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專家觀點:面向21世紀的醫療衛生革新

        專家觀點:面向21世紀的醫療衛生革新

        作者: 時間:2008-07-08 來源:eNet硅谷動力 收藏

          【eNet硅谷動力專稿】全球行業的三大威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5378.htm

          從全球范圍來看,行業面臨著三大威脅。首先看安全問題。在美國每年因為事故死亡的數字相當驚人,由于不完善的醫療服務所造成的死亡數字也是觸目驚心。因醫療事故引起的病人死亡人數達到15萬到20萬,因不能得到足夠好和足夠多的醫療服務而導致死亡的人數達6萬。其次,醫療成本問題。近幾年世界范圍內的醫療成本在急劇上升,無論是從美國,還是從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來看,醫療成本占全國GDP的百分比都在急劇上升。最后,災難問題。談到災難這個詞,其實分兩大類,一是自然災難,一是流行病也就是生物醫學相關的災難,典型的例子比如說禽流感、SARS。每年全球范圍因災難而奪取生命的數量也是非常驚人的。

          作為臨床工作者,如何為病人提供更好地、更安全的醫療服務?如何進行探查和預防醫療問題?如何針對病人采取不同的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如何為病人量身訂做醫療系統?如何降低醫療服務成本,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最終建立更加全面和健康的面向21世紀醫療環境。以上種種疑問成為了擺在全球醫療衛生領域的核心問題。創造關注病人安全的管理文化,通過業務流程的再造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借助IT技術和持續的業務優化, 通過預防、干預和讓病人主動參與治療、康復、保健是面向21世紀醫療衛生行業轉變的關鍵。

          創造關注病人安全的管理文化

          通常來說,臨床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我們知道犯的錯誤很明顯,第二大類是無意當中所犯的錯誤,本來這些錯誤應該是知道的,但是被我們忽略了。因此為確保病人的安全問題就需要在醫院內部創造關注病人安全的管理文化。

          比如醫生開出的處方給藥劑師,這個藥劑師在解讀這些數字的時候犯了非常嚴重的甚至導致病人死亡的錯誤。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可以用電子處方取代手寫處方,就不會犯數字讀錯的錯誤。第二類問題是我們永遠不能打破的慣例。當這個錯誤發生以后也很難界定到底是誰犯的錯誤。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美國有一半的病人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采取相關的預防措施,患有急性病的病人,只有70%接受了醫生讓他做的相應的治療或者預防措施,30%沒有遵從醫生的囑咐。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如果采取簡單的措施能夠發揮獨到的作用.

          比如里的監視和監督問題。不可能給每一個的病房都配備非常合格的醫生和護士,并且讓這些護士每天工作24小時,每周工作七天,這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開發了相應的系統進行遠程治療,可以讓相應的專家坐在辦公室里通過監視器把5-6家醫院病房的情況通過遠程設備傳輸到他這里來,通過他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建議,控制當地的醫護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理或者是治療。

          通過,也可以很好的保證病人的安全。比如, 護士要采集病人的血,在護士的手腕上有一個超聲設備,當她進入病房以后整套系統會迅速向護士展示病人的一些情況,比如是不是有特定的藥物過敏或者某些疾病史,而這個病人也可以在瞬間知道誰來了,她是來采血的,這樣雙方有實時的交流和互換。這個系統非常方便,用的時候兩個人手里都拿一個終端,進行相應的操作,只要護士進來以后,整個這套系統會瞬間自動的完成,并非要進行操作。

          在做相關的研究和研究開發的過程當中,非常關注的是界面問題。舉一個例子給醫生所用的i-Assistant信息助理的設備,第一點可以讓醫生在進入實際工作之前,讓他知道哪些病人需要怎樣的服務,關于那些病人的數據和信息應該在他真正開始工作之前就已經傳到他的手里,比如這個醫生今天來上班,某個病人是不是急切需要我們的關懷和幫助,某些病人的病情不太嚴重可以往后緩一緩,這樣可以更好的協調自己的工作。這些系統還要完成一個功能,就是了解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工作流程,它可以把非常復雜的系統埋藏在簡單的操作界面以下。同時這套系統還可以幫助醫生實現無論在何時何地,醫生打開系統看到的都是同樣的界面,得到的都是同樣的信息。

          在進行醫療衛生事業管理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性問題。就是一定要協調好各個系統,包括工位系統、醫療系統、突發事件處理管理系統,這之間要做好協調和配合. 另外要為醫生提供盡可能的信息,讓他全面的了解情況,做出相應的決策和決斷。

          業務流程的再造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不管你用什么樣的系統來改變相關的工作流程,第一點就是要有非常有效的評估系統.第二點,要實現一個工程,首先要得到醫院的領導、護理學院的領導和其他各個方面領導的支持,才能把這個工作最終的做起來。第三點,這是一個跨學科的工程,需要各領域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做得好。第四點,要以醫療人員為核心,而不是以做計算機和IT技術的人為核心,我們最終目的是電腦為人服務,而不是人疲于奔命為電腦服務。

          以美國霍普金斯醫院為例. 霍普金斯醫院所在的地區有很多單親家庭,比如母親有四個孩子,其中一個生病了,這個母親要帶著四個孩子來看病。首先要去掛號、注冊,然后去采血和照X光片,可能要跑不同的地方,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個孩子要上廁所或者想吃東西,就會增加這個母親負擔。在對這個醫院看病體系和系統重建之后,形成了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科服務系統。這個母親帶著孩子到中心位置來,看病的過程中,那些孩子可以在旁邊的娛樂設施里玩兒,這時候其他各個部門的人員,比如兒科的大夫、采血的大夫和社會工作者就可以一次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醫院利用計算機時間安排系統,協調各個部門,比如哪個部門有多余的人手可以為這個母親提供相關的服務,使這樣的想法得以最終實施。

          很重要的一點,要對醫療的教育體系做相應的改變,也就是醫生和護士人員現在所學的課程都需要加入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要在醫護人員的學習課程當中和培訓當中,增加更多關于信息技術方面更多的知識,利用這些技術和業務流程改造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醫療衛生革新關注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提供的信息

          IT技術在醫療界的應用還沒有達到其他行業那么普及,像航空業、銀行業、娛樂界的信息技術已經運用的非常廣泛。醫療行業現在已經意識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促進醫務人員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但是技術不是萬能的,技術也不是解決這些醫療問題的最終鑰匙。它只是醫療工作中的一個助手。最終發揮主導力量的還是醫務人員,包括醫生、護士和醫院的管理者。這就需要這兩類人群在工作中進行溝通、交流與合作。比如這些醫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當中了解醫生、護士、醫院的行政管理人員他們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樣,他們有怎樣的需求,他們需要得到什么樣的幫助和服務。在這個過程當中,這兩類人群能構成一個通力合作團體。另外一點建議,醫療組織還可以向其他地區、其他國家尋求一些建議和幫助,看看他們在過去的發展當中走了什么樣的道路,有什么樣先進的經驗值得借鑒。

          需要強調的是,面向21世紀的醫療衛生革新要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這個技術給我們提供的有益信息。擁有了這些信息以后,可以為醫生提供必要的輔助條件,幫他們為處理病人的病情提供更好的決斷,也可以為在醫生、病人和政府之間制定相關政策的人提供更多有用的相關數據,利用現有的信息更好的處理突發事件。歸根結底,最終的目標是要建立更加高效的醫療體系,最終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價值并為病人實現更好的康復和保健。

          特約撰稿:Marion Ball, Watson研究院醫療管理研究中心院士

          Johns Hopkins大學護理學院終身教授

          JohnsHopkins醫學院醫學信息學兼職教授



        關鍵詞: 醫療 ICU 智能病房 IB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巨鹿县| 余江县| 睢宁县| 友谊县| 扬中市| 香港| 湘潭县| 晋州市| 石狮市| 永德县| 秦皇岛市| 措美县| 新疆| 泰安市| 清新县| 忻城县| 陆河县| 汝州市| 岱山县| 六安市| 绥芬河市| 新沂市| 沽源县| 离岛区| 天全县| 桐庐县| 岗巴县| 涟源市| 平遥县| 博罗县| 溧阳市| 遂宁市| 大港区| 林州市| 和平县| 普安县| 镇远县| 莎车县| 孝义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