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德努力與爾必達、臺灣創新內存合作
美林證券最新出爐的報告,茂德股價慘跌,技術遲遲沒有更新,目前正致力于重整,管理高層表示,內部將研發72納米的技術來制作 1GB,采用日本內存芯片大廠爾必達(Elpida) 65納米的技術,但是這項協議還在洽談之中,目前正在看臺灣創新內存公司(TIMC)合作行動內存(Mobile DRAM) ,以充足資本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8676.htm美林證券預期,茂德今年第4季的營業利益率為負141%,關鍵是技術缺乏競爭力,而且晶圓的產能利用率低于 40%,給予“表現低于大盤”評等,目標價降低19%,從 1.05 元降低為 0.85元。
根據美林證券的調查,茂德明年的獲利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表現不佳,就算是 DRAM價格表現不錯,茂德也無法趕上進度,之前的每股虧損從負 1.75元變成負 1.89元;令人憂心的是,負債比率(gearing ratio)過高,毛借貸還款比率(gross debt)將近 20億美元,現金持有量(cash holdings)遠低于 1億美元,而且籌資計劃不明朗,在發行新股之前,需要縮減資本額,像是南科即是如此。
更何況,就DRAM制造廠商而言,韓國在技術上具有領先的優勢,獲利較高,茂德的競爭勢態較弱。
茂德運用記憶芯片制造商Hynix的 80納米技術來制造 512MB 顆粒,但是Hynix不再提供新技術,如果要提升至 1Gb,茂德需要 70納米的技術,韓國的芯片制造商已經用 40-50納米在作 2Gb。
美林證券進一步指出,茂德的管理高層表示,內部將研發72納米的技術來制作 1GB,采用日本內存芯片大廠爾必達(Elpida) 65納米的技術,雖然這項協議還沒有完全談成。
不過,茂德和臺灣創新內存公司(TIMC)合作行動內存(Mobile DRAM)和R&D (研究開發投入),但是還未進一步透露籌資新計劃細節,像是如何償還債務、怎樣取得新資金來充足資本額等等,或是晶圓廠在 65納米之后如何升級之類的問題,都成了未知數。
因為茂德賣給臺積電和聯電的設備銷售量不足,三代廠和四代廠的 300mm的DRAM產能從每個月生產 80,000芯片(wafers)降為 60,000片,股東也不太可能提供金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