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供應鏈唇亡齒寒 業界大佬為臺DRAM廠請命
近期全球金融風暴對DRAM產業殺傷力,幾乎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臺系DRAM廠更是面臨生死存亡關頭,有監于PC產業供應鏈是臺灣經濟發展命脈,PC廠和DRAM廠具唇亡齒寒的關系,加上恐危急臺灣經濟發展,近期PC產業大老紛紛出面為臺灣DRAM廠發聲,呼吁政府應該重視臺灣DRAM產業迫在眉睫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90089.htm許勝雄表示,臺灣DRAM產業是政府大力扶植的2兆雙星產業之一,政府一定要關心,如果臺灣DRAM產業沒有生存的空間,全部讓韓國廠商取而代之,將會危及臺灣下游成品廠商的地位,會造成臺灣下游成品廠有成本上漲的壓力,不利于臺灣電子產業上、下游整體供應鏈的發展。
許勝雄進一步表示,DRAM產業要朝整合的方向思考,但重點不在于家數,而是在于如何整合,才能提升臺灣產業的競爭力,建議政府應該提供一個公開的平臺,邀請大家坐下來仔細詳談,針對產能調整、產品劃分和定位,以及關閉較無生產效益的廠房等議題,進行進一步討論。
華邦董事長焦佑鈞表示,DRAM產業供過于求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持續2年之久,只是這一波全球整體經濟環境出狀況,使得DRAM產業問題更加嚴峻,建議可參考美國政府對金融業紓困模式,但由于金融產業攸關一般民眾,因此政府切入程度較深,但DRAM產業問題沒有直接危害到民眾,因此政府介入的對策和手法會有異。
是否該動用國發基金來救臺灣的DRAM產業,焦佑鈞也強調,國發基金是工具,是臺灣人民的錢,若動用到國發基金救DRAM產業要考慮到投資回收問題,即使象是美國政府借錢來救銀行,也都要收利息,策略都很精明,若要用臺灣人民的錢來救DRAM產業,未來投資回報不能石沈大海。
而繼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對DRAM產業提出看法,表示政府不應該把錢放在沒有技術自主和永續經營產業上,臺灣資源應該要投注在可以獲利產業上;王振堂也表示,臺灣DRAM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是重大議題,政府一定要介入和管理。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由于身處DRAM風暴,因此也不斷呼吁,DRAM產業應用遍及所有PC和消費性電子產品,若是臺灣這次在全球DRAM產業版圖中失去優勢,未來上、下游供應鏈一定會被韓國廠商掐住脖子,且現在連日本政府也相當關心臺灣DRAM產業的生存,擔心如Sony、Panasonic、東芝(Toshiba)等日系品牌優勢,都會被韓國人搶走,這次臺、日DRAM廠應該聯手抵抗韓系大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