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之家 4 月 12 日消息,AI 浪潮不僅讓 AI 加速卡成為緊俏商品,也進一步推高了機械硬盤(HDD)和固態硬盤(SSD)的價格。花旗銀行近日認為,固態硬盤的速度更快,相比較機械硬盤更適合訓練 AI;業內人士指出,就存取速度而言,固態硬盤是機械硬盤的 10 倍左右,因此在人工智能領域,會出現固態硬盤取代機械硬盤的趨勢。近年來,隨著 NAND 閃存價格進入下降周期,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之間的成本差距開始縮小,使得固態硬盤在一些領域逐漸取代 HDD。例如,在 2TB 以下的消費類 PC 存儲設備
- 關鍵字:
AI SSD
- 據墨芯人工智能官微消息,近日,稀疏計算引領者墨芯人工智能(以下簡稱“墨芯”)宣布于半年內相繼完成A+輪、B輪各數億元人民幣的兩輪融資。據悉,兩輪募集的資金將用于公司二代AI芯片的研發、市場拓展及稀疏化生態的構建。最新完成的B輪融資由螞蟻集團領投,盛景嘉成跟投;此前完成的A+輪融資由金浦投資上海金融科技基金領投,華大松禾天使基金、巖山科技戰略跟投,多家財務機構、老股東將門創投繼續跟投。告捷資本持續擔任公司兩輪融資的財務顧問。墨芯創始人兼CEO王維表示,墨芯在稀疏計算技術上的先發優勢,使我們無需擔憂因摩爾定律
- 關鍵字:
墨芯 人工智能
- 金融、制造和醫療保健等關鍵領域的企業,目前正快速提升AI的普及化,并積極將生成式AI計畫從試驗階段轉為全面實施。為了因應轉型、推動創新并達成營收成長目標,企業需要開放、符合成本效益且更節能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以符合投資報酬率(ROI)和營運效率需求。英特爾推出Intel Gaudi 3 AI加速器,與前代產品相比,Gaudi 3為BF16提供4倍AI運算能力、1.5倍記憶體頻寬以及2倍網路頻寬,可擴充大規模系統,將有助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多模態模型的AI訓練和推理,大幅提升效能和生產力。Intel Ga
- 關鍵字:
生成式AI 人工智能 Intel
- 據中國臺媒消息,戴爾中國臺灣總經理廖仁祥近日表示,去年圖形處理器(GPU)交貨期曾多達40周,今年2月以后供貨明顯改善,現在交貨期已經降至約8~12周。此前因GPU供應緊張,人工智能(AI)服務器供不應求。廖仁祥近日指出,AI服務器因為單價較高,目前企業采購預算占比已達20%,包括制造業、電信業、醫療機構和政府部門的需求都很強,金融業也開始導入生成式AI應用。對于人工智能電腦(AI PC),廖仁祥認為,AI PC市場一定會發展起來,但今年相關產品的效能,還沒達到微軟要求的算力45 TOPS。戴爾認為AI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戴爾 Dell GPU
- 據谷歌官網消息,當地時間周二,谷歌宣布推出了為數據中心設計的、基于Arm架構定制的新型CPU“谷歌Axion”,以期降低云計算的運營成本,并表示其性能優于x86芯片以及云端通用Arm芯片。據悉,谷歌的張量處理單元 (TPU) 是Nvidia制造的先進人工智能芯片的少數可行替代品之一,但開發者只能通過谷歌云平臺訪問,不能直接購買。相關負責人表示,Axion建立在開放基礎之上,但在任何地方使用Arm的客戶都可以輕松采用Axion,而無需重新架構或重新編寫應用程序。
- 關鍵字:
谷歌 AI Arm
- 當代AI大模型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發展潛力大、應用前景廣。當代AI產業在大模型chatGPT和Sora的助推下,競爭更上新臺階。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信息》的公告,顯示已有117家“大模型”成功備案。此前,人民網也發布了2024中國AI大模型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對我國AI大模型面臨的挑戰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說明。公告顯示,截止2024年3月,已經有117家“大模型”成功備案。其中北上廣大模型共計94個,北京地區占據51個,上海有24個
- 關鍵字:
AI 大模型 國產
-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三,Meta
Platforms(META.US)宣布,將推出一款新的自主研發的芯片,旨在加強其人工智能服務,并減少對英偉達(NVDA.US)等外部半導體公司的依賴。這款新芯片名為Meta訓練和推理加速器(MTIA)的最新版,將用于提升Facebook和Instagram內容的排名和推薦系統。去年,Meta已經推出了MTIA產品的首個版本。隨著Meta公司轉向人工智能服務,其對計算能力的需求顯著增加。去年,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推出了自家的人工智能模型,以競爭OpenAI的ChatGP
- 關鍵字:
Meta Platforms META.US AI 英偉達 NVDA.US
- 4月11日消息,根據周三發布的議程,微軟計劃在今年5月的年度Build開發者大會上,展出旨在為個人電腦和云計算帶來創新的全新人工智能工具。今年1月,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向分析師預告,到2024年,“人工智能將成為每一臺個人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此次Build開發者大會的議程正體現了這一目標的重要性。微軟之前的財報中提到,使用Azure公共云運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客戶所帶來的營收有顯著增長,微軟希望通過向開發者提供新的人工智能功能,持續這一增長趨勢。微軟人工智能部門的新任
- 關鍵字:
微軟 AI
- 新聞重點:●? ?全新Arm Ethos-U85 NPU性能提升四倍,為工廠自動化和商用或智能家居攝像頭等高性能邊緣?AI?應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全新Arm物聯網參考設計平臺Corstone-320集成了前沿的嵌入式?IP?和虛擬硬件,可加速語音、音頻和視覺系統的部署。●? ?擁有超過1500萬名基于Arm計算平臺的全球開發者生態系統,憑借廣泛的軟件支持和工具簡化了開發流程,從而輕松擴展邊緣?
- 關鍵字:
Arm Ethos-U AI 邊緣AI
- AI屆春晚—英偉達GTC大會在3月召開,B100/B200晶片的亮相,刷新了計算新速度,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從數據處理到算法優化,再到應用場景的拓展,每一步都可能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從智能硬件到云計算,再到物聯網等多個領域,AI技術的深入應用都將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AI對算力的要求是需要大量的并行及重復計算,GPU正好有這個專長,時勢造英雄,因此GPU就出山擔此重任。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預測:未來 15 年每瓦 GPU 性能提升 1000 倍,GPU 晶體管數破萬億就在近期,在一則對英偉達CEO黃仁勛
- 關鍵字:
GPU AI 摩爾線程 NVIDIA
- 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據韓聯社消息,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昨日舉行的韓國“半導體領域待審問題會議”上表示,韓國政府計劃到 2027 年在 AI 半導體領域投資 9.4 萬億韓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02.9 億元人民幣)。除了直接投資外,韓國還計劃創建一筆價值 1.4 萬億韓元(當前約 74.9 億元人民幣)的基金,幫助 AI 半導體創企的發展。尹錫悅稱當前的半導體競爭是“一場工業領域的戰爭,一場國家層面的戰爭”,因此韓國需要在未來 30 年在 AI 領域建立如現在存儲產業的影響力。為此
- 關鍵字:
三星 韓國 AI
- 周二,英特爾(INTC.US)在其Intel Vision
2024產業創新大會上,面向客戶和合作伙伴作出了一系列重磅宣布。這些宣布包括推出全新的Gaudi
3人工智能加速器、全新的至強6品牌,以及包括開放、可擴展系統和下一代產品在內的全棧解決方案,還有多項戰略合作。據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人工智能將是主要的推動力。然而,截至2023年,僅有10%的企業成功將其AI生成內容(AIGC)項目商業化。英特爾的最新解決方案旨在幫助企業克服推廣AI項目時遇到的挑戰,加
- 關鍵字:
英特爾 AI Gaudi 3 臺積電 5nm工藝
- 4月10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谷歌推出了名為Axion的新型芯片,這款芯片功能強大,能夠勝任從YouTube廣告精準推送到大數據分析等復雜任務,旨在幫助谷歌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成本。Axion的問世標志著谷歌在自主研發芯片道路上的重要突破,標志著其在大數據中心常用芯片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多年來,谷歌持續探索新的計算資源,尤其是針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專用芯片。自從OpenAI在2022年底發布ChatGPT并掀起人工智能新競賽以來,谷歌加快了自主研發芯片的步伐,旨在在互聯網領域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業界分
- 關鍵字:
谷歌 ARM架構 CPU AI ARM
- 隨著ChatGPT和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應用席卷全球,對計算能力的需求正在飆升。半導體行業發現自己正接近一個新的S曲線——對于高管來說,一個迫切的問題是該行業是否能跟得上。領導者們正在通過承諾大量的資本支出來擴大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制造工廠(晶圓廠),同時探索芯片設計、材料和架構的創新,以滿足不斷發展的gen AI驅動的商業格局的需求。為了指導半導體行業領導者度過這一轉型階段,我們制定了幾種gen AI對B2B和B2C市場影響的情景。每個情景都涉及對計算和因此晶圓的巨大需求增長。這些情景聚
- 關鍵字:
AI
-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與突破,2024年AI輔助研發正成為科技界和工業界矚目的焦點。從醫藥研發到汽車設計,從軟件開發到材料科學,AI正逐漸滲透到研發的各個環節,變革著傳統的研發模式。在這一背景下,AI輔助研發不僅提升了研發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復雜問題,推動了科技進步。2024年,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成熟,AI輔助研發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其潛力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挖掘和應用。AI輔助研發的技術進展2024年,AI輔助研發領域可能會有以下技術突破和創新: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
- 關鍵字:
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人工智能(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人工智能(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人工智能(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