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市場分析 > 臺DRAM整并原地踏步半年 誰要負責?

        臺DRAM整并原地踏步半年 誰要負責?

        作者: 時間:2009-07-24 來源:聯合新聞網 收藏

          臺“經濟部”日前宣布“產業再造方案”,即日起以三個月為期受理申請政府參與投資。令人關注的是,原先受經濟部相中、賦予產業重整重責大任的“真命天子”公司,如今已經貶為“庶人”,須與其它制造廠平起平坐競逐國家資金。業者指出,此舉形同宣告原先的整并計劃破局,一切都回歸原點。事情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局面,容我們直言,馬政府中必須要有人負起政治責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6553.htm

          在三周之前,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全力融資其DRAM的上游研發廠商爾必達,這使得原本所想要推動的“研發—制造”產業整合模式,產生很大的變量。但是經濟部長尹啟銘卻在七月上旬記者會中指出,其政策方向并無改變,要外界不要“抹黑”。尹部長也說明,TMC負有產業再造的責任,經濟部給予補助關照有其特殊的政策考慮,別的廠商不能要求比照。殊不料,兩周之后經濟部卻唾面自干,重新推出一個「眾生平等」的紓困投資案,但怎么樣也不承認當初的計劃破局,這不是死鴨子嘴硬是什么?

          要回頭批評過去這七個月政府拯救DRAM政策的荒腔走板,我們就不得不從去年十二月四日馬總統的突兀談話說起。當時,總統對外籍記者表示,臺灣的DRAM不能倒,否則我們的IT產業就糟糕了。去年十二月底,馬英九又在接受電視臺訪問時指出,“不救DRAM不配當總統”。這兩次宣示性談話,使得民間原本奄奄一息亟待整并的公司頓時拿翹,而若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即將到期,其市價也瞬時暴增。就是政府當局的不當表態,使得民間公司以為鴻鵠將至,整并變得極為困難。我們實在弄不太懂,“大官講話會影響市場交易”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為什么我們的政府特別會犯這種離譜的錯誤呢?

          臺灣的DRAM要再生,絕對不只是資金缺口、債券到期、政府紓困等財務面問題,而要從基本面有所矯治。臺灣DRAM要能與韓國拚,必須要做好兩個層面的整并。其一,是目前五家制造廠規模皆不夠,且彼此競爭,必須做水平整合。高科技講究領先,產業中通常只有前三名;放眼全世界沒有任何一類高科技產業存在七、八家業者共榮共存的。現在,臺灣五家企業外加TMC與韓國的兩家早已擠爆市場,這表示兩、三年內勢必有若干家臺灣廠商被消滅,故廠商水平合并勢在必行。其二,臺灣的下游制造商與上游技術母廠整合不佳,根本打不過整合良好的韓國三星,故兩、三年內,我們也必須要促成該產業的垂直整合,最好能一舉取得關鍵技術。

          要推動前述水平與垂直整合,單單以產業常識推斷,我們即不難想象其困難。去年底金融海嘯時DRAM價格每顆掉到0.7美元,各廠哀鴻遍野,大家都在閻王殿門口徘徊,其實是發動整合最好的時機。但是,這恰當整并時機卻也是稍縱即逝,千萬不容蹉跎。無奈政府在去年底先是官員不當放話、后則另起TMC爐灶卻未獲本地業界支持、接著美商美光又宣布不愿參與高姿態的TMC、再則是DRAM價格在上半年逐步回升至超過一美元。這種種失算與延宕,致錯失了難得的七個月機會之窗,使業者整并意愿大減。最后,則是日本政府金援爾必達,成了壓垮臺灣整并計劃的最后一根稻草。

          臺灣的DRAM產業還有沒有救呢?很難說。但無論如何,這都與政府沒什么關系了。事到如今,我們實在很難贊成經濟部再推什么產業改造方案、再由國發基金貸什么整并放款。過去半年的經驗顯示,再好的棋局,也可以被政府下到死局。克魯曼在金融海嘯后不斷推銷其「大政府」思惟,鼓吹政府作為對拯救經濟的重要性。但無論如何,克氏面對的是歐巴馬政府,而臺灣面對的卻是個原地踏步的政府。臺灣DRAM再造也許還有機會,但前提是:笨手笨腳的政府別再亂下指導棋。



        關鍵詞: TMC D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昆明市| 奉化市| 浮梁县| 承德市| 武冈市| 辽宁省| 交城县| 兴文县| 永川市| 阜康市| 吉木乃县| 大悟县| 忻城县| 泸水县| 蒙自县| 永胜县| 怀化市| 石门县| 桦南县| 教育| 青海省| 屯昌县| 长乐市| 镇宁| 义马市| 滦南县| 辉县市| 东港市| 米易县| 阳曲县| 大悟县| 惠水县| 临海市| 凤凰县| 大渡口区| 碌曲县| 皋兰县| 运城市| 沁源县|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