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亞科總經理高啟全今(12)日指出,董事會決議將跨入20奈米,預計在未來2-3年內增資400億元進行制程升級,計畫引進新的策略投資人,最快可望在下半年增資100-200億元,明年底試產20奈米,2017年大量量產;另外,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配發2元現金股利。
高啟全表示,跨入20奈米將瞄準“LPDDR4”,預計投入400億元進行制程轉換,建置新的無塵室,不過,因是產能轉換,總產能并并不會增加,最快可望在下半年增資,同時也計畫引進新的策略投資人。
高啟全指出,近兩年打入網
- 關鍵字:
南亞科 20奈米
- 存儲器產業掀起策略聯盟風潮,僅有NAND Flash產品線的東芝(Toshiba)一直尋找DRAM策略聯盟伙伴,其與臺廠南亞科洽談合作案逾1季,近期傳出破局,南亞科將回頭向母公司臺塑集團尋求財務支援,希望能獲得資金轉進20納米制程技術,臺塑則看好DRAM市場,傳將支援南亞科將部分12吋晶圓廠產能轉進至20納米制程。
全球DRAM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及美光(Micron)都手握DRAM和NAND Flash兩大關鍵零組件產品線,全球
- 關鍵字:
南亞科 東芝 三星
- 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研究協理吳雅婷認為,在需求面不弱、新一代產品DDR4與LPDDR4比重增加價格提升下,2015年DRAM整體跌幅有限,從各DRAM廠的競爭態勢來看,三星在各領域中制程轉進進度最快,成本下降比其他競爭廠商明顯,臺系廠商部分,南亞科(2408-TW)轉型為利基型記憶體公司,仍將有不錯的獲利空間。
TrendForce旗下記憶體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最新報價顯示,1月標準型記憶體價格大部分還在議定當中,目前看來月跌幅不超過6%
- 關鍵字:
DRAM 南亞科 SK海力士
-
?
進入淡季后,第1季DRAM價格將持續下跌,業者預期,單季跌幅可能超過5%,比第4季的跌價幅度稍大。這對于華亞科、南亞科等廠商的業績,可能造成部分影響。業者強調,整體而言,今年的DRAM市況雖然可能不如去年,但還算樂觀。
DRAM業者指出,去年第4季DRAM價格跌幅約在5%以內,本季跌幅可能擴大,但還算健康的緩跌狀態。PC DRAM與消費型DRAM因為處于淡季,價格可能跌幅較多,行動裝置所使用的記憶體價格也應該會稍微下滑,較可能逆勢上漲者,是需求相當強勁的伺服器用DRA
- 關鍵字:
DRAM 南亞科
- DRAM廠第3季財報陸續公布,在價格崩盤、減產導致出貨減少下,各廠第3季虧損金額都持續擴大,南亞科和華亞科合計單季虧損將近新臺幣190億元,力晶第3季則虧損66.63億元,對于DRAM產業后市,南亞科釋出悲觀訊息表示,近期泰國洪水問題影響到硬碟馬達龍頭廠日本電廠(Nidec),客戶對于11、12月訂單仍在評估中,最悲觀的情況是對2012年1、2月需求產生沖擊,讓DRAM市場更加疲軟。
南亞科2011年第3季自行營收73.23億元,較上季減少約36%,營業凈損98.2億元,稅后虧損119.63億元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 近2年DRAM價格的高點都出現在上半年,下半年雖然有傳統旺季的加持,但DRAM價格反而都是一路走下坡的趨勢,除了是全球經濟局勢變量太多,各廠力拼制程微縮,拼命轉進新制程以增加產出,也是因素之一;目前各界認為,2010年上半1顆DDR3單價3美元的時光已難再現,因為隨著50奈米制程量產,每顆芯片成本降到1美元,未來DRAM產業不會有暴利,只有合理的利潤空間。
2010年3~4月是DRAM價格的高峰期,當時個人計算機(PC)換機潮涌現,DRAM市場陷入嚴重的供不應求,供給端大家都在轉換新制程,狀況也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 臺塑集團旗下DRAM廠南亞科和華亞科在50納米制程轉換吃足苦頭,第2季仍處于虧損狀態,近期決定全面加速轉進42納米,南亞科42納米制程更將搶先在2010年第4季進入量產,全力轉虧為盈,并共同宣布三度上修資本支出,南亞科從新臺幣220億元提升至300億元,華亞科則從520億元提升至580億元,2010年合計資本支出近900億元,讓其它DRAM廠望塵莫及。
南亞科和華亞科2010年從奇夢達 (Qimonda)70納米溝槽式(Trench)技術,轉進至美光(Micron)50納米堆疊式(Stack)技
- 關鍵字:
南亞科 42納米 華亞科
- 據國外媒體報道,臺灣內存制造商南亞科技和華亞科技周二都發布了財報。由于內存價格反彈,兩家公司第一季度凈虧損同比都縮窄,但業績低于預期,反映出在升級技術削減生產成本上遇到困難。
由于過去2年資本投資的疲軟,導致全球內存供應短缺,亞洲DRAM芯片制造商從價格反彈中受益。Windows 7的發布也促使消費者和企業更新換代,購買了要求更大內存的新電腦。南亞科技副總裁白佩林表示,4月公司將在3月的基礎上再調高價格,隨著設備使用率提高,第二季度出貨量將比第一季度增加10%。
南亞科技第一季度凈虧損從1
- 關鍵字:
南亞科 內存
- 臺塑集團旗下DRAM大廠南亞科日前決定進行大擴產,原本規劃將12寸晶圓廠產能從現有3萬片提升至3.6萬片,現在計劃一舉提升產能至5萬片水平,因此將再增加250名員工,整體員工人數將達4,250人;總經理連日昌表示,目前12寸晶圓廠已回復至3萬片的投片量,以68奈米制程為主,預計第2季68奈米和50奈米比重可各占一半。再者,預計南亞科2010年資本支出將擴大至新臺幣200億~250億元水平。
南亞科是這一波DRAM景氣復蘇之后,唯一宣布擴產的業者,且擴產幅度不斷加碼,顯示公司對于DRAM產業后市看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晶圓
- 據透露,臺灣內存芯片廠商南亞計劃增加2010年的資本支出預算,將其由原計劃的190億新臺幣提升到200億新臺幣(6.27億美元),據悉這筆增加的 預算將用于改進制程和擴展產能之用。南亞計劃將其12英寸廠產能由目前的每月3萬片提升到5-6萬片。如果將其合資公司華亞(由鎂光和南亞合資成立)的產能計算在內,那么南亞12英寸總產能將達到每月11.5-12.5萬片,這個數字已達到了全球內存芯片廠總產能的10%左右。
目前華亞12英寸廠的產能有一半是向南亞供貨,另一半則為鎂光公司供貨,這家合資公司的月產能大
- 關鍵字:
南亞科 內存芯片 50nm
- 南亞科將逆勢擴建旗下12寸廠,從現有3萬片擴增至5萬~6萬片,成為此波DRAM景氣復蘇后,首家擴產的臺系DRAM廠。值得注意的是,南亞科單月產能(加計華亞科)約9.5萬片,以目前全球單月12寸廠產能約100萬片計算,南亞科擴產后,全球市占率將首度挑戰10%,成為臺塑集團在 DRAM產業重要里程碑。
DRAM廠喜迎產業景氣復蘇,但苦于無錢擴增產能,2009年下半除趕緊將減產的產能回復,對于制程演進亦快馬加鞭,包括美光(Micron)、爾必達(Elpida)陣營2010年紛宣布要轉進40奈米制程世代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 沈寂已久的DRAM價格再度動起來,存儲器廠對于DRAM產業后市看法相當樂觀,DRAM廠供貨呈現小幅吃緊狀態,目前個人計算機(PC)搭載存儲器 平均容量成長16%至2.92GB,未來消費性PC機種搭載DRAM容量可望升級至4GB,市場對于后市看法相當樂觀,原本外界預期12月合約價格會開始下跌,反應淡季效應,但目前開出是持平,反映市場供給不多,而22日現貨價格又開始蠢蠢欲動,一口氣大漲3%;此外,下游模塊廠皆看好2010年DRAM市場表現將優于NAND Flash市場。
存儲器模塊廠一致看好2010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存儲器 NAND
- 12月上旬的存儲器合約價格中,DRAM合約價意外持平開出,南亞科副總經理白培霖表示,主要是個人計算機(PC)廠急單涌入之故;而 NAND Flash合約價格則反應市場需求不佳,16Gb芯片價格下滑5~10%,32Gb芯片下跌2~6%,目前合約價格貼近現貨價格水平,下游存儲器業者都盡量減少庫存水位,以免營運被跌價的NAND Flash芯片庫存燙傷。
近期DRAM現貨價格持續反彈,1Gb容量DDR2價格從2美元反彈至2.5美元,屬于觸底反彈,然整個市場的交易量是相當有限,反倒是原本各界預期12月上旬
- 關鍵字:
南亞科 NAND DRAM
- 11月下旬DRAM合約價終止漲勢,2GB容量DDR2模塊高價面臨下跌壓力,DDR3模塊價格則是持平開始,主要是反應傳統淡季將至,近期現貨價格近期修正高達15%,合約價開始出現壓力,惟南亞科發言人白培霖表示,PC OEM業者的需求仍舊強勁,目前PC OEM仍是有供給不足的狀況,力保12月合約價能夠持平。
11月下旬DRAM合約價格結束將近4個月來的漲勢,開始進入持平緩跌的情況,DDR2模塊由于之前高價來到1條50美元的高價,隨著傳統淡季來臨,高價開始向下修正,為整體合約價仍是趨近持平,沒有太大跌幅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 DRAM廠2009年脫離財務危機,營運開始累積現金后,募資能力也是強弱分明,攸關未來長期競爭力,其中南亞科以私募、現金增資和聯貸合計募資超過新臺幣400億元,是2009年最佳的搶錢王,以目前制程微縮的進度來看,南亞科和華亞科2010年是最快進入50奈米制程的臺系DRAM廠,成本結構將最具競爭力。
日前因為國發基金預算案卡住,”經濟部”宣布停止推動臺灣創新存儲器(TIMC)計畫,將尋求其它方式推動DRAM 產業再造計畫,雖然目前DRAM價格已回到現金成本之上,但業界認為,D
- 關鍵字:
南亞科 DRAM
南亞科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南亞科!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南亞科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南亞科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