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文章
最新資訊
- 盡管面臨重重貿易壁壘,但iSuppli預測,2007年中國電視出口量將首次超過內銷量。 預計中國2007年電視出口量將達到3960萬臺,而國內市場出貨量預計為3830萬臺。相比之下,2006年中國國內電視出貨量為3680萬臺,而出口量為3480萬臺。 日本廠商退出CRT電視市場以專攻利潤率較高的LCD電視和等離子(PDP)電視,其直接結果是中國電視出口上升。由于本地供應鏈完備,以及國際市場仍然需要CRT電視,中國自然從日本廠商手中接管了這個市場。 盡管對美國的CRT電視出貨量下降,但中國電視出口勢頭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視出口 國內銷量
-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今日發布的《中國彩電行業發展藍皮書——2007年上半年盤點》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受外資液晶電視的沖擊,國產品牌液晶電視銷售額比重已縮小到45%,銷量比重也減少至45%。 目前,三星和飛利浦已位居我國液晶電視銷量的前兩名。 國產液晶電視廠商認為,外資品牌從去年以來頻頻發動價格戰是其勝出的主要原因。目前從各個尺寸規格來看,國外品牌均占據了主導地位。在40英寸至42英寸產品線,國產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差價已在1000元以內,這使消費者更樂于選擇外資品牌液晶電視。 而賽諾市場研究公司高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國產液晶 市場份額 消費電子
- 同為平板電視的代表產品,PDP與LCD在2007年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等離子電視依然穩中有升卻大大放緩了腳步,液晶電視無論在銷售量還是品牌數量都是一枝獨秀,有調研報告顯示,8成以上消費者將液晶電視作為首選產品。 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市場格局,為此國內外電視品牌也劃分為兩大陣營,一支以國產品牌為代表的液晶派,一支以三星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同時擁有PDP、LCD兩種產品的核心技術,堅持同時發展PDP與LCD。兩種不同的發展策略,決定了未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的格局。 液晶派路線圖貼牌生產打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等離子 液晶電視
- 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電科技”)年產50億塊IC新廠投用儀式在江陰舉行。長電科技新城東廠區IC封裝測試項目占地面積850畝,分三期建設。本次投入使用的一期廠房已于2004年底開工,總投資為20億元,新增年產IC 50億塊,在DIP系列、SOP系列、SIP系列基礎上向QFN、FCBGA、TCP、COF、COG、DFN、FBP等中高級IC發展。 &nbs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長電科技 IC
- 在北京奧運倒計時一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網通北京奧運通信局在北京正式開通,并將借助向2007年“好運北京”系列賽事提供通信服務保障的方式,提前為北京奧運進行熱身。 北京奧運通信局居于國家體育場(鳥巢)西側的數字北京大廈內。在北京奧運期間,該局將為奧組委技術指揮中心、奧運村、媒體村、國際廣播中心、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等奧運核心區提供所有固定通信服務。 北京奧運通信局內設營業廳、測量室、交換機房,電力機房、傳輸數據機房、視頻機房、服務器主機托管機房、無線機房等。中國網通通過這個局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國網通 奧運
- 本報訊 日前,中電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王志剛陪同湖南省省長周強、副省長徐憲平在中電科技集團第四十八研究所就建設湖南省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項目、加強中電科技集團與湖南省的合作事宜等進行調研和現場辦公。 周強、徐憲平一行參觀了中電科技集團四十八所科技孵化園區及太陽能光伏產業建設工地,實地考察了科研生產一線,聽取了唐景庭所長關于建設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的匯報。周強表示,將大力支持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項目,并現場落實給予2000萬元啟動經費支持、優惠提供土地建設光伏產業園、積極推動中電科技集團光伏產品在湖南省的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中電科技 湖南 太陽能
- 計算機微處理器制造商英特爾的官員本周四表示,公司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越南構建芯片工廠,2009年開始制造產品。 英特爾(越南)產品總經理Rick Howarth向媒體稱,公司將在越南西貢高科技園區構建一個占地50萬平方英尺的芯片工廠。今年12月份開始構建,2009年中期完成,2009年九月份開始批量生產,最初將雇請500名員工,到年底之前新工廠的員工總數將增加到1000名。 總經理表示,英特爾計劃新工廠大約需要三年時間達到最高產能,屆時每年能夠制造六億個芯片,雇請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英特爾 越南
- 日立有限公司與瑞薩科技(Renesas)宣布,為了滿足新一代高密度片上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的需求,雙方共同開發出了運行于1.5V電源電壓的512KB(相當于4Mb)相變存儲模塊,該器件能夠實現416KB/s的寫入速度和20ns的讀取時間。利用以前開發的100μA(Micro[注1]安培)寫入操作電流的“低功耗相變存儲單元”,兩家公司在新模塊中開發了一種可以實現高速讀寫操作的外設電路技術。 日立和瑞薩以前開發過一種低功耗操作相變存儲器,它在界面層使用了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日立 瑞薩 相變 存儲模塊 消費電子
- 泰克公司日前宣布,推出市場領先的下一代一體化保障平臺,滿足多技術、多業務固網和無線網絡運營商的業務保障性能監測和管理需求。融合網絡一體化保障方案(UACN)可以端到端查看所有用戶會話在多種接入網和核心網技術中的服務水平。 泰克UACN平臺基于其已經取得良好成績的VoIP性能管理解決方案,前期重點是通過IP下一代網絡傳送的語音業務。UACN架構異常廣泛,將在后續版本中支持視頻、移動、數據和傳統網絡和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泰克 通訊 無線 網絡 保障平臺 消費電子
- 針對2007年消費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資策會信息市場情報中心(MIC)由全球市場需求、軟硬件發展、信息應用、環境變遷、競爭態勢等因素進行分析,歸納出2007年消費電子產品的“五七七”大趨勢。 MIC的“五七七”趨勢,指的是“低價移動電話、數碼相框、32英寸模擬液晶電視、ATSC機頂盒與MP3播放器”等五大紅海產品,“低價化、綠色化、時尚化、輕薄化、IP化、智慧化、多模化”等七大未來發展趨勢,以及“LCD TV、Smart Cell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近年來,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明顯提速,消費者變得挑剔、喜新厭舊和計較成本,消費者期望產品價格不斷降低;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競爭壓力,OEM(電子整機制造商)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把握消費者需求、產品定義和客戶服務上,逼迫他們不得不尋找能降低成本和加速產品面市的方案;而芯片供應商在推出集成度更高的SoC(系統級芯片)同時,也提供了原本由OEM完成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參考設計;為了加快產品開發,芯片廠商購買了比過去更多的處理器內核IP授權,而不是自己開發;IP供應商也更依賴先進的商用E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電子產業 發展趨勢
- 據國外媒體報道,權威調研機構Gartner日前評出了“全球50大半導體消費廠商”,結果惠普、戴爾、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分列前五名。 報告顯示,惠普2006年的半導體消費額為140億美元,占業內總輸出量的5%。戴爾和諾基亞的消費額均為120億美元,摩托羅拉為110億美元,而三星為100億美元。 全球50大半導體消費廠商2006年的總消費額為1610億美元,占行業總輸出量的61%。 在這50家廠商中,以通信企業居多,其次分別為數據處理公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半導體 惠普 戴爾
- 諾基亞與意法半導體(ST) 聯合宣布兩家公司計劃在3G及其后續移動通信系統集成電路和調制解調器技術的授權和供貨方面進一步加深合作關系。此外,兩家公司還在協商一個將諾基亞的一家集成電路(IC)廠轉讓給意法半導體的并購計劃。 根據這個包含多方面重要內容的合作協議,意法半導體將有權設計制造基于諾基亞的調制解調器技術的3G芯片組、電源管理芯片和射頻技術,為諾基亞和開放市場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同時,諾基亞與意法半導體還在磋商諾基亞IC廠轉讓給意法半導體的并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諾基亞 ST 通訊 無線 網絡
- 據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提供的消息稱,由于今年下半年先進制造技術的半導體產品需求較為疲軟,全球主要的芯片代工制造商中國臺灣臺積電和聯華電子分別推遲了它們12英寸芯片工廠設備的安裝。 消息稱,臺積電的12英寸芯片工廠Fab 14主要制造儲存芯片,它的客戶對今年下半年的增長前景較為保守。客戶們比預期更疲軟的需求是臺積電更加謹慎的擴展12英寸芯片工廠產量的理由之一。 盡管臺積電仍然獲得了來自Nvidia、高通、德州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臺積電 聯華電子
- 由于不恰當的收購,AMD公司目前正處于一種尷尬之中。然而,它在最近幾年中可謂是“一路高歌”。它通過蠶食高利潤率的服務器芯片市場份額,使英特爾公司都感覺發抖。AMD公司在過去三年來使自己的芯片“登陸”戴爾公司的服務器和個人電腦,以及東芝的筆記本電腦,這兩家公司以前都僅僅是使用英特爾公司的芯片。據Caris & Co.的分析師丹尼爾表示,AMD公司取得了不少的業績。其微處理器業務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PC市場份額與過去相比也有所增長,幾乎各大PC廠商都成了其客戶,但在兩三年前它還未做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AMD 收購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電路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相關帖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資料下載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