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中心有兩張網,一張是對外服務和通信的網,另一張則是內部溝通的網。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逐漸成為業界發展趨勢,數據中心這張內部的網的性能也變得更加重要。
數據中心越來越大,存儲的數據越來越多,如何為數據存儲提供高效率、高帶寬、可擴展的網絡?
在2015HCC(華為云計算大會)上,華為與QLogic共同發布了基于25Gb以太網技術的OceanStor 9000存儲,除了本身在功能和性能上的升級之外,OceanStor 9000所采用的25Gb以太網架構則是本次發布的
- 關鍵字:
華為 OceanStor
- 11月5日細雨濛濛中的北京,一場小規模溝通會上,備受業內矚目的新一代華為麒麟芯片950正式亮相。麒麟950的問世,不僅僅是華為自主芯片產品的“跨越之作”,更意味著在高端芯片市場,中國芯片企業終于拿到挑戰的“入場券”,與高通、三星等國外強手一較高下。雖然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但唯有走下去方顯“芯”之真本色。
麒麟芯片支持VoLTE堅持SoC路線,實現能效比的新突破
工藝是用戶性能體驗的基礎,我們就先看看麒麟950的工藝。
- 關鍵字:
華為 麒麟950
- 從K3時代的一敗涂地,到K3V2時代的“祖傳SOC”,再到麒麟910、920、930時代的能用、好用,逐漸被消費者認可,麒麟芯歷經坎坷,百折不饒,終于破繭化蝶.從5年前連山寨機都不屑于使用的K3,到今天的麒麟950一枝獨秀,這其中有何奧妙?
- 關鍵字:
華為 麒麟950
- 華為年度旗艦芯片——麒麟950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全新4*A72+4*A53的big.LITTLE架構,采用16 nm FinFET+工藝制造,MaliT880圖形處理器、支持五模LTE Cat 6,i5全新智能感知處理器,自研14 bit雙ISP實現獨立DSP圖像后處理,從網絡支持、能效比優化、智能感知、ISP新突破等眾方面無不看出華為的用心之處。
追逐4G+ 帶來全新“悅音”體驗
華為Fellow艾偉先生在麒麟芯片媒體溝通會的開場便透露,
- 關鍵字:
華為 麒麟950
- 在電子、汽車、鋼鐵與造船等制造業領域,韓國與大陸的技術差距快速縮減,瞬間就會被趕上,而大陸在政府支持下擴產或購并動作頻頻,對韓廠造成莫大威脅。
- 關鍵字:
華為 紫光
- 11月3日,華為在2015年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上發布了MBB2020戰略,向業界描繪了移動寬帶未來5年的發展愿景。11月4日,論壇進入第二天,來自全球的運營商高層、行業專家、產業鏈合作伙伴再次齊聚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這一次,嘉賓們圍繞“如何實現MBB2020愿景”分享了精彩的觀點。其中,既有“仰望星空”的趨勢預判,也有“腳踏實地”的技術方案。
來自各國的運營商分享網絡演進的智慧
在演講中,來自加拿大運營商TE
- 關鍵字:
華為 MBB2020
- 中國有詩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的確,任正非制定了最為有效的戰略,讓華為成長為一家全球領先的企業,這證明了他的巨大影響力和遠見卓識。在本文里,大衛·德克萊默和田濤探討了幫助華為取得巨大成功的七大領導力啟示。
中歐關系源遠流長。自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來,中歐相繼采取了一系列商業舉措,將雙邊關系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該戰略包括了一系列外交舉措以及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受到了外界
- 關鍵字:
任正非 華為
- 【任正非商業獨白】
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
對成功視而不見
也沒有什么榮譽感 自豪感
而是危機感
失敗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大家要準備迎接
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
這是歷史規律
30人,兩年,造出一個廣東,一個曾連續26年高居中國GDP榜首的省份。他們是中國商業史上最閃亮的30位企業領袖。在經濟下行、前路迷茫的時候,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暨《中國企業家》雜志30周年特別策劃,邀請30位企業領袖集體發出“商業獨白”,幫你找到未來經濟之光。今
- 關鍵字:
華為 任正非
- 在晶圓代工產業,奈米線寬的粗細并不一定代表制程工藝技術的高低。繼 iPhone 6s 晶片門事件后,更多證據顯示,臺積電 16 奈米制程較三星的 14 奈米技高一籌。
華為代號 NXT-AL10 手機(據稱為 Mate 8)的跑分數據 4 日在網路上流出,其內建麒麟 950 處理器單核跑出 1,710 分、多核跑出 6,245 分,對照三星自制 Exynos 7420 處理器的單核 1,327 分、多核 4,435 分,兩者有一段不小的差距。(gsmdome.com)
- 關鍵字:
華為 麒麟950
- 繼Qualcomm、三星等晶片廠商所推行處理器先后采用自主架構設計后,華為也計畫在下一款處理器采用自行設計的核心架構,但主要將用在伺服器應用產品,因此并不會應用在旗下Kirin系列處理器。此外,華為也表示目前下一款Kirin 960處理器已經進入開發階段,另外也準備規劃更后面的Kirin 970處理器,只是仍可能維持采用ARM所提供核心架構設計,但將針對實際設計需求進行調整。
根據華為稍早在北京發表會上說明,除此次宣布推出新款高階處理器Kirin 950之外,目前也已經投入開發下一款處理器K
- 關鍵字:
華為 Kirin 970
- 因為中產階級發現下定決心買個國產的中端手機,然后沒事壞兩下,用個手機出門還要被人噴,手機還要各種折騰,清內存,關閉后臺,root,一天太累了,時間都在折騰上了,還是買個蘋果省事。
- 關鍵字:
小米 華為
- 三星一直趕不上蘋果,根本就是無力扭轉,中高端手機現在又被華為搶占,現在說這個還為時過早,目前三星在歐洲市場占有率是華為的5倍以上,當然市場繼續下滑是一定的。
- 關鍵字:
華為 三星
- 近期,有以下這么幾個事件的發生,引起了筆者的思考:
1. 小米芯的腳步聲正愈加清晰
近期媒體爆出小米在浦東有數百人的芯片研發團隊,與聯芯聯合研發,定位中低端,預計2016年紅米上商用。其實不足為奇,早在2014年11月小米旗下松果科技就獲得了聯芯科技開發和持有的SDR1860平臺技術。
2. 中興發布“中興OS+迅龍芯”
中興在天機發布會發布了“中興OS+迅龍芯”的戰略,據悉LTE-A 芯片將發布。這應該算是2代了,到目前為止迅龍
- 關鍵字:
華為 海思
- 2015全球移動寬帶論壇上,華為公司提出了MBB2020戰略。業界普遍認為2020年5G技術將會實現商用。但是在2015年到2020年尚未部署5G網絡的期間,眾多創新應用將會驅動運營商網絡向4.5G方向前進。通過與電信運營商的接觸,華為認為2016年開始4.5G網絡將會實現規模部署,網絡峰值將達到1Gbps。另外,即使到了2020年4.5G網絡和5G網絡也會長期共存下去。
華為透露,上個月(10月份)4.5G標準已經被正式命名為:LTE Advanced Pro。對于2020年5G商用前的5年,
- 關鍵字:
華為 4.5G
- 近日,據國外權威數據報道稱,華為在第三季度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大生產商。三星電子和蘋果全球兩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的的市場份額均出現下滑,而華為則實現同比增長,以占據8.4%的市場份額,穩坐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產商。
從華為布局手機市場的各個產品表現來看,其成為國內智能手機第一生產廠商是有理有據的。無論是主打高端手機市場的華為Mate系列手機,華為P系列手機,還是主打中端的華為麥芒系列手機,G7系列手機,其熱銷狀況都印證了華為在手機市場中首屈一指的地位。
以華為
- 關鍵字:
華為 麥芒
華為介紹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移動、寬帶、IP、光網絡、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華為的經營領域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