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中國彩電企業還未順利介入到上游核心領域

        中國彩電企業還未順利介入到上游核心領域

        作者: 時間:2009-03-04 來源:SEMI 收藏
                據南方日報報道,正如我們無法想象互聯網在全球的擴張速度一樣,電視供貨量去年首次超過了傳統顯像管電視,達到1億多臺,著實讓人感到驚訝。為了盡快趕上平板產業的步伐,繼海信、TCL、創維之后,康佳的廠上周六也正式動工,欲建成中國最大基地,年產值直指128億元。
         
                毋庸置疑,掌握液晶這一生產環節后,對于平均更新速度約在3個月一次的液晶模組技術,國產彩電廠商在成本控制上顯然增加了不少籌碼。幾年前,迫于技術的缺失,國內彩電廠商不得不伸手向三星、LG要液晶模組,然后拿回工廠進行整機組裝、貼牌、包裝,最后擺上柜臺,這其中多出的成本,顯然不菲。

                成本上吃虧事小,市場份額丟失事大。國產彩電廠商不惜血本在傳統顯像管電視市場打下的一統江山局面,經過外資平板電視輪番轟炸之后,頃刻之間優勢喪盡。眼看著自家的田地一寸寸被瓜分,國產彩電廠商也頗為心急,不然,海信也不會急著與奇美共建基地,TCL更不會耗巨資與三星合作,而創維也不至于想要參股LGD的液晶模組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2019.htm

                很明顯,掌握了模組這一生產環節,可以使國內彩電企業在液晶新技術應用當中反應更快,降低生產成本,不至于坐以待斃。打個簡單的比方,建立液晶模組基地之后,國產彩電廠家對液晶電視的成本控制可由原來的30%升至60%,而整機成本則可降低5%-10%,也就意味著對自家產品的價格調節能力明顯增加,在市場上不至于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

                不過,如果說進入模組領域就意味著擁有了上游競爭力優勢,那恐怕就言之過早。雖然建立液晶模組基地可以使得彩電廠商的成本控制能力大大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國產彩電已經真正進入到產業價值鏈的上游領域,充其量只能算中上游,畢竟面板的核心技術領域,國產彩電廠家還未能順利介入。目前,面對著全球平板產業過渡的大趨勢,國內彩電企業想要建立平板電視的核心競爭力,還真得加快進入上游制造領域,即便現在TCL、創維、康佳已經切入模組領域,但是從整個國內彩電企業的競爭力來看,迄今為止,中國彩電企業依然未能建立起上游競爭力結構。
        一句話,國內平板產業升級還要加快速度。



        關鍵詞: 液晶 模組 轉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平南县| 四会市| 湟源县| 衡阳县| 大英县| 万全县| 尚义县| 高尔夫| 云南省| 清远市| 北碚区| 明溪县| 大港区| 汝南县| 喀喇沁旗| 个旧市| 衡阳市| 新乐市| 富阳市| 绿春县| 财经| 项城市| 昌都县| 五台县| 九江县| 亚东县| 托克逊县| 文成县| 光山县| 雷波县| 于田县| 两当县| 陵水| 星座| 澄江县| 大足县| 许昌市| 奉贤区| 裕民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