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國產IC采用率上升 合作定制顯優勢
目前我們采購國內IC(集成電路)廠商產品的比例在提高,盡管這個比例不是很大。采購主要集中在功能相對單一的芯片,如功放、遙控和專用芯片等。國內IC廠商在這些領域的整體能力在提高,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功能有所提升;二是在設計、制造、控制水平方面能力在提升;三是價格成本較低;四是在量產能力、供貨周期方面都比以前有大的提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80326.htm面對目前的競爭環境,國內IC廠商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身能力選擇產品和市場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大力進行產品功能創新,努力擁有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從而使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當然,知識產權問題是無法回避的,也是繞不過去的。面對這一局面,我認為國內IC廠商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致力于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雖然這將受限于能力、時間等因素,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第二,如果大規模上量,可以選擇性地購買國外的專利。第三,隨著國內IC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待發展到一定階段,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同時,知識產權擁有一定實力后,當對方也需要這一技術時,可以考慮與對方進行產權交換,這也不失為應對之策。
目前,就整機廠商與國內芯片企業的合作模式而言,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整機廠商直接購買IC芯片廠商的產品;二是委托開發,即IC廠商根據整機廠商的整機、系統功能需求進行產品開發,開發成功之后整機廠商再購買;三是聯合開發,這種模式可使整機廠商與IC廠商在芯片開發、后端系統開發等方面更深地結合起來,從而更有效地進行針對性地開發。同時,也提升了整機廠商在系統芯片上的研發能力。在這三種方式中,聯合開發最有發展前景。當然,在聯合開發之前,應事先簽訂好知識產權保密協議。
目前長虹在芯片開發方面,在功放、遙控、專用芯片、簡單的信號處理芯片等領域,在技術與產業化等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評論