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法半導體(ST)推出新款MEMS單軸航向陀螺儀LISY300AL,這款產品采用7 x 7 x 1.5mm的表面貼裝封裝,角速度測量性能高達每秒300度(全量程)。新產品的主要特性包括:高靈敏度,電源電壓范圍擴大,從2.7V到3.6V,省電模式可選。新產品還有助于降低游戲控制器、直觀指向設備、車用或個人用導航儀等設備的待機功耗,并具備圖像穩定功能。
利用意法半導體市場領先的MEMS技術,結合MEMS技術出色的強健性能,在溫度變化的條件下和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LISY300AL的靈敏度表現非常穩
關鍵字:
ST MEMS 陀螺儀 傳感器
衛星數字廣播技術第一大廠商1意法半導體(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與世界最大衛星數字廣播公司之一的WorldSpace®(世廣衛星廣播公司,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代碼:WRSP)宣布,雙方簽訂歐洲衛星數字廣播(ESDR)接收機芯片的合作開發、制造、銷售協議,世廣公司預定向泛歐和中東地區開通廣播服務,2009年由意大利開始。
世廣與ST的協議在為ESDR收音機發展出第一款全集成的頻道解碼芯片。以開放的ETSI(歐洲電信標準協會)標準為基礎,ESDR技術讓世廣得以利用衛星與地面混合網絡傳送廣播
關鍵字:
意法半導體 ST 世廣 衛星 數字廣播 芯片
全球領先的企業制造執行、質量管理和信息平臺的頂級供應商——美國Camstar系統有限公司(Camstar Systems, Inc.)日前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成功召開了主題為“掌握全球商業變化,引領明日市場先機”的半導體解決方案專題講座。作為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SEMI China 總裁丁輝文先生(Mark Ding)深入地分析了中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Camstar的半導體行業合作伙伴TR Group則就MES系統如何應對快速的商業環境進
關鍵字:
半導體 Camstar MES 解決方案
被譽為“中國3G概念第一股”的展訊通信有限公司(下稱“展訊”),去年6月2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總裁武平從上市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也難逃創業團隊各奔東西的宿命,但他沒想到的是,痛來得那么突然。
日前,從熟悉展訊的知情人士處獲悉,今年初開始,展訊首席技術官陳大同(創始人之一)、運營副總裁范仁永(創始人之一)、銷售副總裁周承云和市場總監許飛等均已離職。“就在最近幾天還有好幾個總監離職。”知情人士表示。
不僅是
關鍵字:
3G 展訊通信 半導體
半導體產業是否進入了“無利潤繁榮”時代?半導體產業是否無法再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率來滿足空前高漲的產能需求?在美國加州HalfMoonBay舉行的“SEMI產業戰略座談會”(SEMIIndustryStrategySymposium)上,LamResearch總裁兼CEOStephenNewberry針對產業的狀態發表了觀點,并指出目前復雜的財務狀況用“無利潤繁榮”來描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Newberry的講話被與會者評價為此次座談
關鍵字:
半導體 DRAM NAND NOR
近期包括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科技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IT大廠IBM紛在太陽光電領域展開著墨,太陽能業者表示,盡管這些重量級大廠相繼投入,無異是更確定太陽光電需求潛力是長期值得耕耘,不過,這些產業巨人投入后,短期內恐將增加料源缺貨緊張度,而長期來看,這些廠商透過技術激蕩所帶給市場震撼力,同樣不容輕忽。
不僅英特爾正式投入太陽能電池,韓廠三星其實亦已開始著墨太陽能領域,并以太陽能模塊及系統端布局為先,至于IBM亦在日前與東京應化工業(TOK)宣布攜手投
關鍵字:
太陽能 半導體 英特爾 三星 IBM
就像摩爾定律驅動半導體幾何尺寸的縮小一樣,有關解決半導體可靠性問題的活動也遵循一個似乎有點可以預測的周期。例如,技術演進到VLSI時,為了保持導線的電路速度,引入了鋁線連接。此時,很快就發現了電子遷移這類的可靠性問題。一旦發現了問題所在,就會通過實驗來對退化機制進行建模。利用這些模型,工藝工程師努力使新技術的可靠性指標達到最佳。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焦點轉移到缺陷的降低上面。而隨著ULSI的引入,由于使用了應力硅、銅和低K介電材料等,又開始一輪新周期。
隨著引入的化合物材料的增加,可靠性方面的挑
關鍵字:
半導體 VLS 可靠性測試 晶體管
科勝訊系統公司宣布推出兩款用于具有數字錄像(DVR)功能的基于 PC 的視頻監控產品媒體橋。CX25820 和 CX25821 可將多通道、雙向非壓縮數字音視頻傳輸到主機,通過集成的 PCI Express(PCIe)接口進行預覽、處理或壓縮。PCIe 是一項可在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子設備上實現高性價比及可擴展高帶寬內容采集的串行總線技術。新的媒體橋可與該公司的 CX25853 視頻解碼器一起使用,形成一個完整的 8 通道、符合業界標準 “D1” 的數字視頻解決方案,用于實時視頻監
關鍵字:
視頻監控 半導體 科勝訊 數字錄像
中國投資網(CHNVC.COM)訊 國外半導體公司展開了并購重組潮,希望通過整合帶來的規模和領導力在市場上獲勝。中國半導體企業也受到并購重組潮的影響,但多數目前已經打開市場局面的中國半導體設計企業更希望通過上市獲得成功。如果被收購,也能作為有價值的公司被高價收購。
大公司整合背后有深層原因
最近,半導體業國際巨頭接二連三地上演了購并、拆分再合并的重組案。例如全球排名第一的英特爾與排名第五的意法半導體(ST)分別剝離出各自的閃存部門,組建了新閃存公司Numonyx;意法半導體與恩智浦整合雙方
關鍵字:
半導體 重組 整合 ST 意法半導體 恩智浦 英特爾
微控制器世界領先廠商意法半導體(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再次擴大8位微控制器的產品陣容,針對工業溫度范圍,推出基于新一代STM8內核的STM8S系列產品。新系列微控制器整合新一代內核的高速度、處理性能和代碼效率,以及多用途外設接口,并具備多項特殊功能,可提高芯片的強軔度和可靠性。片內集成的存儲器(包括真EEPROM)可以簡化應用仿真。在工業控制和家電應用中,STM8S系列產品可以降低系統成本,縮短應用開發周期,提高處理性能。
STM8 8位內核有一個32位存儲器接口和三段流水線架構,在24M
關鍵字:
ST 微控制器 存儲器 閃存
汽車用戶對車輛舒適、安全、信息和娛樂的需求引燃了多種應用的誕生,實現這些應用的基于微控制器(MCU)和微處理器的系統將進一步推動汽車廠商和芯片公司間的合作。
前不久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汽車電子大會(IAEC)是針對半導體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間日益緊密的合作而搭建的一個論壇。但從大會傳遞的信息是:盡管短期內對汽車級微控制器和基于處理器的系統級芯片(SoC)的需求在增長,但長期贏家將是那些能幫助汽車廠商通過采用系統級整車方法進行設計和電子整合、進而采用更少量的MCU的芯片廠商和EDA公司。
據研究公
關鍵字:
汽車電子 半導體 MCU 微處理器
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一,IBM聯合日本半導體加工廠商TOK宣布,未來二者將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技術,以削減用于制造清潔能源的成本。
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成為近來大科技公司間進入新興光電太陽能產品領域的最新行動。光電太陽能產品在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同時,不會像石油、煤炭甚至原子能那樣釋放出污染物。
據悉,在二者合作方面,IBM將提供專家級電池制造技術,TOK將帶來提供自己的半導體技術和LCD面板涂層技術。
未來兩家公司的開發方向為:開發出可使光電太陽能設備轉化率提高一倍的技術。
關鍵字:
IBM 太陽能 電池 半導體 TOK
由于目前大部分能源是從化石燃料取得,過度地消耗石油等能源,引發了環境問題、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等,使我們的世界不那么美好了。
半導體如何幫助解決能耗?
過去20年,功耗一直在上升,而不是下降。摩爾定律出什么錯了?因為功耗!每個晶體管的單位功耗下降了,這毫無疑問。但是每個芯片的晶體管數量增長更快,因此導致芯片的總功耗增加。一年前,Intel發明了45nm的工藝-以Hf(鉿)為基礎的High-k(高k)材料作為絕緣層材料,代替了傳統的二氧化硅,大幅減少漏電量。但是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在電路中功
關鍵字:
功耗 半導體 能耗 新能源 200806
本周一,IBM公司與日本半導體加工廠商東京應用化學(TOK)聯合宣布,未來二家公司將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技術,以削減用于制造清潔能源的成本。
據國外媒體報道,IBM與日本半導體加工廠商將聯手,共同開發高效太陽能技術。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成為近來大型科技公司間進入新興光電太陽能產品領域的最新行動。光電太陽能產品在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的同時,不會像石油、煤炭甚至原子能那樣釋放出污染物。IBM將貢獻出在電池制造方面的技術,而TOK則提供自己在半導體及LCD面板鍍膜方面的技術。
兩家公司的目標是開發出
關鍵字:
IBM 半導體 太陽能 光伏
全球核心硅片市場2007年強勁增長, 從2006年的929.7億美元增長至991億美元,增長率為6.6%。核心硅片是半導體市場中最大的單一領域,占總體營業收入的36%以上,該市場由ASIC、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和專用標準產品(ASSP)構成。iSuppli公司認為,只有市場中的領先廠商受益最多,它們的市場份額繼續上升,擠占規模較小廠商的份額。
按總體核心硅片營業收入排名,第一位仍然是德州儀器,2007年銷售額為74億美元,不過比2006年下降了4.1%。英特爾繼續位居第二,高通和索尼分別
關鍵字:
半導體 ASIC PLD 硅片 ASSP 200806
半導體(st)應用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st)應用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