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產能過剩 臺灣液晶面板商覬覦大陸整機市場

        產能過剩 臺灣液晶面板商覬覦大陸整機市場

        作者:梁靚 時間:2008-06-06 來源:賽迪網-中國電子報 收藏

          今年6月底將在我國大陸推出自有品牌(CHIMEI)的電視。此前,中華映管通過控股廈華涉足整機,也一直都在大陸地區通過自有品牌做整機。業內人士指出,廠商在整機市場的成績并不突出,在面板供應相對過剩的情況下,等企業涉足大陸整機市場來緩解供求關系,未必會取得預期效果;同時,品牌和渠道建設將是他們開拓大陸整機市場的兩大障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3831.htm

          廠商紛紛涉足終端

          今年6月底,“電視將正式登陸我國大陸市場,其主推廣色域系列52/42英寸液晶電視(TL-52W6000H/TL-42W6000H)兩臺,另外還有一款S系列32/42英寸的液晶電視。

          據了解,奇美做自主品牌的液晶電視,今年已是第三年。只不過一開始奇美自主品牌產品率先進入的是我國地區和歐洲市場。截至去年底CHIMEI(奇美)液晶電視已銷售了30萬臺,電腦顯示器已銷售了100萬臺。

          也正是三年前,臺灣的另一大面板廠商中華映管正式收購了廈華電子32.64%的股權,開始向下游進軍。這個事件曾在彩電行業內掀起軒然大波,被專家視為上游企業加速產業鏈整合的開端。除此之外,、AOC()也都在電視整機市場有所突破,擁有上游資源的臺灣廠商不約而同地發力下游。

          但是三年來,臺灣廠商在整機市場的成績并不突出。最典型的就是中華映管,自其控股廈華以來,雙方一直沒有找到良好的契合點,致使去年廈華僅銷售彩電340萬臺,同比下降12%。

          GfK中國研究與定制服務事業部總監葉平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對于擁有上游資源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一方面,平板電視市場已基本穩定,消費者對平板電視的認知度有了明顯提高;另一方面,與下游企業模組的合作有了較大發展,這對他們在處理上下游關系方面也很有好處。”

          CHIMEI品牌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鄭良彬向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內地液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全球液晶電視第三大消費市場。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將推動高畫質液晶電視的應用普及,因此奇美選在此刻進入大陸市場。”

          緣自產能過剩的壓力?

          有人認為,臺灣廠商進軍大陸市場,會給大陸廠商帶來不小的沖擊,甚至會影響目前整機市場的格局。

          對此,奧維營銷咨詢研究總監盛哲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臺灣廠商進軍下游在短期內對大陸整機市場是不會有什么影響的,少說還要兩年時間才能看出端倪。不過他們擁有上游資源,所以今后或許可以把整機市場做得更大。”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說對格局的影響還為時過早。臺灣廠商進軍下游主要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產自銷,即通過整機的銷售來消化一部分面板產能;另一方面是拓展增值業務,在產業鏈相關領域開拓新領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五寨县| 墨江| 梨树县| 肃宁县| 彭州市| 抚宁县| 云浮市| 泰宁县| 醴陵市| 乌苏市| 肥城市| 禹州市| 鄄城县| 汶上县| 建瓯市| 咸丰县| 遂川县| 广安市| 福安市| 运城市| 左贡县| 平原县| 滁州市| 西青区| 资阳市| 东安县| 山阴县| 叙永县| 康平县| 达孜县| 扎鲁特旗| 白水县| 忻州市| 德安县| 麟游县| 车致| 博野县| 乌审旗| 杭锦后旗|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