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電子元器件是核心基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電子信息產業鏈上游,是通信、計算機及網絡、數字音視頻等系統和終端產品發展的基礎。作為體現自主創新能力和實現產業做強的重要環節,電子元器件的產業升級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做大做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628.htm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電子元器件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為應對危機,實現“保增長、調結構、促穩定”的總體目標,4月15日,國務院正式出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簡稱《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確保計算機、電子元器件、視聽產品等骨干產業穩定增長,其中將加快電子元器件產業升級作為主要任務之一。
在信息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出口能力不斷增強。2008年,規模以上電子元器件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5972.8億元,占電子信息產業收入的25.4%,僅次于計算機行業規模,是第二大細分行業。工業增加值4430.7億元,占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的29.3%。出口額1001億美元,占電子信息產業出口額的19.2%。
部分產品市場占有率明顯提高,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電子元件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國際市場占有率也超過了30%。電容器、電阻器、電子變壓器、磁性材料、壓電石英晶體、電聲器件、微特電機、光纜、印制電路板、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已居世界首位。
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產品結構向中高端發展。電子元器件片式化、小型化技術繼續提高,片式電容器、片式電阻產品性能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大部分TFT-LCD(薄膜晶體管顯示器)企業已掌握大生產技術,國內第一條自主開發的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生產線已實現量產。
產業發展面臨嚴峻形勢
電子元器件產業屬于為電子整機行業配套的產業,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具有滯后效應。電子元器件產業的增長主要依靠整機行業和終端消費需求的拉動,整機產品需求不足造成電子元器件等產業的負增長。從2008年8、9月開始,鋁電解電容、印制電路板、磁性材料和器件等領域的骨干企業訂單大幅減少30%-50%,太陽能電池行業海外訂單下降30%。由于生產廠家訂單減少,行業企業普遍開工不足,甚至許多企業只能開工30%-50%。南方已有大批中小型印制電路板企業關停并轉,約占印制電路板企業總數的26%。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滯后效應影響下,2008年電子元器件銷售收入仍實現了21.9%的增長。但今年1-2月,規模以上電子元件行業與電子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降幅分別為22.0%與24.1%,是全行業降幅超過20%的僅有兩個細分行業。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全行業虧損9億元。出口明顯減緩,2008年電子元件、電子器件產品出口增幅同比分別下降25.18個百分點和1.43個百分點。出口增幅更是分別下跌39.6%和30.1%。
在當前的外部環境下,產業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高端元器件、大尺寸面板以及關鍵設備、材料基本依靠進口。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多為中低端,增長方式過度依賴出口。產業集中度不夠,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3家國內面板企業加起來也不能滿足TFT-LCD生產企業必需的資本要求和規模經濟要求。由于企業規模偏小,僅采購成本就比國外企業高出10%以上,不具備市場議價能力。
>電子變壓器相關文章:電子變壓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