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出臺了新的對華出口管制法規(EAR),要求前端半導體制造工廠和外包半導體封裝與測試(OSAT)廠商對使用“16/14納米節點”或以下先進制程節點的芯片進行更多盡職調查程序。該出口管制新規在正式公布15天后(即北京時間1月31日),已經正式生效,目前已經開始影響到了部分中國芯片廠商的相關先進制程芯片生產與交付。美國商務部此前公布的對華出口管制新規當中,提供了芯片設計廠商和封測代工商(OSAT)“白名單”,臺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為在白
- 關鍵字:
美國 臺積電
- 12月24日消息,近日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 (Gina Raimondo)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應該更多地關注對國內創新的投資,而不是實施禁令和制裁。“試圖阻止中國(發展半導體)是愚蠢的差事”,雷蒙多還補充說,拜登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導致美國在建設芯片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比過去 28 年的總和還要多,這“比出口管制更重要”。盡管如此,《華爾街日報》稱,拜登總統仍然推動對中國公司的禁令和制裁,甚至敦促包括荷蘭和日本在內的盟友阻止中國獲得先進技術,尤其
- 關鍵字:
美國 半導體
- 12月13日消息,繼日前中國對英偉達提出反壟斷調查后,12日,這一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巨頭再度卷入司法風波。美最高法院允許投資者對芯片制造商英偉達提起集體訴訟,并駁回了英偉達的上訴請求。這是繼法國、歐盟、中國對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以來,英偉達陷入的最新司法糾紛。本周,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反壟斷法 ,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知情人士透露,英偉達早在2022年就因斷供行為被舉報,相關部門已對此展開調查。此次立案調查發生在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加大出口管制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是對英偉達不
- 關鍵字:
英偉達 美國
- 12 月 11 日消息,美國商務部周二表示,作為2022 年《芯片和科學法案》的一部分,美光科技已獲得高達 61.65 億美元(當前約 448.07 億元人民幣)的撥款,用于在美國制造半導體。該機構表示,這筆資金將支持美光的“二十年愿景”,即在紐約投資約 1000 億美元、在愛達荷州投資 250 億美元用于新工廠,并創造約 20,000 個新工作崗位。美國商務部還表示,美光將根據某些里程碑的完成情況逐步獲得上述資金。此外,美國商務部還宣布已與美光科技達成初步協議,將額外提供 2.75 億美元資金,用于擴建
- 關鍵字:
美國 美光科技 生產芯片 半導體 DRAM 內存芯片 存儲芯片
- 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美國工業和安全局 (BIS) 正式修訂了《出口管理條例》(EAR),將 140個中國半導體行業相關實體添加到“實體清單”。報道中提到,這些規則包括對24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和3種用于開發或生產半導體的軟件工具實施新的管制;對高帶寬存儲器 (HBM) 實施新的管制;新的指南以解決合規性和轉移問題;140項實體清單新增和14項修改涵蓋中國工具制造商、半導體工廠和投資公司;以及幾項關鍵監管變化,以提高之前管控的有效性。美國BIS正在實施多項監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對生產先進節點集成
- 關鍵字:
美國 實體清單 半導體
- 美國大選水落石出,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2018年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科技戰全面推動了中國半導體的國產化,被業內調侃為中國半導體的“恩人”。這一次特朗普再次上臺將對中國半導體會產生什么影響?芯謀研究綜合行業信息、特朗普競選綱領以及目前制裁現狀,有以下幾點分析。一,拜登制裁先進技術,特朗普無差別波及成熟技術。制裁中國半導體是美國朝野的共識,此前拜登政府蕭規曹隨,只在特朗普的制裁方案上做加法。現在特朗普歸來可能出現新的變化,與民主黨側重先進工藝不同,這一次特朗普可能對中國半導體無差別全面制裁,對成熟工藝也要制裁
- 關鍵字:
半導體 美國
- 拜登政府確定了對半導體制造項目提供25%稅收抵免的規定,擴大了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中可能會成為最大激勵計劃的資格范圍。新規在最初擬議版規則提出一年多以后推出,意味著能獲得稅收優惠的公司范圍更廣。其中包括生產最終制成半導體的晶圓的企業以及芯片和芯片制造設備生產商。抵免還將適用于太陽能晶圓 —— 這一意外調整可能有助于刺激國內組件生產。到目前為止,盡管對美國面板制造工廠的投資激增,但美國仍在努力促進這些零部件的制造。不過,抵免并未擴大到整個供應鏈。制造晶圓所需的多晶硅等基礎材料的生產廠家依然被排除在外
- 關鍵字:
芯片稅 美國
- 9月13日消息,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公開回應了,為何中國AI追了2年,依然落后美國AI 2-3代的問題。在2024中國計算機大會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暉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追趕了2年,為什么中美AI還有2-3代的差距?”孫凝暉院士談到,“很正常,中國足球還越追趕越落后了呢。美國就是技術的火車頭,你再怎么討厭它,它一定跑得快。”隨后,“院士拿國足類比中美大模型差距”的話題就被擠上了熱搜(特別是0:7慘敗日本后,更是激起了網友的怒火),不少網友紛紛點贊,直言描述太到位了。不過也有網友表示:“
- 關鍵字:
AI大模型 美國 中國
- 9月4日消息,當地時間9月3日,美股低開低走,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均創8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英偉達股價也是遭遇到了重創。英偉達跌超9%,市值大跌27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61億元),創4月下旬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然了英偉達股價下跌,有多個原因造成,比如美國經濟數據不理想,同時本身財報不夠更好等,但最直接的還是美國司法部直接調查。針對英偉達的反壟斷調查升級,該公司已經收到美國司法部傳票。正在搜集英偉達違反反壟斷法證據的美國司法部向該芯片商及其它公司發送傳票,升級了對這家在人工智能計算領域占主導地位
- 關鍵字:
英偉達 美國 反壟斷
- 美國持續加碼對中國大陸芯片禁令,美國財經媒體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荷蘭政府將禁止ASML(阿斯麥爾)為其在大陸的特定DUV提供維修服務,不只沖擊ASML在大陸的營收表現,更將打擊大陸芯片業發展,中芯明年恐怕無法替華為生產7納米與5納米芯片。
- 關鍵字:
美國 ASML DUV
- 當地時間8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已與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簽署了一項初步協議,將根據《芯片法案》向德州儀器提供16億美元撥款和30億美元貸款,這筆資金將用于幫助建設猶他州的一家工廠和得克薩斯州的兩家工廠。據悉,德州儀器計劃在這兩個州總共投資約4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得克薩斯州謝爾曼的另外兩家工廠。美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這筆資金將推動德州儀器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資超過180億美元,以建造三個新設施。其中兩個將在德克薩斯州,一個在猶他州,預計將創造2000多個制造業工作崗位
- 關鍵字:
美國 德州儀器 TI 建廠
- 7 月 18 日消息,為減少對亞洲的依賴并在美洲封裝美國芯片,美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提升拉丁美洲芯片封裝能力的計劃。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已經在哥斯達黎加的圣何塞設有組裝、測試和封裝工廠。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家藍色巨頭是否會從新計劃中受益。該計劃網站上的聲明強調了加強半導體制造和確保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目的是防止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壟斷關鍵的芯片封裝行業。美國政府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計劃的一大特點是,盡管到本十年末美國將生產更多的半導體產品,但其中大多數需要在美國境外的亞洲地區進行封裝,這使整個供應鏈變得更加復雜
- 關鍵字:
美國 芯片 封裝 供應鏈
- 7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美國試圖通過更多的補貼來在自己的本土打造芯片全產業鏈。為減少對亞洲的依賴并在美洲封裝美國芯片,美國政府啟動了一項提升拉丁美洲芯片封裝能力的計劃。在美國看來,加強半導體制造和確保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目的是防止任何單一國家或地區壟斷關鍵的芯片封裝行業。美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計劃的一大特點是,盡管到本十年末美國將生產更多的半導體產品,但其中大多數需要在美國境外的亞洲地區進行封裝,這使整個供應鏈變得更加復雜。根據該計劃,ITSI基金將在2023財年起的五年內提供5億美元資金支持
- 關鍵字:
美國 芯片產業鏈
-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 環球時報記者
楊舒宇】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2022年出臺后,拜登政府開始陸續推出刺激本土芯片產業發展的措施。當地時間10日,彭博社一篇題為“美國啟動16億美元封裝研究競賽”的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宣布將投入16億美元用于支持美國本土芯片封裝技術研發,并通過官網發布了項目招標意向書。美國商務部宣布,上述資金將支持設備和工具、電力輸送和熱管理、連接器技術、電子設計自動化以及芯粒等五大領域的研發創新,各項目申請方提出申報后將通過競爭方式爭取資金支持,單個項目政府資助
- 關鍵字:
本土芯片 美國 芯片封裝 研究競賽
- 報導指出,美國政府將動用為「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enter,NSTC)所撥備的50億美元聯邦資金,來支持這項被稱為「勞動力合作伙伴聯盟」的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NSTC擬向多達10個勞動力發展項目提供介于50萬至200萬美元資金,并在未來幾個月啟動申請流程,在考慮所有提案后,官員將拍板總支出規模。 這筆50億美元資金是來自于2022年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這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展現美國強
- 關鍵字:
臺積電 美國 半導體 人力荒
美國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美國!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美國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美國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