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 文章
最新資訊
- 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大公司有當地政府和銀行的保駕護航,融資暫時不成問題。而對于CNPV這樣的企業來說,上市融資無疑是其最后的“救星”。
斷路華爾街
4月初,一家年產能僅為160兆瓦的光伏企業——位于山東東營的CNPV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CNPV通過路透社發布消息,表示正在籌劃第二次上市融資,為進一步擴產籌集資本,考慮上市地點為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和泛歐證交所。CNPV已于去年8月在歐交所創業板Alternext上市。
這個產能規模在國
- 關鍵字:
尚德 光伏 多晶硅 太陽能
- 在英國主流電信雜志GTB (Global Telecoms Business) 舉辦的2009年創新大獎頒獎典禮上,一款由中興通訊與運營商Digicel聯合推出的太陽能手機Coral-200-Solar獲得消費者服務創新(Consumer Service Innovation)大類的“太陽能充電創新”獎(Solar Charging Innovation Award)。
據悉,GTB雜志的創新大獎是世界電信界公認最具權威的公眾評定獎項之一,而此次Coral-200-Sol
- 關鍵字:
中興 太陽能 手機
- 憑著獨有的本土智慧,中國光伏太陽能企業幾乎在全球“環保2.0”時代,成為了環保與商業化完美結合的典范。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生生剝去了美麗的面紗:這個一手由國際投機資本托起、籠罩著高科技光環的產業,面對華爾街的轉身離去,暴露出了它那被一再催生而岌岌可危的脆弱根基——過度依賴國際資本和市場,核心技術缺乏,來自政府的扶植路線不清晰。
于是,2009年,圍繞著振興和發展國內光伏太陽能產業——這個看似觸手可及,實則遙遠的夢想,
- 關鍵字:
尚德 光伏 多晶硅 太陽能
- 在日前中國貿促會和韓國大韓商工會議所共同舉辦的中國———韓國綠色經貿合作論壇上,韓國斗山重工、KCCottrell等能源界知名企業紛紛向中國新能源、節能減排等綠色產業伸出橄欖枝。
中韓能源部門負責人在論壇上表示,中韓綠色產業優勢領域各有千秋,韓國核電制造業世界領先,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技術優勢則更為明顯,雙方企業界不僅應取長補短,加強相互間合作,而且應整合雙方力量,共同開發全球綠色產業市場。
中國核電需求吸引韓國企業目光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
-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陽能 節能減排 核能
-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權威官員處獲悉,正在制定的新能源發展規劃發展目標翻了幾番。
其中風能發電,到2020年,其規模將由2007年初定的3000萬千瓦調整到一億千瓦,太陽能發電的規模也將由180萬千瓦調整到上千萬千瓦。
這些幾倍于現有《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新目標,將成為正式的長期目標,出現在即將上報國務院的《新能源發展規劃》中。
參與制定規劃的國家能源局權威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不同于早期以3年期短期發展規劃為主的版本,目前,隨著不斷的修改,《新能源發展規劃》經過調整,其重點已經轉向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光伏
- “日期已經確定,敦煌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項目將于本周揭標。”17日,一位光伏業內權威人士肯定對記者表示,無論該項目最終花落誰家,都不會令人意外,“但卻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
無論結果選擇在哪一天揭曉,都會成為國內光伏太陽能業界值得銘記的時刻。
歸屬于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項目的敦煌項目,與光伏建筑發電一起組構成光伏市場的完整拼版圖,并于2008年12月12日開始進入招投標階段,但在“太陽能屋頂”計劃于3月26日正式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 據德國媒體報道,20家德國企業和銀行正策劃在北非建造一座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電站,項目預計總投資高達4千億歐元,預計10年內建成發電。在世界經濟“重感冒”時期,德國企業的這一大手筆引起了普遍關注。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已經有包括德國西門子公司、德國第二大能源供應商RWE公司、德國最大的私人銀行德意志銀行在內的20家德國大公司表達了參與這一項目的興趣,這些公司將于7月份在慕尼黑“碰頭”,商量項目的具體計劃。項目牽頭方是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據
- 關鍵字:
西門子 太陽能
- 備受關注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出現新動向:價廉環保的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硅取代西門子太陽能多晶硅的時代正在逼近,太陽能多晶硅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6月13日,參加“冶金法太陽能多晶硅制備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的產學研代表,滿懷發展光伏事業的豪情,肩負降低光伏成本的歷史重任,在廈門會聚一堂,共同發表《推動低成本冶金法光伏產業倡議書(廈門宣言)》。
在《廈門宣言》公布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立時、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新材料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邵立勤、三晶陽光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智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光伏
- 編者按:
進入五月,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政策聲音和力度忽然提高,國家高層領導首次將新能源提升至戰略產業地位,并希望以此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同時財政部提出財政支持新能源發展和節能減排的十項舉措,國家能源局負責人透露,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即將出臺,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在此重要背景和機遇下,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相關行業和企業的政策訴求是什么,地方政府還應該做哪些工作?為把脈這些需求和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赴江蘇、山東等地調查,采訪了風能、太陽
- 關鍵字:
太陽能 光伏
- LazardCapitalMarkets預計中國將成為下一個太陽能消費大國,并推薦逢低購買中國太陽能領域股票。
分析師SanjayShrestha說:“中國不再僅僅是制造業大國,還會成為下一個增長強勁的市場。”他認為2011年前中國太陽能產業規模能達到10到15億瓦特。
他還估計2012年前該行業規模將達到20億瓦特,2020年前達到200億瓦特。
這位分析師認為,基礎設施、融資和準入問題都不會成為發展瓶頸。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必要的基礎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處于高速成長中的中國光伏產業出現了“急剎車”現象:海外訂單銳減,多晶硅價格急劇下滑,業內加快重組整合。隨著上游產品價格的下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也不斷降低,中國的應用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時期。
組件帶動系統價格降低
據介紹,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包括組件、逆變器、控制器、支架、設施、電纜及跟蹤系統等部分。其中,組件在系統中所占比重最大。
北京科諾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偉鋼表示,太陽能光伏系統成本中占大頭的是組件成本,目前已經降低不少。&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光伏
- 國家能源局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尚未面世,長三角新能源的硝煙已起。
6月1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新能源發展規劃將帶動數萬億投資,“一方面包括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還將包括對傳統的能源進行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電網等內容。”
記者獲悉,江蘇、浙江、上海的新能源振興規劃已分別在5月底和6月初次第推出,從各省的規劃來看,底牌并無二致,均主打太陽能、風能和核電。
桌面上看見的是長三角新能源發展的蓬勃之
- 關鍵字:
新能源 光伏 太陽能 風能 核電
- 6月11日,全球最領先、規模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公司臺積電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臺積電將發展太陽能等新產業。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保守預估,2018年太陽能等新產業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以上,能替臺積電帶來1.5%營收增長貢獻。
時隔一天,6月12日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科技巨擘三星電子斥資近400億韓元(折合3200萬美元)興建太陽能電池生產線,計劃拓展太陽能電池事業。座落在首爾南方器興 (Giheung)新廠預計10月完工,產能將達30MW。三星明年將耗資近4000億韓元,以擴大生產線,整體
- 關鍵字:
臺積電 太陽能 光伏
- 40美元公斤是目前國內大多數企業尚無法達到的水平。這一水平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多晶硅廠商的生死線 。
“到目前為止,這還只是一個想象力炒作的行業。”一位對新能源行業研究頗深的上海私募基金研究員談及光伏發電時這樣告訴記者。
而瑞銀分析師StephenChin則將太陽能產業鏈描述為:到處存在著供應過剩、資金缺乏以及全球宏觀經濟惡化造成需求面臨困難。
從充滿想象力到全面盈利下調,光伏行業的前景變化只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而在接受采訪時,諸多基金經理也呈現出巨大的分歧,核心
- 關鍵字:
新能源 太陽能 多晶硅
- 日前,占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重點定位于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的北京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在北京揭牌,這標志著首都新能源產業進入聚合發展新階段。
據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介紹,新能源產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產業,是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重要載體,目前北京市正力爭建設成為新能源產業的研發中心、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的建設有利于引導新能源產業在京集聚和發展,加快北京新能源產業的成長步伐。
記者了解到,八達嶺新能源產業
- 關鍵字:
英利 新能源 太陽能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電路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相關帖子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資料下載
能源短缺問題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太陽能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