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每度1.09元之爭
光伏業內一直備受關注的敦煌10兆瓦太陽能電站項目,最終敲定招標結果。在近期上海召開的“2009亞洲光伏峰會”上,南昌市副市長趙東亮透露,該項目已由江蘇百世德太陽能科技公司(賽維BEST,江西賽維LDK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比利時Enfinity公司聯合體,以1.09元/千瓦時的價格競標成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5877.htm圍繞著每度1.09元中標,業內議論紛紛,有贊同的,有存疑的。
之所以引起業界廣泛關注,擔心此次招標電價將成為國家上網電價的參考價,可能會對光伏產業下一步發展起決定性的影響。
定價三個原則
有利于競爭,有利于推動產業進步及與國家財力相符是決定此次,包括今后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在三個原則中有利于競爭是首位。因為中國光伏產業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不經意地己成為全球第一的光伏模塊產出大國。
與世界其它地區與國家相比較,回顧推動中國光伏產業的進步,前個時期并非主要來自國家政策的補貼,而是由于多晶硅價格的暴漲及各級地方政府的推波逐瀾。
所以導致中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及缺乏核心技術的畸型發展,長遠下去在激烈的全球光伏市場競爭中,恐再次陷入在國際上缺乏話語權的地位。
所以,目前中國光伏產業最緊迫的任務是要改變過去那種盲目的擴充產能,布局分散,不注重產品質量及投入研發比例太小的短勢眼光。而啟動大規模的兼并重組,加速推進產業的做大做強。
因此此次敦煌電價的定價應把有利于競爭放在首位,所以價格的選擇原則應寧愿偏低而不能高。
按業界基本共識,目前比較能接受的光伏發電成本應是1.5元/度,所以制定1.09元相對于絕大部分企業都存在壓力,迫使每個企業要深思未來的出路在哪里。市場經濟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健康的持續發展下去。所以要始終把中國光伏企業置身于全球市場之中來比較,以及與國際頂級對手相比差距在哪里。
第二條有利于推動產業進步,這也是檢驗我們政策的有效性的主要標志。因為不能光有利于競爭,根本目的為了推動中國光伏產業向前進步,而且是持續的進步。
所以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必須要推動國際大品牌戰略,如Apple,Nokia,Panasonic等一樣。意味著從產品質量上有質的飛躍,真正與眾不同。為此除了通過產業兼并,繼續推行如尚德,賽維,天威英利等優秀品牌之外,必然要淘汰一批落后企業,才能集中資源優先發展。
在1.09元的考慮中,不但要對于大部分企業感到有壓力,繼而產生動力。而且要讓大部分企業感悟到1.09元尚有潛力,未來還有進步的希望。因此1.09元是個平衡的產物,帶有一定的前瞻性,未來很可能根據發展再進行調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