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媒體多業務集成運營成方向
在許多人看來,有線電視屬于傳統媒體,承載的是傳統的廣播電視服務,但隨著近年來各地有線電視數字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大中城市已經實現了網絡的雙向改造,在有線電視網絡上相繼開展了寬帶上網、交互業務、網絡電視等新媒體業務。許多大型廣播影視集團也早已完成并正在實施全方位的新媒體布局。有線網絡運營商要向多業務集成內容運營的新型媒體運營商轉型,同時還要通過聯合發展,做大產業規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3825.htm網絡數字化是挑戰也是機遇
近年來,有線電視的數字化工作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有線電視的數字化絕不僅僅是單向機頂盒的普及和運用,而是在基于雙向網絡的交互業務平臺上開展各項業務,并以一定的用戶規模為基礎。單向平臺上的業務稱不上是新媒體,如付費電視、EPG(電子節目菜單)等。
新技術的發展勢不可擋,它必將給傳統媒體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沖擊:在視頻傳播方面,將加劇國內相關行業的競爭;對國內受眾的改造爭奪將更加激烈,中國廣播影視企業必將直面國外強勢媒體的挑戰;對視頻運營商在技術水平、管理機制及運營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全新挑戰。
新技術的發展同時也為行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有線電視網絡在雙向數字化改造后,憑借獨特的以視頻為主的先發優勢、政策優勢、內容優勢和技術優勢,完全可以從過去的單一業務(有線電視傳輸)向多業務(有線寬頻、高清電視、互動電視等增值業務)甚至全業務轉變,最終將電視機變成家庭多媒體信息終端。
人才、資金和數字化網絡是關鍵
從鋪網入戶到數字化整體轉換,從有線電視到寬帶接入,從單一傳輸到綜合運營,天威視訊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發展。公司通過對深圳有線電視網絡全面覆蓋及穩定傳輸,加速了地方小前端、魚骨天線的消失,提升了本地電視臺的收視影響力。此外,公司大力發展交互電視等增值業務,嚴格保證節目源的正版、合法,對凈化文化市場、擠壓盜版市場空間起到了積極作用;大力發展有線寬頻業務,不僅搭建綠色網站,還提供證券室、寬頻影院、網上營業廳等個性化服務,使深圳的寬帶接入市場形成有效的多方競爭局面,市民從中得到更多的選擇和實惠。
總結天威視訊13年的發展經驗,我歸納了四點:一是盡早搭建優質的雙向數字化的HFC(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絡,建立內容集成平臺(CIP)、視頻點播平臺(VOD)、數字用戶管理系統(SMS)等多業務技術平臺和支撐數字新媒體的技術體系;二是建立專業化的市場、服務和網絡維護等運營體系;三是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現代管理團隊;四是實現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完善現代企業管理機制。人才、資金和可運營的數字化信息網絡為我們鞏固在視頻服務領域的優勢,以及參與新媒體的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業務集成運營是方向
目前的有線電視網絡在技術、體制上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業務單一,主要經營模擬和數字電視的廣播業務和少量的有線寬頻業務;管理與服務水平低下,沒有建立統一的網絡管理和業務運營支撐體系;網絡質量參差不齊,并且以單向網絡為主;沒有融合的接入終端,無法捆綁開展多業務經營及呈現來自網絡的視頻格式;基礎設施薄弱,網絡達不到電信級的保障等級。
因此,盡快開展網絡的雙向改造,高起點規劃和建設支持多業務、多平臺融合的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進而開展互動電視、網絡電視等新媒體業務,是有線電視行業應對網絡視頻挑戰的首要選擇。
臺網分營后,有線電視網絡更大意義上是作為電視臺的一種傳播載體存在,而不是獨立的媒體機構。在新媒體浪潮下,電視臺在這一過程中將退化為媒體資源的生產供應商。我們可通過內容的集成、分發等內容運作方式來介入媒體資源(內容)領域,向集成內容運營的新型媒體運營商轉型,并從單一電視傳輸向寬帶數據、語音服務等多業務融合方向發展,成為集內容運營、網絡傳輸、寬帶接入、信息產業、通信服務等多種業務為一體的多業務運營商,完成由政府宣傳機構向視頻服務商轉變,從而實現產業屬性的變革。
運營商聯合發展做大規模
國內有線電視網絡行業“小、散、差”的現狀,是應對新媒體市場激烈競爭的主要障礙。顯然,聯合發展才是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發展的光明大道。我們必須打破地域限制,促進有線電視運營商在資本、技術、運營等領域開展多方面、多層次的合作與創新,共同研發技術、共同打拼市場、共同融通資本、共同提高運營水平,形成若干個超大型的運營商聯合體。否則,悲觀地講,小運營商不在了,大運營商的好日子也就快到頭了。
國家還要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重點扶持業內的一些優秀運營商,形成幾個大型的有線電視網絡運營集團公司,使行業資源向競爭力強的大型集團公司集聚,加快有線電視行業的戰略調整,以強大的實力迎接“三網競爭”時代的到來。
在“三網融合”的形勢下,有線電視運營商應通過產業規模化運營來站穩腳跟,以高效的組織管理、科學的運營方式和強大的資金實力作為堅強后盾,其中具備強大的資金實力尤為重要。
此外,有線電視運營商還要整合社會資源,與管理一流、技術領先、創新應用的產業界先進企業建立技術合作、內容合作的戰略關系,使我們的創新構想依靠他們變成現實,并盡快投入運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