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臺新規:限制中企利用美國數據中心訓練AI大模型!
1月27日消息,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于當地時間本周五表示,美國拜登政府提議要求美國云服務公司進行自查,以確定外國實體是否正在訪問美國數據中心以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雷蒙多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我們不能讓非國家行為者、中國或是我們不想讓他們訪問我們的云服務的人,來訓練他們的模型。”(We can't have non-state actors or China or folks who we don’t want accessing our cloud to train their models) “我們對芯片實行出口管制,”她指出。“這些芯片位于美國云數據中心,因此我們還必須考慮關閉潛在惡意活動的途徑。”
拜登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中國將美國技術用于人工智能,因為這一新興行業引發了安全擔憂。
擬議的《采取額外步驟,以處理嚴重惡意網絡活動方面的國家緊急情況》法規已于本周五發布在“聯邦公報”官網上供公眾查閱,并將于下周一正式發布。“這是一件大事,”雷蒙多說。
早在去年10月,外媒就曾爆料稱,繼美國政府于10月17日出臺了進一步限制高性能計算芯片對華出口的措施之后,美國政府可能還將進一步限制在華企業利用美國云服務廠商的算力來提升自身人工智能能力的行為。
報道稱,雖然美國政府限制了英偉達(NVIDIA)、AMD等相關企業向中國實體出口先進的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芯片,但是并沒有阻止中國企業在通過云端獲取此類處理器的算力服務,中國企業目前可以繼續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 和 Microsoft Azure(微軟Azure) 等服務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或執行其他對性能要求較高的任務。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部副部長艾倫·埃斯特維茲(Alan Estevez)當時就曾,表示,美國正在評估實施限制,以阻止中國獲取美國云計算服務。如果做出這一決定,它將成為監管技術資源的更廣泛舉措的一部分,從而抑制中國人工智能應用的進步。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計算基礎設施服務(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達到了1,203億美元,相比2021年的 928 億美元增長了 29.7%。從相關廠商的市場份額來看,AWS和微軟Azure這兩家美國云服務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高達40% 和 21.5%,即AWS在2022年收入超過481億美元,微軟Azure收入達258.6億美元。中國阿里云雖然排第三,但收入只有92.8億美元,大幅落后于微軟Azure。排名第四的是谷歌云,2022年收入為90.7億美,市場份額為7.5%。華為云排名第五,2022年收入為52.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4.4%。
Gartner 副總裁兼分析師 Sid Nag 表示,阿里云雖然于中國 IaaS 市場占據優勢,但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潛力受限(資料顯示,阿里巴巴于2015年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開設了兩個云數據中心),導致增長放緩。預估企業采用更多生成式 AI,主權、道德、隱私和可持續性問題將形成新機會,讓大型云端服務供應商規模更加擴大。
據另一家研究機構Dgtl Infra最新統計顯示,2023年全球排名前10的云服務提供商分別是:Amazon Web Services、微軟Azure、谷歌云、阿里云、甲骨文云、IBM云(Kyndryl)、騰訊云、OVHcloud、DigitalOcean和Linode(隸屬于Akamai)。其中,微軟Azure覆蓋的區域和數據中心的數量居首位。從所屬國家來看,前十個廠商中除了中國廠商有兩家,美國廠商有7家,僅OVHcloud是法國的云巨頭。
雖然國內不少云服務廠商近兩年來在中東地區,特別是在沙特都有積極的布局。但是美國最新公布的新規,不僅將高性能計算芯片的出口許可要求擴大到中國企業的海外子公司,并且將沙特和阿聯酋都列入了“D5國家組”進行了進一步限制。這可能也導致這些海外數據中心獲取高性能計算芯片也同樣受限。
所以,綜合來看,如果美國限制中國企業使用美國的云服務廠商所提供的“云上算力”的話,所能夠選擇的有實力的海外的云服務提供商相對有限。當然,如果有足夠的市場需求的,相信也可能會有美國以外的其他云服務提供商會考慮增加對于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以提升其云上的AI算力來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以快速擴大市場份額。
來源:芯智訊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