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警告,全球半導體短缺在對汽車制造商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在擾亂智能手機芯片的制造,這將影響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交付。 三星表示,芯片制造商目前急于滿足汽車制造商需求,很多芯片代工廠都屬于滿負荷運轉,這限制了代工廠接受新訂單的能力,影響代工廠對DRAM及NAND芯片的制造,反過來沖擊智能機及平板電腦的交付。 三星內存業務執行副總裁Han Jinman表示,芯片代工短缺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公司正在密切關注相關影響。 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周四表示,公司正在加速生產汽車所需相關芯片,以滿足汽車
關鍵字:
三星 芯片短缺 汽車 智能手機
近年來多攝像頭早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無論是采用何種多鏡頭組合方案,目前售價千元以上的智能手機均已經配備了2顆以上的后置攝像頭。不過在智能手機攝像頭數量增加的同時,不少也用戶也開始對于手機后置多攝的實用性產生了疑問。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手機的后置攝像頭成像效果主要還是取決于主攝的成像水平,其余攝像頭大多只能起到輔助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認為部分機型的多攝像頭模組中有些鏡頭是屬于湊數鏡頭,這些鏡頭既無法完成高質量的獨立成像也會對手機的后置攝像頭模組設計增加難度。而且在近期也可以發現,各大廠商的旗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多攝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今天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SoC芯片市場統計報告,聯發科意外超越高通而登頂,這也是“發哥”第一次拿到第一。2019年第三季度的時候,聯發科的份額為26%,落后高通5個百分點,但是現在,聯發科來到了對手水平,拿下31%的市場,高通則滑落至29%。CounterPoint分析認為,在中國、印度千元機市場上的強勁表現,是聯發科最大的資本,當季搭載聯發科芯片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也突破了1億部。不過,高通在5G領域仍然無敵,39% 5G手機都基于高通平臺。第三季度,17%的
關鍵字:
聯發科 智能手機 SoC
2020年接近尾聲。從供應鏈獨家獲悉,蘋果智能手機Q4出貨量達到8500萬-8800萬臺。據記者了解,蘋果原先的指引更高,但因為部分器件缺貨導致實際出貨低于指引,影響出貨數量約300萬-500萬臺。小K注:蘋果2019年第四季度手機出貨量為7380萬部。
關鍵字:
蘋果 智能手機
此前,何同學使用哈蘇的中畫幅相機H6D-400c MS,搭配120mm的微距鏡頭,成功拍攝出了一張2000億像素的照片,完成了自己與600萬粉絲ID合影的目標。 2000億像素的照片,聽起來都覺得很恐怖。事實上,哈蘇H6D-400c MS所搭載的圖像傳感器只有1億像素,通過自家黑科技可拍攝4億像素的照片。為了保證這張照片的觀看體驗,何同學給每張寫著粉絲ID的紙單獨拍攝了兩張4億像素的特寫,然后合成一張7億像素的照片,后期再疊加到全景照片中,最終得到了2000億像素的照片。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也用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在這個時刻,像智能手機這樣的數字工具比我能做的任何其他事情更有幫助嗎?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繼續使用它,如果智能手機對生活無益,那就不必考慮了,然后接下來做更重要的事情,為自己和他人提供更多的便利。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現今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智能手機可以提供人們更便捷的智能化辦公模式,但同時帶來了視聽盛宴,通過連接互聯網可瀏覽更多內容,基于社交平臺實現更多的娛樂功能……漸漸地人們似乎沉迷于手機世界,我們如何才能體驗一種沒有手機的生活呢? 埃里克·勞克
關鍵字:
智能手機 數字工具 沉迷
在OPPO和vivo多次展示工程機、小米多次科普之后,中興手機出其不意率先發布了行業首款搭載屏下攝像頭的5G新機。對于屏下攝像技術的執念,源于行業一直以來對手機設計哲學的審美標準,即簡約、一體化。在這方面業內高度一致——也導致追求“真正全面屏”,成為這兩年來手機廠商肉眼可見秀“技術肌肉”的一個代表。去年一年之間,升降屏、水滴屏、劉海屏等“異形全面屏”就是廠商在探索的結果,但必然還遠遠不夠。這些技術也并非僅僅是直接“拿來”自供應商,而是產業鏈需要共同努力的結果。“屏下攝像頭技術如果只是靠屏幕廠商自己,基本是
關鍵字:
攝像頭 全面屏 智能手機
由于新冠疫情爆發,促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家工作,芯片巨頭高通正加大對5G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押注。 美國當地時間周四,高通發布了其驍龍4系列芯片的5G版本,它將在更便宜的手機上運行,定價在125-250美元之間,將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在柏林IFA消費技術博覽會的開幕式視頻講話中表示:“高通將兌現讓所有智能手機用戶都能接觸到5G的承諾。” 這項為期三天的活動去年吸引了24萬名游客,但由于疫情爆發,今年的活動不對外開放。今年的IFA活動以
關鍵字:
高通 驍龍4 智能手機
Business Insider Japan最近對索尼執行長石冢茂樹和副執行長高木一郎進行訪談,兩位在訪談中表示,目前索尼是唯一一家同時具備完整智能手機與相機業務的公司,終極目標是將智能手機與相機整合。也就是說,在整合智能手機、消費電子與相機三大部門后, 索尼接下來的目標將是整合智能手機與相機。雖然訪談中,兩位并沒有進行更具體的描述,但索尼近期推出的產品,的確將Alpha與RX相機的專業功能帶到Xperia手機。根據訪談內容,索尼今年同樣遭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沖擊,包括向中國采購零組件以及生產鏈都受到重大影
關鍵字:
索尼 智能手機 相機
根據Gartner周二發布的報告,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下降20.4%,至2.95億部,其中,蘋果iPhone的銷量同比僅下滑了0.4%,而三星等其他智能手機制造商則同比下降了兩位數。 根據Gartner的數據,三星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7.1%。華為的智能手機銷量下降了6.8%,同時另外兩個中國品牌小米和Oppo分別下降了21.5%和15.9%。 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Anshul Gupta說:“新冠疫情期間,旅行限制,線下零售店的關閉,以及對非必要產品的更加謹慎的支出,導致今年智能
關鍵字:
智能手機
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疫情仍在持續影響全球手機行業,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終端用戶銷量下滑20.4%,總計2.95億臺。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基本追平三星,距全球第一位置僅一步之遙。Gartner表示,在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廠商中,三星遭遇最大幅度銷量下滑,而蘋果智能手機銷量與去年基本持平。華為也遭遇智能手機同比銷量下滑,但市占率基本追平三星,距全球第一位置僅一步之遙。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機銷量約為5500萬臺,同比下降27.1%;華為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6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手機 三星
8月1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得益于中國制造商在新冠疫情之后積極恢復生產,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在2020年第二季度強勁復蘇,出貨量達3190萬部,環比增長11%。盡管蘋果和三星依然在智能手機出貨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最新數據顯示,在美國市場售出的每10部設備中,有7部是由中國廠商生產的。第二季度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5%,蘋果和三星共占總市場份額的70.3%,同期分別銷售1500萬部和740萬部智能手機。此外,韓國電子品牌LG和中國手機制造商聯想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
關鍵字:
智能手機
據國外媒體報道,受疫情導致的市場需求下滑影響,外媒及研究機構此前曾下調全球智能手機和5G智能手機今年的出貨量,但由于國內市場的出色表現,近日又有外媒給出了較先前更高的5G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期,高于此前預計的不到2億部。在最新的報道中,外媒預計全球5G智能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將超過2.5億部,在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中的比重,也將超過20%。但在最新的預期中,外媒并未提高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預期,他們仍預計今年的出貨量將會下滑至11.5億部,同比下滑15.2%。從外媒的報道來看,他們預計全球5G智能手機今年的出貨
關鍵字:
5G 智能手機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3日介紹,大部分智能手機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8月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28nm工藝芯片已經量產,22nm工藝芯片即將量產。大部分智能手機
關鍵字:
智能手機 北斗
距離六月份過去已經兩個月了,關于全球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表現究竟如何是業內業外最關注的事情,畢竟2020年第二季度與往年的第二季度完全不一樣。2020年的第二季度,中國區是為數不多處于正常狀態運行的地區,而類似于美國、歐洲、印度等國家與地區線下市場幾乎全部處于癱瘓狀態,所以手機市場可謂遭受重創。近日,權威市場調研機構IDC、Canalys先后公布了全球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我們分開來了解一下吧。先說IDC的報告吧,這也是我認為最客觀、最公正的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介紹
什么是智能手機?
所謂智能手機(Smartphone),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來不斷對手機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
簡單的說,智能手機,就是一部像電腦一樣可以通過下載安裝軟件來拓展手機出廠的基本功能的手機。
智能手機有什么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