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中國集成電路的機會與挑戰
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中國設計業雖然經歷了多年的快速增長,依然處于弱勢地位,不過在某些行業大陸起家的公司已經逐步占據霸主地位,如中星微電子的PC Camera、珠海炬力的MP3解碼領域已經引領世界潮流,作為中國目前最成功的IC設計公司,展訊也已經在手機基帶芯片站穩腳跟,MP4領域同樣涌現出瑞芯微、北京君正這樣不斷成長的未來之星,雖然2008年對于許多集成電路公司來講有寒冬的感覺,卻依然擋不住群星閃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1482.htm據知名研究機構TRG披露,全球便攜導航設備銷量2007年就已超過5000萬部,2012年將達到2.2億部,今年下半年將會是全球及國內市場的真正爆發期?;诖蠹覍?a class="contentlabel" href="http://www.104case.com/news/listbylabel/label/GPS">GPS的一致看好,許多國際大廠紛紛展開收購,布局未來,2007年末NXP宣布將以8500萬美金收購BloNav這家專注在GPS單芯片解決方案的IC設計公司,并將視情況追加2500萬美金的現金溢價,這已是2007年第五個涉及GPS相關軟件及芯片解決方案的購并案,之前SiRF宣布以2.83億美元多媒體導航一體化芯片供應商掌微科技,Broadcom宣布以1.46億美元現金收購GPS和A-GPS芯片和軟件供應商Global Locate,算上CSR及Athores的收購,國外半導體廠商加緊收購步伐,整合產品線,無不預示著GPS時代的到來。
內資企業方面,華訊2006年成功開發的GPS芯片出貨量已達到幾十萬套,主要應用于車載導航系統、PND。2008年研制成功第二代導航射頻芯片則可應用于GPS手機;繼成功自主開發出我國首款基于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工藝的導航射頻及基帶芯片后,杭州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衛星導航多模式射頻接收芯片,不僅可用于中國的北斗系統,還可用于美國GPS系統、中歐合作伽利略導航系統。
2008年3月,那微微電子發布了新一代高性能GPS基帶芯片“”,在國內率先采用先進的低功耗CMOS 0.13微米制程工藝,擁有當今功能最為強勁的GPS引擎,高度集成逾40萬門相關器,擁有多達32路捕獲通道和48路跟蹤通道,可以實現1秒以內的快速捕獲,捕獲靈敏度在 -145 dBm以上,首次定位時間(TTFF)均值小于30秒。那微CEO 秦新華博士留美工作期間便已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商用及消費類GPS接收機企業的核心技術領軍人物,從事GPS技術研究與開發近18年,擁有多項中外發明專利。
關注媒體會經??吹絿鴥绕髽I新產品的發布,也經常會在發布之后不見了蹤跡,面對強手如林的GPS芯片市場,內資集成電路企業崛起的機會到底有多大?
從中國已經取得不俗業績的幾家集成電路公司來看,國內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不僅僅要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強悍的市場能力更決定了國內企業的走勢。
展訊之所以能在TI、ST、英飛凌甚至高通、MTK等競爭激烈的手機基帶市場脫穎而出,中國電子產業強大的制造能力應當是最重要的外在原因,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為什么存在超過500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根本原因,畢竟只要找對市場和產品,依托中國的電子產品制造資源,一家即使規模較小的內資集成電路企業要生存并不難,這些年中國不斷涌現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優勢固然存在,也應當看到無論在技術實力還是資金實力方面,內資企業與國際大廠之間的差距還很遠,作為華人最成功的集成電路企業,聯發科的毛利潤一直保持在60%以上,甚至低于50%毛利率的產品線都會被裁減,而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即使中星微、展訊這樣的績優股,毛利率一般也只維持在40%左右,當然大陸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成本優勢保證了即使較低的毛利率一樣可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這也是國內眾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能夠生存的原因之一。
中國眾多GPS要在競爭激烈的的芯片市場脫穎而出,應當借鑒展訊在手機基帶領域的經驗,目前中國GPS市場呈現sirf與MTK兩家獨大的市場競爭格局,之所以Sirf和MTK能在中國市場占據優勢,在于二者均可以提供Turn key的完整解決方案,就像MTK在黑手機市場取得成功一樣,為中國的加工企業解決技術上的障礙,是集成電路企業在中國成功突圍的前提。
研制出GPS芯片對于國產集成電路企業來講只是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提供完善、穩定的系統解決方案是企業走向成功的前提,仔細分析Sirf和MTK等企業的人員構成就會發現,其系統設計人員、軟件開發人員一般是集成電路設計人員三到五倍甚至更高,某個著名GPS廠商軟件總監甚至開出50萬的年薪希望老杳幫著推薦底層軟件的專家,可見作為國際知名IC公司對系統及軟件人員的重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