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道,日本政府將以國家安全名義審查東芝芯片買家。此舉或將使得美國買家成為優先考慮對象,而富士康和臺積電恐將失去購買資格。
一位知情人士稱,日本政府將利用該國的外匯和貿易法律,在必要時以國家安全名義對拍賣進行控制。另一個消息源稱,美國是“日本國家安全觀點中唯一可行的伙伴”。
受西屋公司巨額虧損的影響,東芝已經處于資不抵債的邊緣,東芝被迫出售資產來改善其財務狀況。在此前的重整計劃中,東芝原本只打算出售芯片業務的少數股權,但由于嚴重的財務問題
- 關鍵字:
東芝 臺積電
- 從商業角度看,不管是反擊三星還是拓展新業務線的目的,當前市值約1542億美元的臺積電都有理由參與該項競購。若臺積電最終競購東芝半導體業務并得手,或成為其發展史上第三次重要并購,意義非凡。
因美國核電業務而爆發財務危機的東芝宣布意分拆其半導體業務并出售少數股權后,來自美國、韓國和臺灣等地的企業均表示出興趣。隨后,原計劃僅出售少數股權的東芝更是表示為籌集更多資金不排除出售過半權的可能性,這使得東芝這樁出售案更具行情。同時,因為該業務整體估值或達175億美元以上,也使得潛在收購方很
- 關鍵字:
東芝 臺積電
-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芝無意將芯片業務出售給富士康科技集團。
知情人士稱,日本政府擔心收購芯片業務的企業與中國大陸關系緊密,進而導致關鍵技術外流。而東芝了解日本政府的擔憂,并“將競標人與中國關系緊密程度納入考慮范圍內”。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有多條生產線。
作為三星之后的第二大NAND芯片生產商東芝,正考慮出售其大多數或全部閃存芯片業務,試圖彌補核電資產業務63億美元的減損。目前,東芝將其芯片業務估值為1.5萬億日元(約合131億美元)。
富士康有可能和韓國
- 關鍵字:
東芝 富士康
- 北京時間3月9日下午消息,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芝無意將芯片業務出售給富士康科技集團。
知情人士稱,日本政府擔心收購芯片業務的企業與中國關系緊密,進而導致關鍵技術外流。而東芝了解日本政府的擔憂,并“將競標人與中國關系緊密程度納入考慮范圍內”。富士康在中國大陸有多條生產線。
作為三星之后的第二大NAND芯片生產商東芝,正考慮出售其大多數或全部閃存芯片業務,試圖彌補核電資產業務63億美元的減損。目前,東芝將其芯片業務估值為1.5萬億日元(約合131億美元)。
- 關鍵字:
東芝 富士康
- 鴻海入主夏普才剛轉盈之際,又宣布投資160億美元在中、美設面板廠,正需養精蓄銳之際,為何鴻海對東芝一見鐘情,將再投下巨資搶親東芝?
- 關鍵字:
東芝 鴻海
-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家電制造美的集團(Midea)一名高層人士透露,有意收購東芝的芯片事業。
美的集團去年已收購東芝的家電事業,集團副總裁袁利群表示,已就收購東芝芯片事業成立策略小組。她指出,美的集團市一家開放的企業,若能完成收動中的芯片事業,集團有能力進行整合。
袁利群還表示,美的集團自1990年代開始就與東芝保持空調事業的合作,雙方均從中受惠,也已經建立信賴關系,管理階層也保持密切聯系。美的集團持續尋找新的收購目標,也一直在注意擴張的機會。
美的集團持續收購海外
- 關鍵字:
美的 東芝
- 在過去的幾年中,雖然個人PC的市場持續萎靡,不過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的發展卻極其快速,同時也帶動了相關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與傳統PC處理器不同的是,移動處理器的設計廠商都會將設計好的芯片交給代工廠制造隨后貼牌,這在行業內叫OEM(原始設備制造商)。
智能手機快速發展
伴隨著手機的快速發展,一直在做晶圓代工的臺積電因此獲得很高的關注度。讓其聲名大噪的在2015年的A9處理器,臺積電在功耗、發熱控制上均瑤優于競爭對手三星,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家頂尖的半導體企業。
手機配件
- 關鍵字:
臺積電 東芝
- 日本東芝 (Toshiba Corp.)(6502-JP) 因投資美國核電造成重大虧損,最終考慮變賣半導體部門求生。據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 (Tim Culpan) 認為,這乍看之下像是不得不做的處置,但在半導體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這或許反而會讓東芝免于陷入另一個危機。
Culpan 表示,根據 Sanford C. Bernstein 分析師研究,記憶體業務正漸漸出現烏云,這個產業對供需平衡格外敏感。中國投入大量資金進入半導體業,預計會讓產能大增,影響價格獲利。
類似的狀況,已經在煤炭、
- 關鍵字:
東芝 芯片
- 日前,在廣州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動工儀式上,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公開透露收購東芝的意向,更表示有夏普的經驗,會協助經營,注入資金以更多元素讓東芝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同時指出會把核心技術留在日本,誠意滿滿。不過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曾透露,因資金不足,據傳鴻海正在大陸尋找資金方和合作伙伴,一種說法是和中投進行談判。
昨日,韓媒有消息傳出,全球第二大存儲器廠SK海力士(SK Hynix)同樣基于競標資金不足,以及降低日本政府反對等因素,伸出橄欖枝欲與鴻海聯手競標東芝。
- 關鍵字:
鴻海 東芝
- SK海力士(SKHynix)入主東芝(Toshiba)半導體事業部的競爭即將進入白熱化,但規模上看26兆韓元(約228億美元)的鉅額投資計劃,是否能為SK海力士帶來1加1大于2的事業綜效,外界出現不同評價。
據韓媒MoneyToday報導,東芝為了彌補核能事業虧損,日前已決定全數出售半導體事業部股份。業界推算,依照100%股份市價再加20~30%的經營權移轉貼水,總規模應在24兆~26兆韓元之間,可望打破韓國購并史上的最高紀錄。
市調機構IHS的資料顯示,2016年SK海力士在全球DRAM
- 關鍵字:
SK海力士 東芝
- 日前,在廣州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動工儀式上,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公開透露收購東芝的意向,更表示有夏普的經驗,會協助經營,注入資金以及更多元素讓東芝把產品賣到全球各地。同時指出會把核心技術留在日本,誠意滿滿。不過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曾透露,因資金不足,據傳鴻海正在大陸尋找資金方和合作伙伴,一種說法是和中投進行談判。
今日,韓媒有消息傳出,全球第二大存儲器廠SK海力士(SK Hynix)同樣基于競標資金不足,以及降低日本政府反對等因素,伸出橄欖枝欲與鴻海聯手競標東芝。
韓國前鋒報指出,
- 關鍵字:
東芝 鴻海
- 東芝(Toshiba)存儲器部門可能全賣,韓國存儲器廠SK海力士雖然心有余,但手上現金遠遠不足,專家預期在此狀況之下,海力士有可能求助鴻海火力支持。
據Korea Herald報導,SK海力士現金資產僅4萬億韓元左右(34億美元),還不到東芝芯片部門估值87億美元的一半,即使東芝愿意100%忍痛割愛,SK海力士也買不起。
產業觀察家指出,與SK海力士母公司SK集團關系友好的鴻海,是可能合作的對象。鴻海目前擁有SK集團3.5%的股份,郭臺銘與SK集團會長崔泰源也有交情,兩家公司2015年還在
- 關鍵字:
東芝 存儲器
- 北京時間3月2日晚間消息,東芝今日宣布,為了解決資金危機,公司將以1.3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所持東芝機械(Toshiba Machine)幾乎全部股份。
當前,東芝持有東芝機械20%的股份。東芝機械今日表示,將從母公司和其他投資者手中回購22.37%的流通股,價值約172億日元(約合1.5057億美元)。
東芝機械還稱,該交易將在周五東京股市開盤前、按照周四每股506日元的收盤價執行。東芝發言人稱,此次股份出售將將產生55億日元(約合4800萬美元)的稅前利潤。
除了東芝機械,東芝上個
- 關鍵字:
東芝 機械
- 3月1日,在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動工儀式上,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收購東芝的意向。
郭臺銘承認欲收購東芝:會把核心技術留在日本
“我們有夏普經驗,如果把東芝交給我們,作為東芝的用戶、伙伴,我們會協助他們經營,注入資金以及很多元素,讓他們產品賣到全球各地,甚至我們會邀請他們來中國蓋廠,他們可以把核心技術留在日本。”郭臺銘對包括第一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
上月,東芝首席執行官綱川智(SatoshiTsunakawa)表示,他將考慮出售該
- 關鍵字:
東芝 面板
- 據臺灣媒體報道,東芝(Toshiba)出售NANDFlash事業群的競標案炒得熱鬧,近期臺灣經濟部工業局也找臺灣多家存儲器相關業者密談應對之策,將再找晶圓代工業者作第二輪商議,業界透露,臺積電有意借由此案進入3DNAND代工,更說服東芝在臺灣設廠生產,此舉目的是擊破三星電子長期來以存儲器利潤補貼邏輯虧損的策略,一報大客戶高通(Qualcomm)被搶之仇。
近期工業局找鈺創、華邦、群聯、力晶、力成等5家臺灣存儲器相關業者密談,商討東芝NANDFlash存儲器部門釋股案中,是否有機會凝聚力量幫臺灣爭
- 關鍵字:
臺積電 東芝
東芝介紹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旗下。
歷史
東芝是由兩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兩家公司中第一個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國內第一家電報設備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創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紀初期,公司以供應日本國內的重型機電制造為主業;在明治維新之后,公司更躍升為世界的工業大廠之一。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