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DRAM廠50nm制程的轉進與資本投資

        DRAM廠50nm制程的轉進與資本投資

        作者: 時間:2009-04-20 來源:DrameXange 收藏

          價格持續低于現金成本;2009年資本支出大減5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578.htm

          隨著全球產業面臨了超過二年的不景氣,加上去年下半年金融風暴襲卷造成消費需求急凍之下,2008年顆粒價格下跌逾85%,2009第一季DDR2 667Mhz 1Gb價格回到了0.88美元均價,但仍在材料成本與現金成本之間,在DRAM廠本身面臨到極大的現金流出壓力下,不僅要大幅減產因應,對新制程轉進,也在大減資本支出下延后時程。根據科技調查統計,全球2009年的DRAM資本支出已經下修至54億美元,比起2008年時122億美元,大幅減少56%。

          全球DRAM廠50nm制程的進程規劃皆往后延遲一季至二季

          以目前各家DRAM廠50nm制程的進程規劃(Roadmap),50nm制程導入量產的時間皆有往后延遲一季至二季不等的趨勢。科技預估DDR3在年底將占標準型DRAM約30%,在DDR2及DDR3新制程轉進方面,各家DRAM廠在產品種類乃至于容量大小都有不同的策略:如韓系廠,DDR3轉進50nm制程就比DDR2早,而DDR3/2Gb也比1Gb早量產。而在美日DRAM廠方面,根據規劃進程表中DDR3導入50nm制程落在今年第三季與第四季間,較韓系廠商晚,但同樣規劃優先量產DDR3 2Gb。因此DDR3時代來臨,顆粒容量主流亦將轉向2Gb,有助廠商成本降低及刺激市場需求轉進更高容量。臺系廠商在現金壓力下,50nm制程轉進落后于國際大廠。今年主要以“試產”為主。

          50nm制程顆粒數增加約40%-50%,成本大幅降低

          半導體界著名的:「芯片晶體管數量,每隔12月就會倍增。」在近十年制程微縮難度大增后,此定律改為24個月。在轉進新制程,線徑縮小,使同一片晶圓顆粒產出數增加同時亦大幅降低廠商生產成本,提升成本競爭力。在DRAM方面,從70nm世代制程轉進60nm世代制程時,平均產出量增加30%左右,若同世代制程設計改善再微縮(Die Shrink),可再增加約20%的產出量,而在50nm世代制程上更可以比60nm世代制程多出將近40%-50%的產出量,達到單片12吋晶圓上可以產出近1500-1700顆DRAM顆粒,成本上更可以下降30%以上。

          浸潤式微影設備為50nm 轉進主要資本投資

          轉進50nm最大挑戰在微影技術,微影設備必須采用新型的浸潤式設備。原本193波長曝光設備在65nm以下因波長限制將不再適用。過去干式曝光顯影是以空氣為媒介進行,透過光罩在晶圓上顯影;而浸潤式微影(immersion lithography)則是以水為透鏡,在晶圓與光源間注入純水,波長光束透過「水」為中介,會縮短成更短波長,得以投射更精密的芯片設計于晶圓上。就是這項發明,制程在65奈米后得以延續至45奈米。

          目前全球浸潤式機臺的主要供貨商為ASML、Nikon、及Canon。其中又以ASML為市場當中最大的供貨商,目前ASML主推的機臺為XT1900Gi,制程已經可以微縮至40nm以下,在DRAM業界中算是接受程度最高的機種,而Nikon的主力機種方面,則是主推2007年推出的NSR-S610C,制程可微縮至45nm制程,Canon則是在2008年中推出FPA-7000AS7,同樣可以支持45nm以下的制程。

          以目前DRAM制程來看,若以一般月廠能七萬片,要跨入浸潤式技術,此一生產線升級至浸潤式技術光機臺就需耗費至少二億一千萬美金。加上新制程轉進所需其它資本支出,估計每一萬片產能需要一億美金的總資本支出。



        關鍵詞: 集邦 DRAM 摩爾定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来安县| 文成县| 梁平县| 兴化市| 涟水县| 安阳市| 讷河市| 南康市| 淳安县| 吴忠市| 仙游县| 牡丹江市| 和顺县| 嵊泗县| 闽侯县| 盖州市| 惠来县| 嘉兴市| 留坝县| 大安市| 洪雅县| 城市| 兴国县| 衡东县| 隆德县| 喀喇| 武邑县| 宁安市| 佳木斯市| 阿城市| 朝阳县| 大安市| 汾阳市| 洪泽县| 安新县| 彭阳县| 普兰县| 卫辉市| 兴安盟|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