軟拒之門外了。
其中一項技術是,在不啟用Windows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筆記本電腦收發電子郵件、使用瀏覽器和其它基本功能。另一項技術是使用一條網絡信息將一臺預裝Windows的PC從休眠狀態中喚醒,這對網絡電話應用和不在電腦跟前但打算遠程訪問的用戶非常有用。這些新技術暗示了業界即將發生的變化:上述兩種情況中,在微軟的合作伙伴向用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技術時,Windows處于休眠狀態。現
- 關鍵字:
戴爾 微軟 英特爾 移動技術
- IDC的罪行報告稱,全球第二季度處理器出貨量再次提升,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第二季度的處理器出貨量依舊比第一季度提升了3.1%,而同比2007年則增長了16.1%。
不過,激烈的價格戰使得雖然銷量比第一季度有所提升,但銷售額卻比第一季度下降了4.5%,營收為77億美元。
具體來看,在第二季度,英特爾出貨比第一季度增長了4.3%,同比去年增長了20.8%。而AMD的處理器出貨量同第一季度沒有太大變化,但這個變化已經足以影響處理器的占有量了。
目前來看,英特爾的出貨量占整個市場份額的7
-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處理器 IDC
- 盡管并非官方消息,但一份被泄露的英特爾文件顯示,未來數個月內英特爾將有大動作,使消費者能夠用上固態硬盤。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文件顯示,英特爾將與美光聯合研發一種新型超高速固態硬盤。美光將面向企業市場推出固態硬盤產品,英特爾則主打消費者市場。
英特爾可能推出容量為32GB、64GB、80GB、160GB的固態硬盤,外形尺寸可能與1.8英寸或2.5英寸傳統硬盤相當。更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固態硬盤的數據讀寫速度將達到驚人的240MBps或170MBps.
如果英特爾能夠使固態硬盤的價位下降
- 關鍵字:
英特爾 固態硬盤 美光
- 英特爾發布了USB 3.0規范草案。此舉將有助于解決與Nvidia和AMD之間的糾紛。Nvidia和AMD曾揚言要另起爐灶,開發自己的USB 3.0規范。
USB 3.0是一種新一代的高速連接技術規范,計劃于明年發布。USB 3.0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未來的PC和電子產品將采用它,還體現在它能夠提供10倍于USB 2.0的速度。USB 3.0的數據傳輸速率約為5Gbps。
英特爾本周三發布了支持USB 3.0架構的“擴展主控制器界面”草案0.9版,該草案提供了支持U
- 關鍵字:
英特爾 USB 3.0 Nvidia AMD
- 英特爾推出“迅馳凌動”品牌僅5個月時間就放棄了該品牌,選用“凌動”品牌。
英特爾新加坡分部的發言人尼克·雅各布斯說:“從根本上說,我們在簡化、合并互聯網設備平臺的品牌,將‘凌動’作為唯一的品牌。”
“迅馳凌動”是此前代號為Menlow的芯片組合品牌名,包括凌動處理器和芯片組。主要用于被英特爾稱為“移動互聯網設備”(MID)的小型手持
- 關鍵字:
英特爾 迅馳 凌動 MID
- 8月18消息,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稱,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PC處理器出貨量再一次達到了創記錄的水平。
盡管第二季度通常是每一年處理器需求的淡季和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正在向世界其它地區蔓延,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處理器出貨量比第一季度增長了3.1%,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16.1%。
廠商在中、低端臺式電腦處理器和移動處理器市場的競爭使第二季度的處理器銷售收入比第一季度減少了4.5%,銷售收入為77億美元。
IDC負責個人計算研究的半導體經理Shane Rau稱,雖然
- 關鍵字:
處理器 IDC PC 英特爾 AMD
- 繼去年11月,英特爾與中國數字電視解決方案提供商天柏集團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推出首款支持交互式數字娛樂服務的雙模機頂盒產品后,近日,雙方又共同推出了支持交互式數字娛樂服務的家庭媒體中心產品。
與此同時,英特爾與數字電視增值業務平臺及應用開發服務提供商茁壯網絡公司近日共同宣布,將在數字電視各個領域展開廣泛合作,其中包括一系列領先的數字電視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合作推廣等。
早在幾年之前,英特爾就將數字家庭戰略定為其業務重點之一,該公司的“歡躍”平臺在中國市場已經深耕數年,
- 關鍵字:
英特爾 數字電視 天柏 機頂盒
- 曾經以高性能、低價格芯片組聞名的臺灣芯片廠商威盛看來已經完全放棄為英特爾和AMD等第三方廠商設計芯片組,轉而專注于移動平臺和自家嵌入式處理器平臺的開發和推廣上。
威盛營銷副總裁Richard Brown上周末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說,“我們當初進入x86處理器業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們相信第三方芯片組市場會最終消失,我們需要有提供完整平臺的能力。”
“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了,”Richard Brown補充說。“英特爾提供了絕大部分的芯片組和處
- 關鍵字:
威盛 嵌入式處理器 芯片組 英特爾 DDR內存
- 編者按:半導體技術在節能領域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大潮流,日益提高了全球能源的利用率。在全球節能環保要求更加緊迫的形勢下,各大半導體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依托自身的優勢加快推出相應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以及新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對節能減排進行長期規劃
英特爾一直對節能減排有著長期的規劃。2007年他們建立了綠色芯片廠,2008年他們已成為全美最大的綠色能源購買者。
在他們全年的耗能中,生產活動耗能占70%左右。而在所有的生產活動中,銷往全
- 關鍵字:
節能 英特爾 恩智浦 TI Spansion 飛兆 飛思卡爾 IR NS 安森美 AMD
- 芯片戰爆發_ARM、英特爾誰將勝出?
盡管中國3G通信時代只是曙光漸露,但“移動互聯網”已聲勢如潮。全球產業巨頭,甚至包括IT產業鏈上游的半導體企業,也都在構建生態圈,試圖提前鋪墊,搶奪中國移動互聯網商機。其中,來自英國的ARM與巨頭英特爾,已圍繞著移動互聯網處理器展開激烈交鋒。
ARM是全球半導體知識產權公司,其處理器核心架構幾乎滲透了全球近100%的CDMA手機、85%以上的WCDMA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市場。
這正是英特爾與它之間爆發戰爭的理由。英特爾在
- 關鍵字:
ARM 英特爾 移動互聯網 MID 芯片
- 據國外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AMD數周內將宣布分拆成兩家獨立公司,其一專注處理器和芯片組開發,另一家負責處理器制造業務。
AMD此前就曾表示,將對處理器制造業務進行重大調整,但并未透露具體信息。該知情人士稱,分拆后,處理器設計公司將由新任CEO德克·梅爾(Dirk Meyer)負責,而處理器制造公司負責人未定。
但另有消息稱,處理器制造公司很可能由剛剛卸任CEO職位的魯毅智(Hector Ruiz)負責,魯毅智現任AMD董事長之職。
當然,分拆后的兩家公司
- 關鍵字:
AMD 魯毅智 英特爾 處理器
- 曾經以高性能、低價格芯片組聞名的臺灣芯片廠商威盛看來已經完全放棄為英特爾和AMD等第三方廠商設計芯片組,轉而專注于移動平臺和自家嵌入式處理器平臺的開發和推廣上。
威盛營銷副總裁Richard Brown上周末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說,“我們當初進入x86處理器業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們相信第三方芯片組市場會最終消失,我們需要有提供完整平臺的能力?!?
“這種情況確實發生了,”Richard Brown補充說?!坝⑻貭柼峁┝私^大部分的芯片組和
- 關鍵字:
威盛 英特爾 AMD 嵌入式
- 維持身體健康一定得要仰賴醫生嗎?隨著科技進步,醫療行為正從醫院走出,轉而進入互聯網家庭,讓現代人的就醫習慣和醫療設備市場正面臨巨大轉變。
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明星產業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atabeans預測,至2011年醫療電子用半導體產值將超過40億美元,以家用市場成長速度最快,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2%。另一研究機構BCC Research的最新調查報告也指出,全球家用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從2007年的146億美元,至2012年時成長到204億美元,年成長率(CAGR)將達到6.8%。輔助
- 關鍵字:
醫療電子 半導體 英特爾 三星 傳感器 200808
英特爾?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英特爾?!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英特爾?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特爾?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