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業:深化專業分工 關注新興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經正式出臺了,《規劃》提出,今后3年,電子信息產業要圍繞計算機、電子元器件等九大重點振興領域展開。政府將從7個方面出臺配套措施,以爭取3年內確保電子信息產業平穩發展,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4626.htm優化產業分工模式
電子元器件被列入《規劃》九大重點振興領域,同時也被列入3個骨干產業,說明政府對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視。作為多年從事元件行業工作的人來講,既興奮又深感責任重大。我國的電子元器件行業目前在國內電子制造業中已居第二位,僅次于電子計算機制造業。我國許多門類的電子元器件的產量已穩居全球第一位,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國際金融危機波及我國的電子元器件行業。2008年第四季度,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出口大幅下滑。尤其是2008年12月份,電子元器件14大類69小類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1.06億美元,較2007年12月下降26.02%;出口創匯總額32.13億美元,同比下降23.05%,環比下降14.52%。2009年第一季度,電子元器件行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8%,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5%,出口額同比下降30.74%。其中,3月份生產及外貿形勢雖有好轉,但并未見到根本性的恢復。在此時出臺《規劃》,無疑是對電子信息產業界的巨大鼓舞,也是對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巨大鼓舞。
《規劃》是具有針對性的,它針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外部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深度調整的形勢,制定積極措施,以保持產業的穩定增長。《規劃》從7方面出臺配套措施,即落實擴大內需措施、加大國家投入、加強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資環境、支持優勢企業并購重組、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規劃》提出,加快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充分發揮整機需求的導向作用,圍繞國內整機配套調整元器件產品結構,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高頻頻率器件、半導體照明、混合集成電路、新型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新型印刷電路板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撐的電子元器件產業體系。可以說,《規劃》為電子元器件產業今后3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對于電子元器件企業來說,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面向國內外市場,根據需要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建立創新型企業。要對自身做出實事求是的正確評價,根據當前的形勢審時度勢,確定今后的經營戰略。企業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是培育核心競爭力,而主導產品是競爭力的精髓,創新則是競爭力的靈魂。企業一定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提高附加值,推進電子元器件產品升級,加快更新換代。作為行業協會來講,我們要積極推進企業的兼并重組,促進企業做大做強,優化產業結構。市場低迷,正好是企業整合資源的好時機,淘汰那些前景不明、經濟效益低的業務,把有限的資源用到最具競爭力的業務上來。抓住機遇,提高產業集中度,深化專業分工,優化產業分工模式。
關注新興產業發展
元器件行業的企業家則要關注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關注第三代無線通信、寬帶網、三網合一、地面高清電視、手機電視、醫療信息化等,在國家科技戰略指導下積極發展相關配套的電子元器件產品。充分發揮整機需求的導向作用,對電子元器件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新型整機的發展一定會帶動新型電子元器件的發展。當前,國家采取的拉動內需的措施,如家電、計算機、摩托車和汽車下鄉,對拉動內需已初見成效,而且,這種作用正在逐步擴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