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準諧振工作的反激轉換器(04-100)

        準諧振工作的反激轉換器(04-100)

        ——
        作者:安森美半導體 Nicolas CYR 時間:2008-03-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振蕩的起源可以從圖2的電路中看到,圖中有L-C網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0832.htm

          因事件不同,存在兩種不同的配置:

          ·在開關閉合時,初級電流不但流經初級電感LP,還流過漏感LLEAK。導通時間結束后,儲存在LP中的能量通過耦合磁通傳送到變壓器的次級側。然而,變壓器兩端之間耦合的漏感使其電壓反向,并使漏極電壓快速上升。因此,LLEAK和CTOT共同形成了一個諧振網絡。

          ·變壓器磁芯去磁時,初級和次級電流下降到零,次級二極管停止導電,而反射初級的電壓自然消失。這意味著VDS不斷趨近于VIN。但是,在沒有諧振網絡的情況下,轉換是突變的,由初級電感LP和與前面提到的幾乎相同的CTOT引起。正弦振鈴隨之產生,并因存在歐姆損耗而衰減。因此,漏極不斷處于振鈴波的各個局部最小值的位置上,這些最小值稱為“谷點”。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波谷的中點位置將MOSFET導通,便可確保導通損耗最小,特別是那些與電容損耗有關的導通損耗:PavgCAP=1/2·CTOT·VDS2·FSW。因為其與漏極電壓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較小的VDS即意味著電容損耗較小。因此,準方波工作(或谷點開關)是指在VDS最小時重新啟動開關。如各圖所示,這種情況發生在變壓器磁芯去磁后的一段時間內。采用這種方法,我們創建了一個轉換器,由于去磁時間取決于輸入/輸出的工作狀態,因此,它自然可以在可變頻率下工作。圖3為準方波轉換器的典型波形圖。

          可以看到,總周期由不同的事件組成,首先是磁化磁芯(TON),然后完全去磁(TOFF),最后插入一個時延(TW)以使漏極最小。分別計算這三個不同事件便可求出自激振蕩頻率。計算細節見半導體網站的應用指南AND8089或AND8145。忽略TW,便可以用簡單的一次頻率迭代公式得出最終的計算結果(如送入Spice仿真器中):

          將方程輸入電子表格并畫出FSW和各種參數(VOUT、IOUT等)之間的關系,便可看出該系統頻率的高度可變性。圖4和圖5分別畫出了給定應用中FSW與輸入電壓及輸出電流之間的函數關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德惠市| 威海市| 渭源县| 竹溪县| 晋州市| 凤台县| 甘谷县| 沁水县| 遵化市| 平远县| 工布江达县| 涟水县| 平舆县| 安远县| 同江市| 朝阳市| 吉木萨尔县| 桃园市| 冷水江市| 万源市| 东平县| 大同市| 镇安县| 江永县| 新余市| 西宁市| 利津县| 琼结县| 济宁市| 应用必备| 大竹县| 延吉市| 海丰县| 阆中市| 富平县| 民勤县| 图木舒克市| 白玉县| 汉源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