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晶硅因用于新能源光伏產業而名聲大噪。它曾經創造的財富神話更是吸引了大量企業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然而面對副產物四氯化硅的處理難題,多晶硅企業正騎虎難下:不處理的話會嚴重污染環境,而且因資源浪費生產成本也會增加;處理的話暫時又沒有令人滿意的穩定可靠的技術作支撐。
四氯化硅到底能否被資源化利用?目前的困難究竟是“攔路虎”還是“紙老虎”?利用2010年四氯化硅資源化技術研討會的機會,CCIN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副產品成了企業命門
四川新光硅
- 關鍵字:
新能源 多晶硅 四氯化硅
- 近期風電設備、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出現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傾向,新能源發展過熱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么,當前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形勢如何?“過剩”的原因是什么?
新能源過剩是節點過剩
新能源產業鏈的建設一般分3個環節:研發、設備制造和利用。一般而言,新能源產能不應該過剩,因為新能源的利用應該是越多越好,目前所謂的產能過剩實際上是設備制造過剩,是產業鏈節點過剩。現狀是,設備制造投入過多,研發和利用方面投入較少。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研發的回報時間過長,導致早期企業和地方政府對研發
- 關鍵字:
新能源 多晶硅
- 由于大陸多晶硅大廠2011年每公斤生產成本可望降至約35美元,屆時現貨市場報價亦將跟著逼近該水位,然許多大陸小規?;蛐逻M多晶硅業者成本恐難達到該水位,預估屆時恐將面臨生存保衛戰。
根據Bernreuter Research近期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多晶硅市場供給端成長快速,導致漲價困難,2010年多晶硅現貨價約維持每公斤40~50美元,預期2011年底或更早,大陸多晶硅業者可望透過大量量產,使得多晶硅每公斤生產成本達到35美元,屆時料源現貨市場價格亦將落在該成本價附近,將威脅到產能不具規模經濟或新加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電池
- 4月12日,陳慶文(化名)在太湖旁邊一個僻靜的茶樓里,與外部投資者就多晶硅項目進行商談。陳慶文的多晶硅設備工廠在江蘇,規模約百人,年利潤在1000萬元左右。
不過,一如當日下午陰沉的天氣,即使對方提出的條件“非常好”,陳慶文也沒興奮起來。因為,“38號文還在,我無法興奮起來?,F在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做生產多晶硅的設備。”
陳慶文所指的38號文,正是2009年9月底,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轉發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 2010年上半國際多晶硅價格約每公斤50~55美元,貼近諸多新多晶硅廠的生產成本價,大陸多晶硅業者認為,該價格水位將促使大陸太陽能多晶硅市場持續運作淘汰賽;不過大陸自制的多晶硅仍缺,大廠持續加碼擴產是必然趨勢。
受惠于終端需求強勁影響,2010年上半國際多晶硅價格穩定維持在每公斤50~55美元,而大陸市場自制多晶硅價格第1季每公斤約人民幣395元、第2季報價已調漲至人民幣420~430元,調升幅度約 8%,主因供不應求。
大陸一線多晶硅業者表示,大陸2010年第1季多晶硅的進口量年增率達6
- 關鍵字:
Hemlock 多晶硅
- 近日,保利協鑫總裁朱共山表示,公司在太陽能領域主要的2個經營發展方向為專業太陽能料源供應者及電廠經營者,另外,2010年公司多晶硅年產量將達1.7萬噸。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9年保利協鑫生產多晶硅7454噸,分季度來看,一季度,保利協鑫多晶硅產量為1086噸,二季度為1180噸,三季度為1993噸,四季度產量則達到3195噸的峰值。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指出,2009年保利協鑫多晶硅產量達7454噸,占全國總產
- 關鍵字:
太陽能 多晶硅
- 友達日前宣布與日本東芝移動顯示公司(TMD)簽署一份備忘錄,將收購TMD位于新加坡的子公司AFPD面板工廠,瑞士信貸證券認為,此樁并購案將為友達增加LTPS(多晶硅)產能以提升高階NB急智能型手機的顯示屏市占率,并且友達也將取得東芝在LTPS及OLED(發光二極管)的智慧財產權,將可鞏固友達在中小尺寸面板的領導地位。
瑞信證券指出,盡管友達目前為中小型面板的龍頭,不過新奇美已積極搶攻市占率,預期友達透過此樁并購將可維持其領導地位,估計東芝新加坡面板廠月產能約 45000片,而友達目前LTPS月產
- 關鍵字:
友達 面板 多晶硅
- 部委對多晶硅門檻準入標準無法達成一致,使得標準遲遲無法推出。此背景下,工信部為推動多晶硅產業的發展正擬推出多晶硅產業化招標。
發改委與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的爭議焦點在多晶硅電耗指標。發改委要求還原電耗60千瓦時/千克,但工信部、科技部認為應定在80千瓦時/千克,雙方難以協調,因此標準難以出臺。
2010年3月29日,國內首個千噸示范項目擁有者四川新光硅業總工程師張惠國向本報記者表示,還原電耗標準合理水平在80千瓦時/千克,但國內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江蘇中能總經理蔣文武稱,“60千
- 關鍵字:
新能源 多晶硅
- 機遇與挑戰:
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
進口多晶硅價跌量增
外資主導太陽能產業
市場數據:
1-2月江蘇口岸進口多晶硅1752噸,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1.3倍
南京海關向本報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江蘇口岸多晶硅進口大幅飆升。
2010年1-2月,江蘇口岸進口多晶硅1752噸,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1.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48.2美元/千克,下跌30.7%。
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南京海關分析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外低價多晶硅的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巡視員王勃華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上表示,光伏領域也要調結構并防范產能過剩等問題。他同時透露,業界關注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有望在近期出臺。
對光伏產業的前景,王勃華持樂觀態度。但他同時指出,國內多晶硅行業仍可能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出于調結構的考慮,近期國家可能出臺《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從而使得太陽級硅行業更加健康發展。
據了解,《多晶硅行業準入標準》主要內容涉及布局、能耗、環保、監督等多方面。其中,在產業布局方面,《準入標準》要求企業
- 關鍵字:
多晶硅 光伏
- 南京海關向本報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江蘇口岸多晶硅進口大幅飆升。
2010年1-2月,江蘇口岸進口多晶硅1752噸,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1.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48.2美元/千克,下跌30.7%。
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南京海關分析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外低價多晶硅的大量涌進,將嚴重沖擊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的太陽能產業。2009年,江蘇太陽能光伏產業占全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70%。
進口多晶硅價跌量增
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江蘇等東部沿海省市紛紛將太陽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電池
- 3月17日,南京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江蘇口岸多晶硅進口大幅飆升。
2010年1-2月,江蘇口岸進口多晶硅1752噸,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1.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48.2美元/千克,下跌30.7%。
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南京海關分析人士表示,國外低價多晶硅的大量涌進,將嚴重沖擊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的太陽能產業。2009年,江蘇太陽能光伏產業占全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70%。
進口多晶硅價跌量增
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江蘇等東部沿海省市紛紛將太陽能產業定
- 關鍵字:
多晶硅 光伏
- 3月17日,南京海關向本報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江蘇口岸多晶硅進口大幅飆升。
2010年1-2月,江蘇口岸進口多晶硅1752噸,同比分別增長2.2倍和1.3倍;進口平均價格為48.2美元/千克,下跌30.7%。
多晶硅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南京海關分析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國外低價多晶硅的大量涌進,將嚴重沖擊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的太陽能產業。2009年,江蘇太陽能光伏產業占全國太陽能電池生產的70%。
進口多晶硅價跌量增
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江蘇等東部沿海省
- 關鍵字:
多晶硅 光伏
- 國際太陽能市場研究咨詢公司Solarbuzz(該公司近日由NPD集團收購)新出爐的報告中指出,2009年全球太陽能光伏安裝量達6.43GW,相比2008年增長6%。據公司稱,這一安裝量創造了新紀錄,全球收益達380億美元。歐洲地區三大市場分別為德國、意大利及捷克共和國,安裝量達4.07GW。2009年歐洲國家共安裝4.75GW,占全球需求量的74%。美國為2009年第三大市場,安裝量增加36%至385MW;日本安裝量提高109%,位列第四。
2009年太陽能光伏市場增長6%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電池
- 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談新能源產業發展方向,并對多晶硅國內供需狀況做了評析。
劉漢元:短期受金融危機和前期大量投資的影響,可能有短期的過剩。長期甚至從中期角度來講,說它過剩可以說是非常不科學,不嚴謹或者不實事求是的,未來發展空間認識有問題。原來的幾萬噸的消耗主要是基于歷史上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這部分核心材料的需要,每年停留在3萬噸、5萬噸,過去幾十年基本是靠提高集成度來增加生產產品數量,絕對的多晶硅消耗基本上增長量都不太多,但進入規模化適當良
- 關鍵字:
多晶硅 太陽能
多晶硅介紹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產單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當代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被稱為“微電子大廈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產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團(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國的一些比較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