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 文章
最新資訊
硅谷6月份失業率11.8%超加州和全美
據國外媒體周五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就業發展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硅谷6月份未經調整的失業率達到了11.8%,而當月加州和美國全國的失業率分別為11.6%和9.7%。
實際上,目前硅谷失業率甚至比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滅后的時候還高。半導體制造等行業的失業問題尤為嚴重,6月份就業人數同比減少了13%以上。
去年大部分時間,硅谷的失業問題還在控制之內。但到了去年年底,隨著科技支出走軟,eBay等公司紛紛宣布了裁員消息。受此影響,此前低于加州平均水
關鍵字:
硅谷 太陽能 風能
多晶硅疾進:一個西部城市的千億宏圖
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一個西部新能源基地,正在醞釀。
地處成都、川南和攀西三大經濟區結合部的四川樂山,正試圖通過打造三條產業鏈——太陽能光伏硅材料產業鏈、電子級硅材料產業鏈、硅化工循環利用產業鏈。
據來自樂山市政府的資料顯示,2008年,樂山電子及硅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6億元,同比增長40%,其中,多晶硅產量1180噸。
“截至6月底,全市已形成年產多晶硅4500噸的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一。&rd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在昨日召開的國家電網公司(下稱“國家電網”)“促進新能源發展工作會議”上,國家電網做了一個大膽的預測,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2.9億千瓦,約占總裝機的17%。其中,核電裝機將達到8600萬千瓦,風電裝機接近1.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將達到3000萬千瓦。
“這基本上就是此次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全部目標數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在接受CBN采訪時稱,“不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陽能
印度最快于9月公布該國第1個「國家太陽能任務」(National Solar Mission),預計將投入190億美元,將該國目前接近于零的太陽能發電量,于2020年提升至20億瓦(GWp)。
這個計畫將有助于印度追趕上其它在太陽能領域發展腳步較快的國家,也能讓印度在聯合國(UN)討論減少探排放議題時,有更多的談判籌碼。如果這項計畫確實執行,其產生的太陽能電力將是目前印度發電量的8分之1,有助這個目前溫室效應氣體放量全球排名第4的國家,降低煤炭的使用量。
盡管這項計畫尚未被印度總理Manm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據市場研究機構Pike Research公布的報告指出,盡管美國太陽能市場發展漸熱絡,但由于聯邦政府的資助仍嫌力道不夠,導致全美眾多太陽能投資計畫遭擱置。光在紐澤西(New Jersey)1州,便有超過75百萬瓦(MWp),金額約4.5億美元被擱置的太陽能投資案。除了聯邦政府的資助不足外,該機構認為金融危機導致的信用緊縮也是元兇之一。
但由于歐巴馬政府(Obama Administration)對再生能源的投入,該機構看好美國太陽能市場的遠景,并預估該國太陽能市場規模在2009年底可望超越西班牙
關鍵字:
尚德 太陽能
機構iSuppli近日報告指出,全球太陽能產業在2008年底面臨需求疲軟后,至今未能有效抑制產能過剩的問題,導致價格持續下滑。資料顯示,2009年第1季整體太陽能產業的平均庫存天數達到122天,比2008年同期增加48天,增幅高達65%。
iSuppli分析師Henning Wicht表示,上述65%的平均庫存天數增幅相當于全球太陽能產業在1年內多出了1個半月的庫存量。照目前趨勢看來,往后將有更多業者投入太陽能產業,屆時產能過剩的情況恐怕更加嚴重,預計價格短期內無法回升。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晶圓
太陽光電產業6月景氣復蘇,大陸市場近期傳出,由于價格反彈快速,前3季凍結擴產計畫、觀望景氣的大陸多晶硅料源廠,開始著手恢復擴產計畫。
太陽能業者表示,近期受到價格及對市場景氣樂觀的影響,資金有明顯回流大陸多晶硅市場的現象,過往凍結擴產的大陸多晶硅廠傳出又開始進行擴產計畫,而恢復擴產計畫的業者且主要為產出代表性、垂直整合布局,或很快就能順利產出多晶硅的業者。
例如,硅晶圓廠昱輝光電投資的四川多晶硅廠步入試產,第2階段年產能約1,500噸擴產,廠房設備預定于9月完工。航天機電近日通過審核將募集
關鍵字:
太陽能 硅晶圓
奧巴馬的“新能源戰略”言猶在耳,中國的新能源行業也“律動”起來。經過2個月的征詢、討論,《新能源產業規劃》呼之欲出。
“新規劃增加的直接投資有4.5萬億,帶動的社會投資有9萬億。”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史利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而此前國家能源局官員在第四屆可再生能源論壇上透露,“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把制定中的規劃定義為“比較成熟的討論稿”。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風電 生物質能
7月2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友達光電總經理陳來助23日表示,友達除了主業面板之外,還進入了太陽能和電子書等新業務領域,這兩個領域在2009年就可貢獻部分營收,并有可能成為友達“成長潛力非常大的事業部門”。
陳來助說,2009年是電子書開始蓬勃發展的一年,所有電子業不論是面板、系統、甚至是電信業者均大力投入,不是電子業的出版業也全力進行。從地區來看,歐美與大陸一致風行,取代傳統紙類印刷的商機非常大。
針對電子業大廠紛紛跳進來做太陽能,陳來助說,友達的商業模式與別人
關鍵字:
友達 太陽能 電子書 面板
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經歷一路狂飆后,終于有人站出來對這一行業的狂熱發展提出警告。
昨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副所長和姜鑫民研究員在接受《半月談》專訪時警告說:"新能源關鍵技術大部分還是依賴進口的。如果沒有加以很好的引導,難免會造成新能源產業的產業鏈盲目集中于技術含量不高的個別環節,造成局部的產能過剩、全行業整體競爭力上不去的問題。"
財政補貼"不差錢"
擔憂:還要貼多久
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許多行業陷入前所未遇的困境,為了振興經濟,很多國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風能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緊缺,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近幾年,德國Q-Cells、無錫尚德、江西賽維LDK等太陽能光伏龍頭企業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生力軍,極大地促進了世界光伏產業的發展。在中國,2009年3月底,扶持光伏產業的128、129號文件相繼出臺后,醞釀已久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也即將出籠,光伏產業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因此探討當前形勢下的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態勢,對光伏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垂直一體化整合漸成趨勢
隨著多晶硅暴利時代的終
關鍵字:
尚德 太陽能 光伏
中國大陸2009年具代表性的太陽能補助政策包括「太陽能屋頂計畫」及近期推出的「金太陽工程」,凸顯下放各省政府在實施上的權力,讓各省政府積極規劃系統案并擴大對外招商,近期傳出頻向臺廠招手,部分臺廠也傳出有意進駐,不過業者認為,進駐前仍需要評估各個招商局的支票兌現度。
大陸2009年「太陽能屋頂計畫」及「金太陽工程」,凸顯下放各省政府在實施上的主導權,太陽能業者表示,各省政府多數會將系統案給予當地進駐設廠的太陽能廠,以達到創造商機及帶動就業機會與提升稅收。
所以,近期諸多省招商單位均將太陽能系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歐美市場光伏需求在政策的刺激下明顯回暖,此外,中國海外光伏上市公司近期頻頻獲得融資,也顯示了市場回暖預期。國內幾家海外上市的太陽能光伏企業對本報表示,“太陽能光伏公司已經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或成為國內最早復蘇的產業。”
記者致電一個國內領先的太陽能公司,該公司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是太陽能企業最困難的時期,銷售生產在1月份已經觸底?,F在利空出盡,就是迎接利好的時候。
2009年第一季度,晶澳太陽能公司收入為2.317億元(3390萬美元),同比2008年第一
關鍵字:
CSI 太陽能 光伏
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后,網易財經第一時間連線中國最大的光伏電板生產商無錫尚德電力。尚德電力董事長兼CEO施正榮表示,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市場中國已經啟動,但要真正大發展非常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此次《通知》中給予的各種支持政策,將大大加快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發展。
根據該《通知》,對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其中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同時,對于光
關鍵字:
尚德 光伏 太陽能
一直以來,制約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兩頭在外”和“融資困難”,在近期部分地得到了實質性解決。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已經步入井噴時代。”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斬釘截鐵地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招標的圓滿結束預示著光伏產業井噴時代的開始。政府準備繼續以招標的方式在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上馬一大批光伏發電項目,屆時其發電成本會輪番下降。在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光伏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電路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相關帖子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資料下載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