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美光另組DRAM陣營 三強鼎立TMC困頓腹背受敵
DRAM整并計劃出現戲劇化發展,臺塑集團宣布,美光將全面移轉技術給臺塑集團旗下的華亞科、南亞科兩家DRAM廠,并公開表示不加入臺灣內存公司(TMC)。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3362.htm美光和臺塑集團聯姻,徹底打亂了“經濟部”成立TMC,意圖整并國內DRAM產業的一盤棋。尤其,TMC日后和爾必達完成結盟后,不僅要力抗韓國DRAM業的強大競爭壓力,還要面對臺塑集團的正面挑戰,可說腹背受敵。
TMC成立以來,目前僅得到政府承諾提撥300億元的資金挹注,論財力,遠不及臺塑“家大業大”,更沒有像臺塑如此擁有集團事業群的整體奧援。
日前,TMC董事長宣明智宣布與爾必達結盟時,也公開表明歡迎美光加入;如今美光舍TMC而選擇臺塑,可謂其來有自。其實,美光與臺塑結盟,早有跡可循。
華亞科的技術原本來自德國奇夢達公司,去年奇夢達倒閉時,美光出資4億美元,收購奇夢達所持有的華亞科股權,其資金來源主要就是由臺塑集團提供。在此之前,臺塑也多次以資金協助虧損多時的美光,讓美光得以撐過多次財務難關。
臺塑出手金援美光,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綁住美光的技術,確保旗下的華亞科和南亞科無后顧憂;臺塑與美光整合后,世界DRAM業仍是三強鼎立之勢,其中,韓國三星實力最強,早在兩年半前即導入50奈米制程。
美光計劃今年第三季導入50納米制程,不但較爾必達領先,同時,美光還擁有閃存產品技術,也優于爾必達。臺塑整合美光后,將使旗下的華亞科和南亞科在內存領域擁有更全面的競爭力,實力遠遠超過TMC和爾必達的結盟。
不過,若沒有“經濟部”成立TMC的刺激,恐怕也不會有今天臺塑和美光的“二合一”。從這個角度看來,TMC成立以來雖一路風風雨雨顛簸不斷,但就拯救臺灣DRAM業、建立自主技術而言,已跨出成功的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